编者按
谁都忘不了一个月前,那场激荡青春、放飞梦想的盛会。2406名亚洲青年运动健儿、13582名热情的志愿者和816.1万好客的南京人,共同谱下了一曲青春之歌。
难忘亚青,难忘南京。
南京用一周的时间,向全亚洲展现了山水城林的都市美景,展现了古都人民博爱的情怀和博雅的风采。而这背后,是对城市发展理念的不断提升和追寻。
明年的8月,第二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圣火将在南京点燃。
值此之际,《现代快报》推出一组有关南京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报道,并告诉世界,南京已经启程,更高地放飞自己的城市梦想。
还没等到发令枪响,南京就已经迫不及待地冲了出去。对于这样的角色,南京似乎自己都感到了意外。
“媒体曾评论说南京是一个‘甘当老三’的个城市,如果说,曾经有过的话,那么现在到了要改一改的时候了。”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说。
甘当“老三”是外界给南京人的集体绰号,说的是南京人性格中天生没有太强的竞争性。“要改变大多数人的这种性格不太可能,但是从我们的党政机关开始改变,完全有可能,也必须改变。”
在一次党政干部会议上,杨卫泽先是推荐了南京本土知名作家叶兆言的《南京人》一书,随后就要求这些坐在台下的“一把手”们,拿出改变的激情来。
改变从“甘当老三”的性格开始
为什么GDP拼不得
事实上,这并不是心血来潮。
早在杨卫泽到任南京还不到10天时,他就在一次区县的“十二五”发展座谈会上,要求南京要勇争第一。
“南京作为省会和长三角中心城市,应该有这样的气度和胆识,应该有这样的考量和目标,也必须努力实现这一目标。”
对于“争第一”的内涵和内容,杨卫泽有自己的理解。
他认为,“争第一”表明南京现在还不是第一,南京要有向第一学习的态度。同时“争第一”也是“三创三先”新时期江苏精神在南京的具体表现。对于“争第一”的内容,杨卫泽也强调,这个“争第一”不是单纯的把经济发展作为主要的、唯一的追求目标,而是应该追求更为全面、更为均衡的科学发展。
于是经过中共南京市委常委会、全委会讨论,最终在南京市的第十三次党代会上,确定了“科学发展争第一、改革创新争第一、和谐稳定争第一”为内容的三个争第一,并把这作为了南京的新目标。“这本身就体现了一个更加多元、更加全面的发展导向。”
同时,杨卫泽对南京的各级干部也提出了新的希望。“人是要有点精神的,我们的各级干部要做到干事有激情、做事高标准、遇事敢负责、处事能坚韧。”
显然,他希望南京的官员们能牢固树立强烈的竞争意识,以新的姿态探索南京新跨越、新超越的坐标和路径,大力倡导竞争文化。
为什么GDP拼不得
即使是这样,很多人还是有着浓郁的唯GDP英雄论。
“南京特殊的城市性质决定,不可能以生产型为代表,南京不是一个拼GDP的城市,也不是拼生产的城市。30多年来的经验证明,南京拼GDP拼生产是拼不过别人的。只能越比越灰心,反而把南京的城市功能定位丧失。”杨卫泽说。
在他的眼里,如果没有了资源环境的约束,看似走在宽敞平坦的路上,其实是条断头路,甚至到最后会是死路一条。
“必须淡化GDP的考核,强化资源环境约束,南京这么好的山水自然环境,恰恰市民最不满意的是环境,尤其是空气质量。要打造人民幸福城市,环境不过关,百姓不可能满意。”
这样的观点,在学界也有呼应的声音。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李程骅就认为,南京的GDP从2007年的3340亿元跃上2012年的7000亿元台阶后,更加需要注重的是科学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科学发展南京的优势在哪里
南京人多地少,从资源禀赋上来看,南京土地、矿产等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国土面积6582平方公里,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三;资源能源不足,煤炭、原油、天然气自给率为零。
但是另一方面,南京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十分丰富。
