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6版:发现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9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寻找大工业时代的印记
  南化宾馆也是大厂的地标建筑
  1971年,周恩来和南钢工人
  资料图片
  丁辉在炉顶
  30年前的“接保检” 资料图片

  大厂“四大家族”

  “江声浩荡,自屋后上升。”从南京市区去大厂,经过二桥时眺望远方,沿江企业连成一片,各种重型机械密布,烟雾升腾……仿佛罗曼·罗兰名作《约翰·克里斯朵夫》开篇名句的经典再现。

  大厂,曾经的大厂镇、大厂区,如今的大厂街道,地处南京六合区南部,距离南京主城区约18公里,地域面积3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5万。从1934年永利铔厂(南化公司前身)在这里诞生,“大厂”之称便相沿成习。建国后,南钢、扬子石化、华能电厂……一个个大型企业相继依傍长江而建,在鼎盛的大工业时代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可以说,这里是近代工业的一个缩影。

  繁华过后,遗落的工业文明,究竟留下了哪些痕迹?老厂房、老机器、老宿舍、百货店、澡堂……还有迹可寻吗?对故事的主角而言,那个时代留下的又是什么?跟着我们一起来一次大厂之旅吧! 通讯员 周天骄 现代快报记者 王凡 郑文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现代快报记者 徐洋 摄

  南化

  建厂时间:1934年 关键词:自豪 传承

  上世纪60年代,凭南化的厂徽能在城里赊账

  今年84岁的盛茂林,28岁那年以空军某师复员军人的身份,到了南化(即如今的中国石化集团南京化学工业有限公司),成了一名车工。

  “大企业,靠得住,永利铔厂可是远东第一化肥厂!”这是盛茂林做这次选择的初衷。

  盛茂林口中的永利铔厂是南化的第一个名字。永利铔厂由爱国实业家范旭东创办。此前,我国所有的化肥都要从英国、德国进口,为了振兴民族化肥工业,范旭东向国民政府呈文要求办硫酸铔厂。1934年,永利铔厂正式成立。如今,在南化厂区的氮肥区有一处名叫五所洋房的遗迹,就是当时范旭东为外国专家建的。

  1952年,在化学家侯德榜当厂长时期,这里成为南京最早也是最大的公私合营工厂。1957年,永利铔厂成为国有企业,改名为南京化学工业公司,走过了整个计划经济时代。

  盛茂林1958年刚来时,工资是34块钱,七八年涨一次,评上二级工涨到40块5毛,评上三级工涨到47块9,1981年退休时他是四级工,变成50几块。

  盛茂林说,那个时候的工作服是蓝色背带裤,还配发护袖和手套,“上世纪60年代,凭着厂徽,到城里买东西都可以赊账呢。”生活虽然不富裕,但厂里的福利非常好。“夏天会发冷饮票,车间里面有澡堂不要钱,厂里面有商场,就在厂门口毛主席像左侧。对了,还有保健汤——冬瓜咸肉汤烧好送到车间,不是每个车间都有,要看工种。”

  如今,作为那个时代象征的毛主席像还屹立在那里。工人们从毛主席像前走过,还是那抹蓝色,仿佛那个时代还未走远。

  盛茂林的三个子女都先后在南化工作,那句老话还一直挂在嘴边:“大企业,靠得住!”而他如今也还在享受着企业带给他的福利,“每月除了养老金,中石化还给我们补贴491块钱,这钱虽然买房子不够,但吃是吃不完的,足够了!”

  听着厂区鸣笛上班上学的日子

  1958年,当盛茂林来到南化成为一名车工时,相隔不远的居民区里,有一位10岁的小姑娘正在度过她无忧无虑的童年。白天,她去南化小学上课;晚上她要么在家做作业,要么就和父母出去散步,去南化厂门口那条繁华的小街——西厂门街,逛逛小卖部还有百货商场。这个女孩叫薛新宇。

  薛新宇的爸爸是南化的钢筋水泥工,母亲做点小生意,他们家没有住厂里的集体宿舍,而是一直住在父辈在解放前就盖起来的自建房里。房子的位置不错,就在凤凰南路附近,对面就是当年大厂地区最好的宾馆——小天鹅宾馆。

  “小时候,爸爸每天都会穿上蓝色的帆布工作服去上班。早上7点20分南化会鸣第一次笛,那是‘预备’;7点30分会鸣第二次笛,那是‘正式上班’。但我7点10分就要到校开始早读了。所以,我会坐在课堂里,一边早读一边想着:爸爸出门了,爸爸进厂了……”

  那时候,10岁的薛新宇,还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和父亲一样,听着鸣笛声去南化上班,但命运就是如此出人意料。1974年,在淮安农业大学学习兽医的薛新宇,在招工考试中被录取,成了南化的一名电焊工。

  1976年,薛新宇在这里结婚。丈夫是大厂中学的老师,教语文。“那时候学校待遇没有南化好,所以家里我说了算。后来他去了政府机关上班,工资还是没有我高。”不过,到薛新宇1997年退休前,丈夫的工资待遇已经超过了她。

