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草根英雄更疯狂,还是皇亲国戚更嚣张!隋唐风云是草根英雄和皇亲国戚的争夺,看谁家儿子独领风骚,一统大业;看谁家儿子成王败寇,战死沙场。李元霸当真曾向老天叫板?程咬金是否做过“混世魔王”?秦琼真的曾救过李渊一家?反隋、建唐的时代,是暴君、枭雄、豪杰、谋士辈出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力”的时代。那时,草根英雄无爹可拼,豪门英雄则不屑拼爹,他们用自己的武力、智慧、谋略,拼出了比上一代更辉煌的伟业,更传奇的人生!
[上期回顾]
窦建德和高士达合演的斩妻戏码,让郭绚上当,以致全军覆没。
窦建德的策略是撤退。“以我看来,隋将之中善用兵者无如杨义臣,我们还是暂入高鸡泊,假以时日,隋兵疲倦,那时出击才有胜算。现在出击,就算战死,也无济于事。”
高士达转过身来,用一种难以捉摸的眼神看着窦建德,突然大笑起来:“我新破郭绚,士气未必输他,一个杨义臣何必畏惧如此。”紧接着,高士达表示,这一次就不劳窦建德出马了,自己亲自走一趟。
窦建德没有坚持劝说,当他听到对方要自己留守的时候就知道,高老大有了一些想法。高士达正处在焦虑当中,这是一种危机感。窦建德的加入大大加强了义军的实力,但同时也对高士达的领导地位产生了强有力的挑战。现在很多人来投奔,头一句常常是,我是来投窦大哥的。高士达心里都纠结成麻花了。
高士达此去志在必得,他领走了所有的精兵,给窦建德留了点老弱病残守家。望着自信满满出营的高士达,窦建德心头涌起一股不祥的感觉。
担心似乎是多余的,没多久,前方传来消息,高士达初战告捷。
窦建德充满疑惑,接着问了一句:“东海公现在何处?”“东海公正在设宴犒赏大军。”传令兵快乐地回答道。旁边的部属都松了一口气,看来杨义臣没那么难对付。于是,有人提议后方兄弟也摆个宴席祝贺一下。
手下刚提出建议,就被窦建德一声喝斥打断:“还喝什么!快去准备防守,杨义臣马上就会杀到这里!”望着惊诧莫名的手下,窦建德解释道:“东海公未能破敌,就骄傲自大,必大败无疑,隋兵乘胜一定会长驱直入,到时,人心惊骇,我们只怕也守不住。”
召集留守的将领,窦建德分派任务,加强防守,严阵以待。五天后,杨义臣杀将过来。
不出窦建德所料,高士达因为疏于防备,被杨义臣突然袭击。义军大败,高头领本人也光荣捐躯。
杨义臣出现在窦建德的面前,他用两次奇袭击败了对手,面对窦建德这支残兵时,他没有再用计谋,而是直接采取了强攻。虽然提前做了准备,但在实力大大超出自己的对头面前,窦建德依然无法坚守,很快,义军士兵四下逃散。窦建德本人领着数百亲信逃入茫茫的芦苇丛中。窦建德第一次感到了茫然,但命运终于不忍心再给这个汉子身上加以磨难。逃走数天后,窦建德停下了仓皇的脚步。
杨义臣收兵了。在他的眼里,高鸡泊的反抗势力已经被扫荡,再也成不了什么气候。骄傲与自信让他再次选择放人一条生路。这是一个严重的误判,也是杨义臣一生最大的遗憾。
征讨高鸡泊是杨义臣最后的领军机会。杨广召回了杨义臣,遣散了他的士兵,然后给他安排了一个礼部尚书的官职。回到朝中,杨义臣就得了病,应该是被气病的。没多久,忧愤交加的杨义臣死在了礼部尚书这个莫名其妙的职位上。
窦建德又回来了。杨义臣撤走了,高士达死了,以前在这一带活动的义军,比如王薄们也投瓦岗军去了。留给窦建德的是一个空白的造反市场,他将重新开始,大展拳脚。窦建德第一个回到的地方是当日高士达跟杨义臣交战的地方。窦建德下令找到高士达的尸体。他本人穿上素白的孝服,率领全军为高士达发丧。消息传来,被打散的义兵纷纷聚集过来,这里面不但有窦建德以前的亲信,也有高氏宗族的人,这便是道义的感召力。
接下来,窦建德做了一件事,让自己的部队更加强大。
起义军大多是贫困的农民,落草为寇之后,对曾经欺压他们的隋朝官员和地主士人们毫不手软,抓住就杀。这也是回应隋朝官员抓住反兵就杀的政策。你杀我,我杀你,礼尚往来是也。窦建德认为这样是不对的,仇恨只能激起更大的仇恨,杨广的随获斩决并没有消灭反抗,同样,义军的杀戮并不利于部队的发展。
于是,窦建德下令,以后抓到隋朝官员不得随意杀害,如果俘获士人,窦建德将亲自接见,发现有才能的人,就引为谋士。这种策略,后人称为统一战线。
窦建德的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有些隋朝官吏一算账,发现为杨广陛下当差风险还大于当草寇,干脆向窦建德投了降。数月之后,窦建德的部队发展到十万人,成为河北地区最强大的义军。但这支部队并非没有弱点。
这是一支败亡余军。当日杨义臣扫荡河北给义军带来了沉重的心理阴影。窦建德耐心等待着重振军心的机会。不久后,他如愿以偿在河北的地界发现了一支隋朝的大军。说起来,这支隋军还是李密招来的。
在攻下兴洛仓后,李密乘胜进军,又拿下了东都附近另一个大仓:回洛仓。一时之间,兵势大振,四方来投。必须要说明一点的是,李密的瓦岗军比较松散,不少人与其说来投山,不如说是来借仓吃饭。他们奉李密为总舵主,一起干推翻隋朝的大事。
然而,洛阳宫的杨侗终于展现了不同于他年龄的成熟。在刘长恭大败而回后,杨侗并没有将其军法处置,而是释免其罪,还把他叫去做思想工作,令其不要有心理负担。杨侗用他的宽容大度重新团结起了东都的力量,并布置了紧密的防守,李密虽然频频出击,但收效不大,有一回,李密还差点被流箭射中。包围东都,瓦岗军跟隋军形成了僵局。
然而,对李密来说,更大的麻烦要来了。造成这个麻烦的原因是李密太高调了。来投奔的除了各地义军之外,还有不少隋朝官员。这里面,有一个叫祖君彦的人。
此人算隋朝愤青,对隋朝官府相当不满。据记载,祖君彦才华横溢,但不巧的是,杨广本人也以文人自居,时常跟自己的部下比才华。大概是比不过吧,杨广就开始给祖君彦穿小鞋,让他在东都当一个小小的书佐,每天起草点公文,这个任命大概跟玉帝任命孙猴子当弼马温一样。
李密打到东都附近后,祖君彦毅然丢下公务员的铁饭碗,投靠了瓦岗军,他接到的第一项任务就是写一篇檄文。不一会儿,祖君彦就文采飞扬地写出一篇著名的檄文。在檄文中,祖君彦使用了一个对句: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这句话后被提炼为罄竹难书,成为形容罪大恶极之人的专用词。祖君彦为杨皇帝列举了十大罪状,罪名从谋杀亲父到穷兵黩武再到公费旅游以及三观不正调戏妇女等无所不包,更耸人听闻的是,里面竟言之凿凿说杨广搞乱伦。这篇檄文终于把杨广陛下惹急了,愤怒之下,他打出了最后的王牌:江都通守王世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