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0版:核心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为了避免悲剧,却酿下另一个悲剧——
父亲又“疯”了,儿子竟“痛下杀手”
  三名被告人受审(中间是杀父主谋孙某) 法院供图

  今年1月27日,春节前夕,张家港市金港镇一河道内发现一具中年男子的尸体,法医鉴定是窒息而死,系他杀。一个多月后,警方侦破此案。死者名叫孙德元(化名),凶手主谋竟是孙德元的亲生儿子孙某。发生这场人伦惨剧的原因是,孙德元患有精神病,曾在2004年杀死自己的妻子,孙某担心他再伤害他人,所以“先下手为强”。

  9月13日上午,张家港市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张家港法院院长、张家港检察院检察长亲自出庭办案。

  通讯员 吴丹

  现代快报记者 何洁

  父杀母,9年后儿弑父

  这一人伦惨剧的发生,在孙某小时就种下了祸根。孙德元育有儿子孙某和一个女儿。孙某8岁那年,孙德元的妻子突然显现出精神病症状,孙德元每天看着妻子,生怕其惹事。不幸的是,孙某11岁那年,孙德元也患上了精神分裂症,此后,孙德元的病情时好时坏,每次发病的时候,轻则在家大吵大闹,重则拿着斧头杀人、自残。

  2004年,突然犯病的孙德元将妻子杀死,但因患有精神疾病,孙德元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此后,周围的邻居见到孙德元就躲得远远的。年仅13岁的孙某不仅承担起了照顾家庭的重任,还要时常为父亲的惹是生非向别人道歉。孙某和孙德元的感情渐渐淡薄,他认为,自己的家就是被父亲毁了。

  父亲又扬言要杀“后妈”

  9月13日上午,庭审开始。年仅22岁的孙某、张某、杨某三人站在被告席上。

  孙某坦言自己和父亲关系很不好。2009年,孙德元结识了同为贵州人的杨巧芬(化名),过起了同居的生活。2011年,20岁的孙某独自一人到张家港打工,一年后,孙德元和杨巧芬及其家人也都来到张家港打工,在金港镇永兴村租住了下来。很快,孙德元在当地一家纺织厂找了份清洁工的工作。

  其间经过断断续续的治疗,孙德元的病情略有好转。不过由于孙德元的治疗缺乏系统性和长期性,病情经常反复,每次犯病的时候,都要吵闹一番,打骂杨巧芬,并扬言要把杨巧芬全家都杀了。

  在孙某的心里,已经完全把杨巧芬一家人当做自己人。被告张某是杨巧芬女儿的丈夫,孙某称其为“姐夫”,被告杨某是杨巧芬的弟弟,孙某喊他“舅舅”。因为无法忍受孙德元的精神疾病,杨巧芬和女儿女婿、弟弟搬离了孙德元的租住处,同时将孙某带在了自己身边。

  担惊受怕对父亲下毒手

  孙德元很快找到了杨巧芬一家的暂住处,并时常上门骚扰,威胁要杀死他们全家。孙某在庭上供述,看到父亲疯癫的样子,十分担心发生在自己母亲身上的悲剧再次重演,孙德元会杀了“后妈”杨巧芬,于是决定杀了父亲。2012年12月21日凌晨,孙某叫上张某、杨某来到了孙德元的住处,采用卡脖子、鞋带勒脖子等手段,将孙德元杀死抛尸。公诉机关认为,三名被告人已经构成故意杀人罪。由于案情重大,法院没有当庭宣判。

  呼吁

  加大精神病人管控

  庭审结束后,此案审判长、张家港法院院长徐建东就精神病人的管控、医疗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徐建东介绍,目前,对精神病人的管控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有关精神病人的基础信息采集不完整,缺乏对精神病人的系统管理;二是针对精神疾病的医疗资源匮乏,医院数量、医护人员数量、基础设施设备、诊疗条件等无法满足精神病人的治疗需要。

  徐建东认为,除了通过司法程序对已经发生危害行为的精神病人进行强制医疗外,政府应当强化精神病人的管控责任,为精神病人提供充分的治疗条件。无刑事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一般病情较重,家属、监护人、所在社区难以有效管理,应一律由政府强制治疗。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