“土地、资本、物质资源是发展的基本要素,可以说是硬资源。但是高级人才、科技、知识品牌乃至思想理念、体制机制等都是发展的高等要素,统称为非物质资源或者是软资源。”杨卫泽表示。提及南京的软资源,杨卫泽认为,南京有四大优势,丰富的科技教育人才资源、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区位和交通条件、良好的自然山水组合,都是南京巨大的发展富矿。
“5、6、7、8”——这4个普通数字,是南京科教优势最简洁的“数字概括”——50多所高校、600多个省级以上科研机构、70多万科研人才、80多位两院院士。
“科教人才资源是南京的一座富矿,南京要建立竞争优势,关键要开发好这座富矿。”杨卫泽说。
就像1978年安徽小岗村改革一样,一场着力打造小范围“适合创业的特别区域”的改革正在南京稳步推进。这些特别区域有个统一的名称:南京紫金科技创业特别社区。
在这里,规划建设有孵化器、加速器、中试用房、人才公寓等适合创业与生活的载体,也出台了一系列打破常规的创业和人才政策。
比如在高层次人才的优惠政策方面,南京计划逐步推行个人所得税和进口税优惠,适当增加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项目,对其购房租房补贴等收入,子女教育、家属抚养等支出,允许按一定比例税前扣除。对于技术转让、技术入股、期权激励所获收益等,暂不缴纳或暂缓缴纳个人所得税。
“我们推开一切围墙,让创新创业的人进来。”南京市科委副主任刘小斌介绍说,南京科技创业特别社区大胆突破一些现行法规约束,勇敢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只为“不拘一格降人才”。
中心城市的历史底蕴
城市中央,有山有湖,是南京的最大特色。
除了人才优势,南京的区位优势、地理优势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构成了科学发展的一大竞争优势。
“南京是长三角三大中心城市之一,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其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定位,要求南京必须在未来5年中不断转型升级,提升城市功能,充分发挥承东启西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的潜力。”南京市社科院副院长李程骅说。
现在,面积为40多平方公里的紫金山-玄武湖中央公园已通过评审,建成后将成为世界城市中难觅的独特中央公园。游人爱用“绿色隧道”来比喻南京的林荫大道,眼下,南京又规划了400条共1000公里长的“林荫大道”,道路绿荫覆盖率达60%,将在2014年青奥会前建成。
同时,南京规划,到2015年,城镇绿化覆盖率达45%,全年空气质量好于二级标准天数达95%。而文化产业结合遗址保护,将让一大批历史珍藏焕发异彩。美丽南京,浓荫添绿。
历史面前的南京机会
30多年前,南方的一个小渔村被历史的发展推到了舞台中央,几乎在一夜之间,让全中国的人记住了它的名字叫深圳。
我们无法否认的是,机会总是只属于那些从来不放松发展的城市。又一个例子来自于浦东:人们从来没有看好过它,但就是在一片坑坑洼洼的农村土地上,拔地而起一个令世界都叹为观止的金融中心。
人们在分析这些城市为何能以火箭般的速度崛起的原因时,首先会被提到的是:这座城市抓住了历史所给与的机遇。
现在,南京也一样。
“南京和江苏其他城市一样,先后经历了两次大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江苏积极与浦东开发接轨,促进全省外向型经济大发展。而南京在前两次机遇中由于种种原因没有脱颖而出。”
“现在迎来了以人才、科技、教育和创新为主要特征,以创新驱动为核心战略、以发展创新型经济为主攻方向的第三次机遇,对于全市领导干部来说,看不到这次机遇是愚钝的,抓不住机遇是平庸的,错失机遇将会成为历史罪人。”杨卫泽这样强调。
令人欣慰的是,在这一次新的历史发展机遇面前,南京正在用实践展示着自己的勃勃雄心。
现代快报记者 杜晓明 郑春平 陶魏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