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好书快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现代快报网
李密在不断挑起战争后,登上“宝座”
  蒋柳 著
  江苏文艺出版社友情提供

  [内容简介]

  草根英雄更疯狂,还是皇亲国戚更嚣张!隋唐风云是草根英雄和皇亲国戚的争夺,看谁家儿子独领风骚,一统大业;看谁家儿子成王败寇,战死沙场。李元霸当真曾向老天叫板?程咬金是否做过“混世魔王”?秦琼真的曾救过李渊一家?反隋、建唐的时代,是暴君、枭雄、豪杰、谋士辈出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崇尚“力”的时代。那时,草根英雄无爹可拼,豪门英雄则不屑拼爹,他们用自己的武力、智慧、谋略,拼出了比上一代更辉煌的伟业,更传奇的人生!

  [上期回顾]

  李密投奔翟让旗下,为自己招兵买马,并且鼓动翟让与张须陀作战。

  张须陀并不难找,凭着他那标志性的呵斥声,李密领着一千精骑包抄到了他的身后。很快,翟让也杀了回来。据说,翟大头领本来准备一口气奔回瓦岗的,但徐世勣拉住了他的马头,告诉他,后面的厮杀声发生了变化,一定是李密杀了出来,现在回头,前后夹击张须陀,一定能取得大胜。

  于是,张须陀被围在中央。他并没有慌乱,杀开重围。可是惨叫声接连传来,部下正一个个倒下。张须陀没有犹豫,调转马头,重回战场。同生共死是他的将道!

  大概瓦岗军们并没有想到这还有回来的,一时不备,又被张须陀冲了出去。跑出一段距离后,张须陀告诉突围出来的部下:“你们先走,我还要回去。”说罢,张须陀又冲进重围。史书记:来往数四。

  当张须陀最后一次杀回包围圈时,他意识到自己已到了极限。大海寺旁,张须陀战死。

  胜利掩盖了一切,包括李密的用心。翟让算是彻底服了李密,大摆庆功宴。翟让一高兴,让李密组建自己的队伍。李密很快在瓦岗军中别建一营,就叫蒲山公营。

  很快,蒲山公营成了瓦岗军中纪律最为严明的部队,也将成为最具战斗力的部队,这时,翟让来告诉李密,要散伙了。

  翟让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志向太小。刚打下荥阳,他就满足了,击败了张须陀,出了多年的恶气,又捞了不少实惠,还求什么呢?翟让找到李密,表示自己要回瓦岗了,如果李密不想回瓦岗,那就各奔前程吧。

  然后,翟让大包小包拉着行李回瓦岗了。可是走到一半,他又带着小弟回来了。原来翟让收到李密乘胜进军连下数城的消息。他后悔了,山寨正在赢利阶段,分红远没有结束。于是,翟让重新找到了李密,表示大家还是在一起比较好。

  李密对翟让的去而复返十分高兴,他现在还得借助翟让的力量。李密告诉翟让:“东都空虚,留守的那班人绝对不是将军的对手,如果将军能用我的计策,天下可指麾而定。”刚打完张须陀,翟让的心灵还没有完全平复,现在又去惹中央军,这实在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于是,翟让表示这个事要从长计议。

  过了两天,李密又找到翟让,告诉他,最近自己派人到洛阳打探,但被对方识破了,估计要不了多久,东都跟扬州的大军都会杀来。“那怎么办?”翟让慌了。李密坚定地说:“翟公请看外面的世界,昏主逃到了扬州,现在正是英雄施展才华的时候。”“那蒲山公的意思是?”翟让小声问道。

  “兴洛仓!”“兴洛仓?”“是的,兴洛仓与东都相隔百里,那里一定没有守备,攻下它易如反掌!”“要是东都出兵来夺呢?”翟让也不笨,抛出疑问。“夺取此仓后,开仓散粮,远近谁不归附?然后养精蓄锐,就算东都兵马来夺,也已经设下防备。有什么好怕的呢!”李密慷慨陈词,把翟让说得一愣一愣的。