  如今,薛新宇在社区工作,经常走访的片区正好是她父母家的所在地——“澎湖湾”。

  “其实这里并没有水,只不过因为这里的房子都是居民们自己一层层依托山体建起的,就像是一座小岛,所以我们这些在这里长大的孩子,爱把这里叫做澎湖湾。”

  薛新宇带着记者走进她心中的“澎湖湾”。那些弯弯曲曲的上坡下坡,外来的人很容易迷路,但薛新宇自如穿梭其中,和街坊邻居们打招呼。“前面这座两层小楼,里面有个小院子,我小时候经常来这里玩,还去院子里摘果子吃。”

  南钢

  建厂时间:1959年 关键词:拼搏 革新

  江苏第一座252立方米高炉

  霸王山,位于大厂卸甲甸地带,当年因为西楚霸王项羽在此卸甲饮马而得名。

  1959年7月23日,数以千计的创业者在霸王山下,炸石填坑,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建成了江苏第一座255立方米高炉——2号高炉。这是南京钢铁厂(今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建成的象征,也是江苏冶金行业崛起的标志。

  创业初期,南钢一无生产经验,二无辅助设备,生产条件非常艰苦。“老南钢”人张国堡回忆那段岁月说,高炉投产时,高炉大、小钟开启全靠蒸汽动力,由人工操作。卷扬房内,声音嘈杂,湿度大、温度高,雾气弥漫,工人在里面干活真是吃不消。槽下,是一个粉尘飞舞的世界,矿粉的扬尘无孔不入,工人随称量车拉料,一进一出,全身只有牙齿是白的。

  当时生产的铁水全部铸铁,出铁的时候,几十名工人全副武装。一身白布工作服,一副手套,一条毛巾,他们排成长队用挡耙挡住铁水,使铁水流入沙垒的槽模内,然后盖沙、喷水冷却,就算是铸铁了。稍后,工人们用撬棍把铸好的铁块撬起来,再用双手把20多公斤的铸铁块一块块搬出来,扔到炉台下面的平板车上。要是有几块没有扔到平板车上,还要下炉台,钻到平板车的下面拽出铸铁块,再搬上平板车,劳动量非常大。

  小铁路跑过清代蒸汽小机车

  站在大厂的制高点望向南钢时,铁路是南钢最鲜明的标签,铁路也正是南钢发展的见证者。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钢厂的粮草就是各种原燃材料,粮草靠铁路运输线源源不断地运进来,产品又靠这条铁路线运送出去。但是刚建厂的那会,铁路运输线却是“赶鸭子上架”凑合着用。

  当时,只有一台蒸汽小机车,据说还是慈禧太后时期制造的,人称“老太后”机车。这台机车从京唐线退役后,经鞍钢大修,调到南钢。虽然每次只能托运五六节车皮,但也义无反顾挑起了铁路运输的重任,每年完成10万吨左右的铁路运输量。后来有关部门又调拨来两台病歪歪的“老太后”小机车,三台机车蹒跚走进了上世纪60年代。

  后来,南钢又进了四台波兰产的XKB型机车,破旧情况不亚于“老太后”。由于机车是靠燃烧煤烧出蒸汽作为驱动力的,因此机务人员必须不断加煤,工人一年四季身上汗淋淋,脸上手上黑乎乎。

  调车人员随着运行的机车不停地跳上跳下进行调车作业,靠红绿旗、红绿灯及手势指挥机车行进。但就是这样拼命苦干,一年也只能完成30万-50万吨的铁路运输任务,勉强满足当时的生产需要。

  1973年,南钢购进了第一台较为先进的大功率蒸汽机车“上游号”,一下可以牵引车皮40节以上,大大提高了铁路运输的作业效率。到上世纪90年代,南钢的产量向百万吨冲刺的时候,机车也开足马力,第一台大马力GK1型内燃机车驶进了南钢,由此迎来了蒸汽机车向内燃机发展的新时期。

  华能

  建厂时间:1992年 关键词:青春 奋斗

  “三班倒”,每天爬70米高的锅炉巡回检查

  1992年,作为东南大学管理专业的高材生,22岁的丁辉被分配到了刚刚建成的华能电厂(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南京电厂)。丁辉分在运行班,这是电厂的重要部门。1994年,厂里从俄罗斯引进了两台超临界压力燃煤机,运行班的任务就是巡回检查,保障设备(锅炉)正常地运转。

  “那时是大夜班,三班倒,12点上班,上8个小时,歇16个小时,然后再上班。厂里是半军事化的管理,长白班靠吹军号,运行班就靠自己的闹钟了,每天还要开班前会。”

  跟着丁辉走进厂房,才切身体会到了他当年工作的艰辛。偌大的厂房里,机器林立,大工业时代的气息扑面而来。“发电的原理是锅炉的蒸汽推动汽轮机,继而叶片旋转带动发电机发电,我们要巡回检查的就是你们现在看到的锅炉辅助设备,锅炉是看不见的。”

  这些设备非常高大,抬头仰望也望不穿。乘坐工业电梯到达6楼,置身炉顶才知道设备竟有70米高,相当于20多层的高楼,“这里也是整个大厂的制高点。”

