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第一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咦?新学期班上的小伙伴咋都换了
南京在小学生领袖人才训练营尝试“换班”,有望在全市学校推广
  昨天,小领袖训练营的男孩和女孩分开训练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昨天是南京市小学生领袖人才综合素质训练营新学期第一次训练。五年级小学生郑玮禾发现,自己班上的小伙伴基本都换人了。原先男女分班,已经一起训练了两年多,现在男女混在一起,而且原来班上的同学只有五六个了。原来,这是南京市教育部门正在尝试的“换班实验”,未来有望在更多学校推广,期望能让学生有更广的交往面,并且不再有分班不均衡的问题出现。

  现代快报记者 黄艳

  学生

  伙伴换了,有点难过也有点开心

  五年级的一营(一班)里,小女孩郑玮禾和顾媛坐在教室里,也不跟其他同学说话。“我们俩原来是在六营的,现在都到了一营,换班了。还好我们是好朋友,不然更难过了。”顾媛是珠江路小学的学生,郑玮禾来自拉萨路小学,她俩在训练营成了朋友,还有几个要好的女生 。“都分开了,太伤心了。”郑玮禾说,原来六营全是女生。现在在新的班级里,男女生各一半,老师也换成了男的。“不过我们也能交到新朋友。”孩子的思绪很跳跃,想到有更多朋友,顾媛又笑了。

  这时,旁边来了两个男孩子,小营小学的吴睿阳和北京东路小学的高尔檀。“唉,这些女生啊,好多都是‘暴力女’,我们俩都被女生打过。”两个男生长得都挺壮实,但他们控诉,女生现在太凶了,他们招架不住。两人说,女生学习上的优点很明显,但在私下里,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和女生相处。离开原来的好朋友,男生们也有点伤心。

  训练营

  一年换一次班,增加孩子交往面

  有什么好处?

  一年换一次,增加交往面

  “社会上普遍反映现在的考试制度更适合女生,所以我们分性别教育。”南京市中小学生学习力研训中心主任谷力博士是训练营的主要负责人,这个训练营面向二年级学生招生,开展各种关注学生领袖综合素质的教学与训练活动。目前在营的最大小学生是五年级。

  两年多实验下来,研究人员发现,“男生班普遍比较马大哈,但他们有创意,思维深刻。女生班级学习态度比男生好,作业认真,语言表达好。”谷力说,到了五年级,每个班级的风格都定型了,所以有了一年换一次班的想法,以增加交往面。

  换班怎么换?

  六人一组,整组一起换班

  谷力告诉记者,这次换班是把每个班原来的学生,分成六人一组,整组换班。以原来一班的学生为例,分成了六组,在1-6班都各有一组。但每个孩子仍能和原班级的5位同学在一起。“不至于在新班级感到完全陌生。”谷力说。第一天,学生们一起看了电影,男生踢足球、女生打排球,还有快速阅读等课程,大家都在适应着新的班级。

  李青是训练营一位男生的父亲,儿子在芳草园小学读书。“我觉得换班挺好的,同学多了,不同的人,想法不同,获得的东西更多。而且,也有机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是否会推广?

  可能明年在全市小学推广

  谷力透露,这样的换班形式,可能会在明年进入南京的普通小学。“不仅是让孩子们增加交往面,也有利于均衡分班。”

  现在,一些小班化小学,一个班只有20多人,学生六年也就20多个同学,这样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时,入学有个普遍现象,不少家长认为,各班老师水平是不均衡的,所以拼命打听,要择个所谓的“好班”,有了换班的形式,就能接触不同的老师。“老师能更关注学生的发展。”谷力说,学校也是小社会,学会跟不同的学生和老师交往,对孩子来说,是能力的提高 。

  观点

  家长是否支持、理解

  是个问题

  对这种实验,学校怎么看?中华中学附属小学一位负责人表示,他们学校是一个班30人以内。“如果换班,优势是扩大小朋友的交际范围,1-6年级固定的人在一起,交际范围太小了。”但他也表示,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困难,诸如能不能得到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或是一个班老师本来带得非常顺手了,结果又交换了。“如果老师的水平均衡,难度会小一点。”他表示,在普通小学,不一定一年换一次,可以两年一换,在中年级段、高年级段各换一次。这样班级稳定两年再换,既扩大交往面,学生和老师适应起来时间也更充裕。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