  发愣之后,翟让终于明白了,李密自从上山以来,一直在实施他的计划:推翻隋朝,另建新朝。翟让说道:“你所说的实在是英雄之策,我本来是个种田的,志向没有这么高远,如果非要干这样的大事,还请你领军先行,我殿后。”李密震惊了,他马上明白了翟让的意思,他没有想到对方会主动让座。

  李密跟翟让挑选了数千精兵,猛然向兴洛仓发起了攻击,奇袭取得了效果,守仓的隋兵四下逃走。

  望着川流不息前来取粮的人,翟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但李密告诉他,要想把这饭碗做成铁饭碗,还要经受洛阳大军的考验。不过东都留守越王还是个小毛孩,不足惧也。

  越王杨侗是隋帝杨广的孙子,这一年,才十三岁。很快,杨侗就对兴洛仓失守做出了反应,他安排了虎贲郎将刘长恭率两万五千兵马从正面攻击李密,又安排另一路兵马从后面包抄,争取让李密们在兴洛仓吃不了也别想兜着走。正面进军的刘长恭不值一提,值得注意的是后面包抄这一路。按计划,此路由新任河南讨捕大使隋将裴仁基率领,这位仁兄是一员猛将,最近实力更是大增,张须陀战死之后,张的部下纷纷前来投靠,这里面就有秦叔宝跟罗士信。

  可惜的是,事情从一开始就变了味。刘长恭领出来的两万五千士兵并不是真正的战士。是东都三大国办学校国子、太学、四门的学生们。天下大乱,时局不稳,科举也中止了,书生们都来参军了。除了书生之外,还有不少达官贵人的亲戚,在他们看来,这是一次绝佳的捞战功的机会。据洛阳的市民分析,李密不过是盗贼,不足畏惧。

  隋义宁元年(公元617年)二月十一日,兴洛仓城,石子河。这是刘长恭跟裴仁基约好会师的时间与地点。裴仁基还没到,刘长恭已经到了。刘长恭喜悦地笑了,对方兵少!少到什么程度呢?李密跟翟让本来只领了数千精兵过来,现在为了对付裴仁基的夹击,他将部队分成十队,四队前去阻击裴仁基,剩下六队列营石子河东,对阵刘长恭。

  这个六队估摸着就两三千人吧。两三千对两万五,数量上的绝对优势让刘长恭做出了一个冲动的决定。不等裴仁基了,立即渡河进攻!这是一个致命的错误。

  猛然发动的攻击竟然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翟让第一个受到了隋军的攻击。关键时刻,救世主出现了,李密率领他的蒲山公营及时赶到河岸,成功扭转局面,救下了翟让。

  眼见不对,刘长恭赶紧换了一身衣服,丢下溃败的大军,逃回了洛阳。

  击退刘长恭后,翟让兑现了他的承诺,让出了第一把交椅。李密终于成了瓦岗的一把手,称魏公。

  瓦岗英雄大聚义的时刻已经来到。一个月前,各地的义军接到了一封密信,信是李密起草、翟让签署的,信中提到瓦岗军将攻打兴洛仓,如果大家锅里缺吃的,不妨点起兵马,大家共聚兴洛仓,吃大锅饭,喝大碗酒。

  现在,各地义军已经到来了。李密还在等一个人的到来,此人就是裴仁基。裴仁基那天打仗迟到了,不是因为睡过头了,而是他在隋朝体制内过得并不怎么开心。隋帝杨广给他配了一名副手,实际上就是安排了一名间谍。他跟副手之间的关系很紧张。

  此时,李密的说客找到了他。裴仁基没有犹豫,将副手砍了,拉着队伍投向了李密。除了得到裴仁基这位猛将外,瓦岗的大军又新增了几员虎将:秦叔宝、罗士信、程咬金。李密统领了山东豪杰。只是在他称魏公的两个月前,河间郡的一位大汉先行登上祭台自称长乐王,统率着另一支队伍。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