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6版:与爱同行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7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都市圈圈网
87岁王老顶着烈日到快报,要资助他
他却坚持把这份爱心留给更困难的人
小浩决定向快报借“信义爱心款”

  7月16日,现代快报“与爱同行·2013高考圆梦大助学”系列报道刊登了《守着烫人的烤箱,烤出蛋糕却不好意思叫卖——为筹学费,小浩豁出去了》一文,当天下午,87岁的王国民老先生顶着大太阳赶到报社,表示要资助小浩大学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面对老人的厚爱,小浩却婉拒了,“希望把这份爱心留给更需要的同学。”小浩选择向快报借“信义爱心款”,“这钱,我一定会还的。”

  现代快报记者 仲茜 孙羽霖 钟晓敏

  王老:

  我和老伴一致同意

  要帮这个孩子读完大学

  前天下午,满头白发的王国民老先生从大桥南路坐了1个多小时公交车,赶到现代快报社:“我要捐助小浩,他大学4年的学费和生活费,我全包了,让他安心学习,不要为学费发愁。”

  王国民虽然已经87岁,可他声音洪亮,身体硬朗,思维敏捷。“我和老伴都想把攒下来的退休金用到最需要的地方。”王国民说,他和老伴周福荣每天会看报,那天早上吃完早饭,读到现代快报的报道,他们都被懂事的小浩感动了。“看了报道我们都很心疼。我和老伴一致同意,要帮这个孩子读完四年大学。”王老说。

  老人还手书了一封信,托记者转交给小浩,信里留下了家庭住址、他和老伴的姓名、年龄。“请及时通知小浩和家长,一同到我家来商量缴学费的事。今后可当是亲戚交往,有什么困难,我们都可以给予帮助。”王老说。

  会面

  小浩拜访了王老家

  却婉拒老人的资助

  得知有好心人要帮自己,不仅资助学费,还负担生活费,小浩开始有点不敢相信。昨天晚上8点,小浩和爸爸早早忙完糕点铺生意,前往王老家中。“爷爷奶奶都是好心人,我要感谢他们。”小浩的心里充满了感激。

  不过,见到两位老人后,小浩却说出了自己的真实想法:“爷爷,我不能收下您这么大笔捐助。我想在学校里勤工俭学,假期在外打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学业。”

  小浩的想法也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王老先生,谢谢您的心意,但您的退休金我们实在不能收。请留下,或者给更需要的孩子。”小浩的爸爸说,“我们不能用老人的钱,他们省点钱不容易。不管怎么样,我们还经营着一个糕点铺,多少每月还有点收入,日子还能过得去。”

  经过几番推辞,小浩和爸爸才说动王老。最终,老人打算寻找更困难的学子,帮他们圆大学梦。

  小浩:

  我选择借“信义爱心款”

  我会还掉这笔钱

  “我以为你们的爱心助学行动,是帮助贫困学生申请助学贷款的。”小浩说,他求助,不是为了让别人捐款给自己,更没有想过让一位老人来为自己圆梦。

  为了帮他渡过暂时的难关,记者给他提供了两个选择,一是去一家企业勤工俭学,一个月可以获得5000元“工资”;另一个是给他提供1万元“信义爱心款”。

  这笔“信义爱心款”有个很美的由来。两年前,家住建邺区的高强(化名)先生,为给女儿筹集大学学费,求助快报。我们报道了他的境遇后,他选择向一位吴先生“借”1万元。今年7月10日,他实现诺言还掉了这1万元,而吴先生再次捐出这笔钱。快报为此专门设立了“信义爱心款”,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

  “我选择借信义爱心款。”小浩说,他要打借条,并承诺一定会还这笔钱,让爱心继续传递下去。

  微爱传递·助Ta圆梦

  由现代快报联合共青团江苏省委、江苏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江苏省慈善总会、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江苏教育频道以及新浪江苏网发起的“与爱同行·2013高考圆梦大助学”活动正在继续。

  ■捐款方式

  1.银行汇款户名: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账号:087651120100301003787,开户行:南京光大银行北京西路支行;

  邮局汇款,收款人:江苏省希望工程办公室,收款地址“南京市北京西路70号(省委大院)10号楼。邮政编码:210013。

  2.积聚微爱岗。欢迎企业为孩子们提供助学性质的暑期打工岗位。让贫困学子通过自己的劳动,挣来第一笔大学学费(薪酬标准为2000元/人),同时得到励志教育。

  ■参与方式

  资助人或求助学生,可以拨打现代快报热线025-96060,或发新浪微博,加标签#高考圆梦大助学#,并@快报钟晓敏爱心工作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