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提要: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民”字当头,这是省委书记对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也是党的惠民政策在江苏的具体部署。这个要求需要各级党政部门认真领会,扎实贯彻。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西风
前天和昨天,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做了两个“震撼性讲话”,阐明密切联系群众的目标以及各级党政机关对照目标所存在的差距。语风直白而犀利,道理深入而浅出,既让广大群众内心暖融融,也让部分问题干部“寒戚戚”。这两个讲话值得社会各界仔细研读。
前日,罗志军说,服务民生,就是要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关心群众疾苦,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切实维护好发展好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觉做到思想上尊重群众、感情上贴近群众、工作上依靠群众。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
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尽心竭力为群众办事,真心实意为群众解难,千方百计为群众谋利。“民”字当头,这是省委书记对群众路线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也是党的惠民政策在江苏的具体部署。这个要求需要各级党政部门认真领会,扎实贯彻。
知民情,必须“告别”豪华办公楼,下到田间地头、街巷小院,与群众同甘共苦、风雨同舟才行;解民忧,必须甩掉官架子,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人,嘘寒问暖,极尽所能排忧解难才是;化民怨,必须建立“流动信访大厅”,主动贴近群众思想脉络,不厌其烦地听取诉求、满足期盼,让群众心舒气顺才行;暖民心,必须要有实实在在的惠民举措,“讲一百遍枣甜,不如让百姓吃一顿枣”,让群众在感同身受中分享政策红利才是。
说实话,对照省委书记的要求,我们江苏广大党员干部中,绝大多数是能够经得起考验并能交出合格答卷的,但毋庸讳言,仍有不少“亚健康”甚至“患病”的领导干部、公职人员,愧对服务宗旨,愧对人民重托,愧对自己身上的光环,愧对组织的教育和培养。
昨天,在全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罗志军就用“大实话”诠释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风”在一些党员干部身上的“病症”:坐在办公室想问题,拍着脑袋作决策,对群众利益漠不关心,对群众疾苦麻木不仁,甘做“泥塑的神像”的“脱离群众病”;把上级要求挂在嘴上,把群众呼声当成“耳边风”,不“做事”只“作秀”,不“造福一方”只“造势一时”的“急功近利病”;对自己的问题看不见,对别人的成绩看不上,伸手向组织要名利,把追求享乐当作“功劳红利”的“贪图享乐病”;把“排场”当“热情”,把奢华当“风光”,滥用公款胡吃海喝,一掷千金也毫不在乎的“挥霍奢靡病”。
省委书记的批评,在于一些人对“干部病”视而不见,或对“干部病”不以为意,或对“干部病”讳疾忌医。如果不治好这四种病,要实践党的群众路线,要建立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形易实难。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与民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永葆事业立于不败之地。我们一些干部懂得这个道理,嘴上也经常念叨这个道理,但一旦进入“权力王国”,眼睛里便丢失了群众,感情上便疏远了群众,有的时候,在自己的权力利益和群众利益发生冲突过程中,甚至把群众视为障碍,当作对立面。这样的权力观、群众观不改,人民不幸,党的事业也面临危险。
罗志军的讲话为江苏的各级领导干部树起了“铜镜”。“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这是党中央的要求,也是广大群众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