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乐生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宝宝耳朵能自洁 没事别乱掏
有些家长会用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掏宝宝耳朵,这些都是不可取的
  漫画 俞晓翔

  给宝宝掏耳朵,值得小题大做去医院吗?这个问题,一直让不少家长困惑。最近,又有网友发帖询问此事,引起大家热议。

  对此,医生说,其实宝宝一般不需要掏耳朵,但是如果妨碍了听力,那就要去医院了。

  网友发帖询问

  一岁半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去医院掏耳朵?网友称:“从外面看不到耳屎,他自己也没觉得不舒服,但是我觉得自他生下来就没掏过耳朵,里面的耳屎会不会累积了好多,要去医院挖不?”

  妈妈们的做法

  1.顺其自然,不去动宝宝的耳朵。

  2.从小就掏的,买个发光耳勺,里头看得很清楚,只要宝宝不动,就没有危险。

  3.娃3岁多了,掏了几次,又大又硬。有的时候掏不出来,没有办法,就夹出来。

  听听医生的建议

  顺其自然是对的 南京市中医院耳鼻喉科医生 刘利民

  一般一岁左右的宝宝耳朵内不会有太多的分泌物,不需要掏耳朵。而且去医院掏耳朵,宝宝一般都会哭闹不配合,因此尽量不要随便给宝宝挖耳朵。

  一般来说,耵聍(耳屎)会随着宝宝的咀嚼、张口或打哈欠等活动,自行脱落,并排出耳道,所以家长不需要担心。

  此外,小宝宝的外耳道还没发育成熟,而且外耳道由于大多呈扁平缝隙状,不易操作,加上耳内皮肤很娇嫩,经常给宝宝掏耳屎很容易造成不良后果:轻者掏伤耳内皮肤引起炎症,严重的可能会把鼓膜捅破,导致宝宝听力损伤。

  但是如果宝宝耳朵红肿、烦躁不安、哭闹不止,家长就要警惕中耳炎、外耳道炎等疾病。临床上,小宝宝得中耳炎的比较多,有的和哺乳姿势不正确有关。不少妈妈喜欢躺着喂宝宝,刘利民说,小孩本身咽鼓管要比成人平,奶水很容易逆行到中耳,引发炎症。

  特殊情况,要去医院 南京同仁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治医生 陈金霞

  耵聍可以阻止异物侵入耳朵,保护耳道和鼓膜,还能起到“消声器”的作用。由于宝宝的听力还处于发育阶段,所以耵聍的这种保护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陈金霞介绍,如果是耵聍栓塞就要去医院清理。耵聍栓塞就是俗话中的“铁耳屎”,“铁耳屎”是因为长期堆积结成硬块,会阻塞外耳道引起听力下降。陈金霞强调,游泳之前最好去医院清理下“铁耳屎”,如果不清理就会引起外耳道发炎。

  此外,有些家长会用诸如牙签、棉签、耳勺等器具去掏宝宝耳朵,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建议家长带小孩到医院,医生会用药水先将耵聍泡得松软,再把耵聍吸出来。

  现代快报记者 刘峻

  养耳常识

  1.家庭要购买噪音低的家用电器,并避免同时使用它们。厚窗帘和门窗都有一定的隔音效果。

  

  2.不要经常去噪声严重超标的商场、游乐园、影剧院等娱乐场所。特别是要缩短儿童在噪音场所的滞留时间。

  

  3.工作在噪音环境的成年人要做好隔音防护措施,并定期进行听力检测。

  

  4.日常生活中应有意识地避开噪音,以免造成突然性的听力损伤。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