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还原真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南京茶馆 身世大起底
茶行是民国时的婚庆公司
  位于老门东的问渠茶馆

 老门东是南京老城南地区的古地名,因地处中华门城堡以东故称“门东”。此前有消息称,国庆前老城南门东复兴与保护工程的箍桶巷示范街区将开街,届时韩复兴、问渠茶馆等“老字号”将重出江湖。对爱喝茶的南京人来说,老茶馆的“复出”无疑是个大好消息。南京茶馆起源于何时?南京人喝茶有什么规矩?在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新近编纂出版的《南京市志》里,揭秘了南京茶馆的“身世”。

  现代快报记者 王凡

  本版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一说:南京茶馆起源于唐宋

  追根溯源

  一说:南京茶馆起源于唐宋

  “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习惯从清代养成

  据《南京市志》记载,六朝时期,南京的饮茶习惯已经流行于官方。有的将茶当酒一样,作为宴席饮品中的佳品,有的则以茶代酒招待客人。东晋时期,吴兴太守陆纳不用酒肴而改用茶果招待来访的将军谢安。后来饮茶由官方逐渐传至民间,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不过,那时还没有茶馆。

  “南京的茶馆,起源于唐宋时期。”唐代,雨花台、牛首山和栖霞山已经有茶叶种植。宋代时,雨花台的茶馆——永宁泉茶社颇有名气,永宁泉曾经被大诗人陆游誉为“江南第二泉”。

  不过,唐宋时期的喝烹茶方式不同。唐代烹茶的方法为煮茶,宋代改为了点茶,就是以极细的茶末放在容器中,用开水一冲,再用茶筅搅拌均匀,连茶叶一起喝下去。明代,南京的饮茶习惯由点茶改为散茶,就是不把茶叶碾成碎末,而是用茶叶直接冲泡。

  清代时,南京人喜欢用泉水和梅雨季节的雨水泡茶。这种饮茶习惯当时被称为“雨集”。地处今天鼓楼附近的妙相庵雨集,当时最为有名。

  也是从清代起,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两类茶馆:一种既供应云雾、龙井、珠兰、梅片、毛尖等茶水,又供应酥烧饼、春卷、饺子、猪肉烧卖、糖油馒头等小吃,有喝有吃;另一种不仅有喝的吃的,还有看的,茶馆与戏院结合,叫茶园,业务更为红火。

  南京最早的茶园是地处大中桥畔的昇平茶园。茶园备有长木椅,椅后有一个木板,可放置茶具、食品,只有第一排有桌子,供贵宾使用。正是此时很多南京人养成了一种习惯:“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就是说,早上到茶馆喝茶聊天,晚上进浴室洗澡,洗澡时也泡上一杯茶。

  清代,南京人饮茶还有不用茶叶或者不以茶叶为主的多种茶——果茶,是用青果之类的果料冲泡的茶;糖茶,是用红糖或者白糖冲泡的茶,有的人家则用蜂蜜冲泡茶;松子茶,是用松子、芹菜、核桃仁点茶,有的还加些红枣或者桂圆;元宝茶,是用茶叶煮鸡蛋,又称“元宝蛋”;逢年过节,学生给老师送元宝蛋,叫做“献茶”;新嫁女“回门”,娘家用开水打几只鸡蛋,加点糖,称为“秤砣茶”;左右邻居给回门的姑娘送几只生鸡蛋,叫做“送个茶”;人们之间礼尚往来,带一扎糕点上门,叫做“送茶食”。总之,南京人赋予茶广泛的意义。

  另一说:南京茶馆自明代开始出现

  《南都繁会图卷》中有茶社招牌

  不过,《南京通史》对茶馆的起源却另有说法,据记载是在明代开始出现。记者在《南京通史·明代卷》中查到,“金陵原无茶坊,万历四十年前后开始创设,不数年而随处多有。”另有资料说第一家茶坊在钞库街。

  明代后期,茶馆不断出现:“开国公中山王徐达子孙的西园,原为风景游览胜地,到明末时,几易主人,也改为茶肆。南城聚宝门右首贾家园,气势宏伟,到明末也多被人租用。国子监一带,空闲地多,前为植梅处,明末已添设不少茶肆。金陵栅口原来人迹罕至,万历末年竟然也有僧人开起茶店。”

  明代时有一幅《南都繁会图卷》,被称为南京本土的“清明上河图”,为我们留下当时南京城市经济繁盛热闹景象的同时,对茶馆文化也是一个佐证。据学者研究,图中描绘南市街到北市街的一段,出现幌子招牌109种,主要有“义兴油坊”、“盠和布庄”、“粮食豆谷老行”、“雨伞”、“梳篦老铺”、“钱庄”、“当”、“万源号通商银铺”、“书铺”、“裱画”、“茶社”、“茶食店”等市招,由此可见,茶社在当时已经十分繁盛。除此之外,还有茶摊,临街路旁,张着布棚,“老虎灶”里的炭火通红,沸水翻滚,伙计们正忙着接待布棚下的茶客。

  究其原因,从万历到明亡的70年间,南京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这个时期的人口,有了更大幅度的增长。原来的宽广街道,因为民居更多,很多地方被侵占蚕食变为路边店铺。