  到了楼顶,丁辉习惯性地走向挂着“巡检签到本”的地方,“当年就是这样,每一个小时巡检完一次就上来签到。”可是当时,他是不能乘坐电梯的,必须根据设备的摆放位置一层层爬上来,因为任何一个设备都不能放过检查。

  每次巡查结束登上炉顶,对丁辉来说,也是一次短暂的休息。绵延的长江就在电厂东侧,“那时候,夜晚看见长江沿岸的灯火心里特别自豪,这里是南京最重要的电源点。

  时隔20余年,随着自动化程度提高,运行班需要的人力大大减少,“电厂也从当初的1000多人变成了如今的400多人。电厂虽然老了,但它的生命一直在延续着,还在为南京保障用电做着自己的贡献。”

  西厂门街、太子山,那些年的记忆

  丁辉说,他们的青春消耗在了大厂。“大厂,江北,污染,边缘,长江大桥桥北这一头再更远一点,两点一线,每天重复的枯燥生活……”丁辉说,单身宿舍里四人一间的集体生活非常简单。“早上8点下了大夜班,一觉睡到下午2点,没有地方可以吃饭,就骑车去西厂门菜场吃一碗鸡蛋面,这种味道到现在还一直怀念。”

  如今一片落寞的西厂门街,是昔日最繁华的美食一条街。“那些年,我们一起骑车经过的街道,后座上长发飘飘,驾车的人不知疲倦;那些年,我们一起看过的街头录像,西厂门和旺角,似乎很近;那些年,我们一起在电影院坐着,却不是很清楚银幕上放着什么;那些年,我们在太子山下划船,没有玄武湖大,心里却很欢喜……”

  生活在大厂21年,南京市区对丁辉而言非常遥远,“我的天地就在大厂,我永远都是大厂人。”

  除了逝去,对丁辉来说,更重要的是留存。穿行在厂房中时,他提高嗓音,压过汽轮机运转的轰鸣声,掷地有声地说:“冰冷的钢铁躯壳下,有一种可以传承的情怀。”

  当年跟他一起战斗的运行班的老弟兄,现在他们还是感情最深的人。“谁跟你一起消耗了青春,谁就是你最珍惜和难忘的人。人在一起不叫团队,心在一起才叫团队。”

  扬子

  建厂时间:1983年 关键词:朝阳 福利

  一波三折,30年前南京抱回一个金娃娃

  1978年10月,国家决定引进国外先进成套技术设备,在南京建设乙烯项目,依托南化老厂发展中国石化工业。当时正处于计划向市场转变的起步阶段,石化产品严重短缺,各省市都在争这个项目,结果被南京争到了,就像是抱回了一个金娃娃,让人兴奋得不得了。

  结果刚过了年,坏消息来了,国家财政资金紧张无力支付,但是此时退货不仅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给改革开放的中国带来严重的信誉损害,怎么办?

  “国家决定先把进口设备接下来,进行检验,就地保管,就是我们老一辈扬子人都熟悉的‘接保检’,即接收、保管(保养)、检验。”扬子石化(全称为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企业文化专家杨旭告诉记者。

  当时扬子在长江滩地平整土地,建设了20万平方米的临时库房,60万平方米堆场,用来存放进口设备。一直到1982年4月,中央财务领导小组会和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恢复30万吨乙烯建设。1983年9月从南化分离,扬子石化正式成立。

  男女比例7:1,单身女职工宿舍成了“熊猫馆”

  虽说生产任务很重要,但这并不妨碍年轻的扬子人走入恋爱的季节。那个时代虽然清苦,却也有着难以复制的甜蜜。

  刘霞是1986年考入扬子的,不久后就住进了“熊猫馆”。“熊猫馆”一共6层,每层都有值班室和电视房。因为是女单宿舍,男性是不能进的。每层楼的值班室装有一部电话,那是真正的热线,常常听宿管阿姨扯着嗓子喊:“某某某,电话!”有时候,电话太忙总是打不进去,来接女朋友的男职工只好请别的女同胞帮忙进去叫,或者自己扯着嗓子在楼下喊女友的名字。

  “当时扬子男女比例7:1,男职工如果能在‘熊猫馆’找到女朋友,那是很长脸的。熊猫馆对面就是乐乐舞厅和影剧院,一对对情侣,还有一个个单身男士都在这附近聚集。”

  后来,刘霞结婚,搬出了“熊猫馆”,过上了柴米油盐的小日子。

  “那时候,我们有着别的厂都没有的福利——供暖。公司会统一用全封闭管道将工业废气引到每家每户,每年的11月中旬一直到来年3月中旬家里都是暖洋洋的,至今都是如此。”杨旭表示,自己进厂的时候因为已经结婚,并没有住过单身宿舍,但厂里是有分房子的。“2000年左右,我们还分过南京的房子,但因为离得远不方便,很多职工都没要。”

  “最多的时候,扬子有两万多职工。后来因为医院、电视台等都改制出去了,所以现在正式员工不到一万人。扬子的30年,往小了来说是我们个体生命中最值得纪念的30年,往大了说其实也是中国石化30年发展的一个缩影。如今,新一代石化人正在走向绿色低碳发展的新道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