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乐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网
因为挚友的离去,南农首个校园乐队“麦芽”重组
15年 一帮老男孩 校园“重渡”青春
  麦芽乐队成立之初的老照片,大家一脸的青涩
  今年,为了“致青春”,麦芽乐队重组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15载,惑与不惑,我们已走到青春的渡口。抛却喧嚣,暂离芜杂,‘重渡’热情……”近日,这段看起来像是告慰青春的文字在微博上热转。15年前的毕业季,南京农业大学几个男生创立了学校第一个校园乐队——“麦芽”音乐工作室。

  毕业后,乐队解散。两年前,一位大学同学英年早逝,已经家业有成的“老男孩们”开始了青春与梦想的寻梦之路。

  告慰逝去的“老男孩”校园音乐会

  9月15日,在南京中央路一处繁华地段的写字楼里,凌乱的健身房里传出一阵阵重金属般的轰鸣。一群来自全国各地的“老男孩”夹着贝斯、吉他、话筒,在跑步机、健身车旁奏响间隔有致、短促铿锵的音符。

  这已经是36岁的刘景岩、黄喆和他们的“麦芽”乐队今年辗转的第6个排练房。“麦芽”成立于1998年6月的毕业季,是南农首个校园乐队,2001年,乐队解散,直到2011年的6月。

  “6月的一天晚上,我喝得七荤八素,接到黄喆一个电话,说我隔壁宿舍的唐春华去世了,当时我酒就醒了一半。”刘景岩1995年就读于南农货币银行业专业,与黄喆是同班同学,他们的同学唐春华突发脑溢血去世,年仅34岁。

  第二天,刘景岩就辗转来到南京,那是他第一次参加年轻人的葬礼,“看到他3岁的女儿不知所措地看着我们这些大人,真体会到了心痛的感觉。”

  朋友的离去,让刘景岩幡然醒悟:“人死之前是不是要活得更明白一点,搞清楚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年轻时追求的那些梦想,现在又在哪里呢。”与黄喆、高起文等“麦芽”一代感慨一番后,哥几个决定在“麦芽”15岁的今年,举办一场演唱会,以纪念青春,“也让后代知道我们的所知、所爱、所想的音乐。”

  今年起每月一次“飞行排练”

  从今年1月开始,刘景岩和“麦芽一代”“麦芽二代”部分主创们,每个月抽一个周末,飞到南京一起排练,曲目从《致青春》《想把我唱给你听》到原创歌曲《那些卫岗的爱情》《在路上》。

  15日到场排练的8个人里,最远的,是来自广州的吉他手高起文和北京的鼓手刘景岩,弹奏贝斯的许华杰则从上海赶来。“在准备这场音乐会之前,我和吉他手高起文、贝斯手许华杰已经13年没见了。”乐队唯一的女主唱林伊纯握着话筒说。

  今年10月19日,南农校庆前夜,他们将举办一场名为“重渡”的“麦芽”成立十五年的校园音乐会。

  黄喆说,此次演唱会会演唱20多首歌曲,其中三分之一为原创。刘景岩和黄喆打算,演唱会当晚,请来自己的父母和孩子,与亲人朋友一起回溯15年前,那些坐在草坪上,弹奏吉他的青春岁月。

  乐队成长史

  食堂楼顶上成立的乐队

  “麦芽”诞生于那个飘荡着beyond的《真的爱你》、张震岳《爱的初体验》的年代。刘景岩回忆,1998年6月,毕业季的一个夏夜,他被同学们叫上了南农新食堂的楼顶。“当时大家像以往一样喝啤酒,弹吉他唱歌,突然张盛磊提议,要不搞个乐队吧,大家纷纷响应说好呀。”当场,每个人都领了个角色。

  在校团委的支持下,“麦芽”很快有了自己的音乐工作室。

  为隔音,窗户上钉棉被

  刚刚组建的“麦芽”当时蜗居在南农南门附近的一排平房里,一街之隔的对面就是居民楼。8平方米的空间里,每晚八九点钟都会挤进七八个年轻人,贝斯、吉他、架子鼓混杂的金属声音在凌晨两三点钟还未停止的后果就是,工作室的玻璃被人不止一次地砸碎,门口还时不时被泼上粪便。为了跟居民“和平相处”,几个人就在窗户上钉上一床厚棉被隔音。

  平房之内,则是《挪威的森林》、《光辉岁月》、《真的爱你》、《爱的初体验》一次又一次地被弹起。有时一段二三十秒的solo就能弹上万遍,一首《真的爱你》就排了3个月。

  看场地结识人生另一半

  被音乐浸泡的艺术男,总是令女孩着迷的。1999年9月26日,麦芽兄弟们去中国药大看演出场地,刘景岩第一次见到了未来的太太。“但第一次见面,什么都没说。返回时,才发现一个话筒架落在了药大。我太太给我送过来的时候,就跟我表白了。”2个多月后,两人正式走到一起,直到今天。

  现代快报记者 金凤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