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义务教育、特殊教育、校外教育及社区教育被誉为崇安区的“五朵金花”,也是崇安教育的五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这五类教育齐头并进,协调发展,已展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创新”“均衡”“特色”成为当下崇安教育发展的关键词。日前,记者走进崇安区,请相关教师谈谈他们眼中的崇安教育。徐振
学前教育
全力推进教育均衡
崇安区教育局学校教育科副科长 周雅静
目前,崇安区属幼儿园共有17所,其中公办园9所、民办园8所。不同类型、不同区域的幼儿园建设水平较为平衡,基本建设到位,省、市级的优质园比例达100%。
崇安区采用公办、民办园统一的办学标准和师资要求,实行公民办幼儿园一体化管理与指导。通过优质公办园“输出管理、输出师资、输出智慧”的方式,在集体办园发展中,成立集体幼教总园,派驻公办园长担任总园长,实施行政、业务、后勤“六统一”集约式管理,派驻优秀教师蹲点指导教学,集体办园保教质量明显提升。在民办园发展中,通过采取财政支持,派公办园的园长、老师到民办园工作,推动了全区民办幼儿园的健康发展。
义务教育
试验“差异教学”大力开展“主动发展日”
崇安区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魏星
谈到崇安教育,首先想到的是广丰中学的“差异教学”和近年来大力推行的“主动发展日”。去年3月,“差异教学”首先在广丰中学初一年级试验:学生在第一学期根据常规进行教学活动,使学生能适应初中生活,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了解;第二学期起,将数学、英语、体育、音乐等课程组合成“语言与思维”“艺术与修养”“体育与健康”三大学习模块,按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分为基础强化班、基础综合班和自主发展班。在教学班的选择上,由学生和家长根据自我认识,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教学班学习,教师在前期了解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选班加以指导,但主要是以学生的选择为主。
崇安教育的最大亮点,就是从“适合”的逻辑出发,用心去建设孩子的课程。在一系列的改革中,我们觉得把“课程权”还给学生意义最大。因此从2010年起,崇安以“快乐星期五,主动发展日”为突破口,每周集中半天时间,为孩子精心设计兴趣课程,学生自己去定制学习,100%的学生参与了特色课程学习。比如,连元街小学开设“田园课程”,他们在楼顶开辟菜园,分时段在园子里养殖、栽培、观察、记录、写生,每个孩子都“守护”自己的花盆,都“领养”自己的树木,还将自己的劳动产品拿到学校超市去卖,这样在劳动中学会知识,学会贸易,学会创作。像这样“接地气”的课程还有很多,在这样的课程中,学生的活力得到了舒展。
今年,崇安义务教育改革,将整合国家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一体化设计,学科课程每节课由40分钟缩减为35分钟,拓展型课程每天一节,每课时为60分钟,形成“长短混搭式”课程,这也进一步为学生减负了,目前已有学校开始试验。
特殊教育
推进“医教结合”的特教模式
崇安区辅读学校校长 顾丽萍
崇安区辅读学校是江苏省内第一所正式挂牌的培智学校,在校就读的多是中重度智障、自闭症、脑瘫和多重残疾的孩子。近年来,该校100%地接纳了崇安辖区内3-18周岁残疾儿童来校就读;坚持对辖区重度智障儿童送教上门,温馨服务;积极推进残疾儿童学前康复和高中职业教育;积极为年满18周岁智残学生寻找就业机会,连续三年职业班就业率100%。