  茶馆各出高招,推出名小吃

  民国盛况

  茶馆各出高招,推出名小吃

  新奇芳阁的干丝最有名

  茶馆发展到民国时期,更是迎来了空前的繁盛。民国时期,仅流经夫子庙的这段秦淮河两岸就有茶馆二三十家之多。秦淮河孕育了金陵古城,也孕育了南京的茶馆。

  作家赵映林曾写过一篇南京茶馆的文章,提及民国时期夫子庙最有名的当数义顺、奎光阁、新奇芳阁和六朝居四家茶馆,并介绍了四家茶馆昔日的“盛况”。

  义顺茶馆在文德桥北,紧傍泮池大照壁。奎光阁在文德桥东边,紧傍秦淮河。这两家茶馆规模都不大,七架三开间的茶室,方桌条凳,砖铺地面,虽小却十分干净。这两家茶馆与新奇芳阁、六朝居两家茶馆,各有各的茶客。所以,当时南京城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谚:“新奇芳阁、奎光阁,我们各吃各。”

  义顺茶社,清晨开门营业,早半天是各行各业手艺人聚会等待业主来雇的去处,又是“房牙们”(介绍房屋买卖租赁的中间人)议事做交易的场所;下半天是养鸟的“流哥儿”(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人把喜欢养鸟、玩鸟的人称为“流哥儿”)们的天下。义顺茶社的老茶客大多是下层市民,也有少数中产阶层中的小业主,除鸟客外,并非常客。义顺茶社以卖清茶为主,兼供鸭油烧饼、干丝两种点心。干丝是堂倌经营的,茶客一入座,堂倌便劝用干丝。南京的干丝以新奇芳阁的最有名,义顺茶社的干丝虽然名头不如新奇芳阁,但也不赖,而且价格低廉,抗战前一碟干丝才卖五文钱。

  奎光阁茶馆的店名取“奎星高照,光宗耀祖”之意。原来在科举时代,它是专门做江南行省各州县来南京赶考、住在附近状元境的秀才们的生意。自从废除科举后,来奎光阁的茶客再也不是赶考的人了。每天清晨,做各类生意的商人、经纪人就从四面八方会聚到奎光阁讲行情,谈生意经。下午是书场,晚上或书场或清唱,艺人登台高坐,台下茶客环座而听。

  新奇芳阁位于夫子庙贡院街南面,前身是清末开设的“奇芳阁”,在南京当时的各种茶馆中,条件、环境都首屈一指。它楼上楼下,可容纳三四百人同时品茗。来新奇芳阁品茗的茶客不像一般茶馆那样庞杂,很多都是学术界的名流。新奇芳阁的麻油菜包、豆沙包、酥油小烧饼、鸡丝面、干丝、春卷、茭儿菜、烫面饺之类,在那时都是很有名的。

  六朝居茶馆在贡院明远楼的正前方。与新奇芳阁一样,也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店堂中挂了不少名人字画。一些文人学士来此品茗,老板好茶供应之后,往往慕名当场索要墨宝。“六朝居”的茶桌一律是八仙桌、靠椅,夏日则换上藤椅。供应的清茶与风味小吃,物美价廉,三个铜元就可以买到一只包饺,五分钱就可以买到一碗干丝,因此,一般穷学生都愿意来六朝居品茗。

  茶馆兼营小吃是民国时期的一大特色,除了这四家,包顺兴茶馆的小笼包饺,雪园茶社的煮干丝,永和园茶点社的烫干丝,迎水台茶社的油酥饼,得月台茶社的小笼牛肉包、鸡丝面、羊肉面等也是茶馆里走出来的“名小吃”。

  茶行,

  民国婚庆公司

  代为接待宾客、烹制茶水、做司仪

  面对激烈的竞争,茶馆除了搞好硬件条件,开发好独特的小吃之外,堂倌们也是茶馆的重点培养对象。

  那时,堂倌们的手艺都十分了得。一手能托十几个菜盘或者面碗,从掌心到肘弯,重重叠叠,在人群中迅速穿梭往来。他们冲茶的技艺尤其高超,右手拿着大铜壶,在离桌面三尺左右的高处,对着茶杯倾倒开水,壶嘴猛一向下,再一抬头,茶杯刚好九成满。

  虽然茶馆的客源不同,但不论什么样的客人到茶馆,都会遵循一套约定俗成的饮茶规矩:茶客用茶杯盖敲茶杯,表示要加开水;茶客将茶杯盖反盖在茶杯上,表示茶客出去一会儿还要回来;茶客喝完茶将茶杯倒置,则表示对茶馆服务不满。茶客们这样“变化多端”,堂倌可要高度集中,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观察每个茶客的喝茶动态。

  《南京市志》中还有这样一个记载十分有趣。民国时,由茶馆衍生出一个特种行业——“茶行”。茶行专门为举行婚丧大事的人家,负责代为接待宾客、烹制茶水、做司仪,所需的茶叶、毛巾、茶水炉子以及宴席上用的牙筷、小碟、汤勺、牙签等,都由茶行提供。不请茶行,有失体面。茶行熟悉多项婚丧礼仪,办喜事的人家,贺客登门,由茶行引至中堂行礼;新郎上门求亲、新婚夫妇拜堂、新娘拜见家长,都由茶行指导行礼;喜庆酒席上如果有人和新娘新郎嬉闹,茶行善于帮助解围。其实就跟现在的婚庆公司很像。那时茶行收费没有固定的标准,随行就市。

  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南京的茶馆遭遇致命打击,抗战胜利后,茶馆复业,尤其是抗战胜利后的第一个春节,各种茶馆都生意兴旺,几乎家家都挂出“客满”的牌子,到了1948年,物价一日数涨,人们无心品茶,饮茶市场也就日落西山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