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将我包围》
林夕 著
译林出版社 2013年5月
某天在《读者》杂志的扉页读到林夕写的一篇随笔,名为《免费午餐》,观点独特,很是惊艳。作为流行音乐界的词人,他已经赢了,这会儿出随笔集,大概是灵魂不再受制于简短的歌词,更希望用大段的文字来与读者分享,这就不难让我们看到一个“话唠子”的林夕。
林夕毕业于香港大学的文学院,当过中文系助教和报社编辑,难怪他自有一套话语系统和论断标准。依我对他的印象,清瘦斯文,说话慢条斯理,颇为怀旧,骨子里基本上是个古人。文人懂得情趣是天经地义的事,他又内秀,嘴皮子可以辞不达意,一旦舞文弄墨起来却要尽力将内心的那些情趣发散出来,否则便是一无是处的空虚。林夕的随笔,不外乎关于几个方面:养生、修性、新闻见解、生活琐事、禅念、书论……随笔不是勾勒外观,而是通过琳琅满目的琐屑直指内心。
他的文字轻简中含有厚重,读起来并不觉得特别流畅,这与他所受的教育有关。他传统文化与文学均有涉猎,否则他不会几次将《红楼梦》中的情节拿来与自己日常生活对应,如朋友劝他炎天不要食冷饮的说辞和薛宝钗劝慰贾宝玉不食冷酒时是一个道理。以前他只知道有这样一段文字,未想读过多年之后的自己竟然会碰到,他自己认为这样的书是“可读一世的”。读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则引出他对世道艰险、奇事异闻屡屡发生的一些见解:“在环境迫人、人造环境的规律中,也没有什么是偶发的。一切偶然,只不过是条件酝酿成熟后骤然爆发出来。”而他评论时事的功力不是爆炸型的,而是略带从容的推理和想象,让人觉得他的风格不是尖刻与蛮横,不是那种一眼看了便觉解气。
林夕生活在信息高速的时代,每日看惯网络上斑驳杂乱的信息,忍不住要跳出来发表言论,可他仅围绕着自己内心来说良心话,就使评判的力度比较文弱,好似只是甘心沉溺于一种简单的分享,而无过分的野心要裁判整个社会。我倒更喜欢他讲自己一些小的癖好,如在诊所就医等待时摸出一册线装书,不顾他人惊诧眼光,兀自沉溺于斗大的古字意境中。我和他同样爱书,所以深知信息化时代的高科技,带来的电子阅读势将取代传统阅读的遗憾,而他更是将这种即将失落的文化坚持以行,让我备受感动。尤其作为一个活跃于潮流前线的创作人士,能依然于内心坚持所谓的“情怀”,很是可贵。
“情怀”是有价值的,这些线装书、纸质书在电子阅读快速取代的同时,变成了罕见品,人们要满足内心所谓的那种“情怀”,就需付出高昂的代价——不知道林夕是否会将它转化为歌词里的意境,从而卖得更高的价格?联系那篇《免费午餐》的文章,他的直率和不做作真是值得人喝采,可难免又与“世故”“太过实际”等词相连接。这也是他的可爱之处,作为现代人如果缺失一些自我保护的意识,就很可能被社会所“挟持”。一个写歌词的人,除了将故事变成朗朗上口的词,更要把握肉做的人心,不世故和不讨巧,便捉不到那点打动人的细节。
现在很多词作者都出随笔集,如许常德、方文山们,他们摇身一变,变成了评析感情的大师和解构文化的学者。林夕没有借助那些合作过的歌手之名来吹嘘自己,只是简简单单出这样一本随笔集。他没有将歌星名字在腰封上印得像“满天星”一样,只是安安静静地说自己想说的话,甚至有些书呆子气地对现实作一些辩解与抗争。这是他的可爱、可贵之处。范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