学校围绕“为了生活,根据生活,提高生活”的目标,建立了学前康复、义务教育、职业学习三类课程体系,形成了早期干预、义务教育和职业学习的全套课程架构。根据儿童康复需求,开设了语训、特奥、舞蹈、律动、绘画、手工等课程。多元化的课程设置,既补偿了学生的生理缺陷,也帮助他们树立了生活自信。学校还经常让教师平等对话、专业切磋、经验分享、合作研究等,实现共同进步,提升教研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崇安辅读新校将竣工,全新的现代化教育教学设施将为高品位的特教服务奠定良好基础,并将坚定地实施"医教结合"的教学办法。
校外教育
2.1万平米少年宫成少儿“第二课堂”
崇安区少年宫宫长 王萍
2011年,建筑面积达2.1万平米的崇安区少年宫正式启用,这是江苏省内区级层面建筑面积最大的少年宫。目前,崇安区少年宫每年培训少儿两万余人次。
崇安区少年宫集文娱康乐、科技展览、操作集训、创意体验四位一体,成为广大少年儿童拓展视野、快乐成长的“第二课堂”。一大批“小画家”“小孔雀”“小百灵”“小书法家”脱颖而出,赢得了社会的赞誉。“二泉映月少儿舞蹈团”成功参演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举办的“奥地利中国艺术节”,被授予中奥艺术节“杰出团队奖”殊荣;“二泉映月少儿合唱团”走进中央电视台,参加中央三套的“光大情、阳光爱”“母亲水窖”大型爱心公益电视晚会录制;“阿福娃书画社”的学员到新加坡、台湾等地交流技艺,得到一致好评。同时,少年宫坚持“爱心助学”贫困孩子,面向社会,广开宫门,每周五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实践场地。
社区教育
紧扣“四品建设”注重“重心下移”
崇安区教育局社会教育科 孔琴
社区教育是崇安教育的另一张名片。启动社区教育研究的11年来,我们不断追求起步速度,实现直线加速、弯道超越,采用“四品联动”策略,着力打造四大示范品牌。
一是开发社区教育品牌课程。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和社区教育骨干,编写了极具地方特色的社区教育系列教材《社区英语》《网络常识》《健康百问》《阿庆编织》和《教子智慧》,已公开出版发行。其中《阿庆编织》和《教子智慧》被评为全国社区教育特色课程优秀教材。
二是实施品德研究品牌项目。崇安区将学校、家庭、社区现代化德育整合实验研究与文明城市创建、开展和谐文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组织各社区参与江苏省成人教育协会“十二五”成人教育课题研究,32个课题获立项。
三是打造社区教育品牌活动。通过深化一年一度的“社区教育文化节”“全民终身学习周”的教育内涵,围绕“绿色崇安”“幸福崇安”等各具鲜明时代特色的主题,开展特色活动。
四是打造学习型品牌社团,成立“四品”大讲坛,全年举办52场公益讲座,为各层次社区居民提供增长知识和提升素养的机会,目前已有一万人次居民走进该讲坛,被誉为崇安市民的“百家讲坛”。今年上半年,崇安区还全面建成了“云学习”社区教育网站,到年底网站注册人数力争达十万人。
全面启动名师培养工程
一切教育和改革源于“大脑”,崇安区就深谙其道。2010年,崇安区全面启动“名教师名校(园)长”培养工程。目前,已评选出崇安区名校(园)长9名,名教师31名。2009年起,全面启动“通才教师”“特长教师”培训,全区所有教师参加了涉及动漫、网页制作、茶艺、机器人比赛等二十个项目。在“通特”培训中,聘请近百位市内拔尖人才及大师级人物授课,今年举行了第三轮,广受教师欢迎。三年来,“通特”培训提升了教师综合素养,为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推行区域“主动发展日”活动提供了坚实的师资支撑。目前崇安区有省特级教师3人、市名教师3人、市学科带头人20人、市教学能手50人。
崇安区第二批名校长、无锡兰亭小学校长王铭波表示:“双名工程实施三年,由省特级教师领衔的名师工作室活动于全区各个学校,引领全区教师专业成长,分层发展。省特级教师凌国伟工作室设在我校,凌老师高屋建瓴的引领,工作室诸位市区骨干教师的示范,让学校数学教师素养提高,水平提升……”崇安区正以重视教师的成长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石,追求每一个儿童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