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夏天,朱崇威被江苏大学录取,家境困难的他为了筹集6000元学费,只身一人前往广东惠州打工。当时,此事先后受到了新华社记者关注、教育部部长批示。
四年过去了,朱崇威生活得如何?面对史上最难毕业季有没有找到工作?记者再一次来到江苏大学,得知朱崇威已经和南京一家房地产公司签约,也意外得知,受到社会爱心人士广泛关注的朱崇威在大二时拒绝了一切社会资助,“经济上苦了点,可是看了很多书、交了很多朋友,是大学四年最大的收获。”
朱崇威家住广西贺州市平桂区黄田镇东水村,高中时父亲因病去世,母亲改嫁,小朱和妹妹、体弱多病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2009年,以高出当地本一线28分的成绩,朱崇威考取了江苏大学市场营销专业。为了凑到一年近6000元的学费和生活费用,小朱一个人前往广东惠州一家手表厂打工。
这一事件被媒体报道后,引起了社会和学校的广泛关注。开学时,朱崇威靠1瓶水2个苹果,乘车27小时独自来到镇江上学,江苏大学专门安排老师去火车站接他,并为他“量身定做”了资助方案。
大一时,一对镇江夫妇、一位徐州阿姨先后资助了小朱,还有一位老人写来一封信鼓励他,信中夹着一张一百元人民币。在接受共计2500元的资助后,小朱一一给资助人电话,“可以保持联系,但是不接受资助。”小朱的理由是,“我觉得自己能扛,只是苦一点而已。”
虽然拒绝了资助,小朱却没有忘记这些好心人,到现在还和他们保持着短信联系,逢年过节会发去短信问候一声。
由于表现优异,大一时,朱崇威得到了肯德基曙光基金20000元资助,同时按要求打工400个小时、完成200个小时的社会实践活动。
大学期间,母亲生病了,小朱把自己的生活费省下来寄回去;妹妹考取了广西玉林师范大学,他把自己的学费垫上,向亲戚东拼西凑借了10000元拿给妹妹交学费。
一方面打工开源,一方面节约省钱,“生活上过得不太好,但也过得去。”小朱说,他一个月的生活费在400元到500元之间,主要的花费就在吃饭上,每天早饭花两块多,中饭和晚饭花得多些,一天下来控制在15元以内。小朱的身材绝对属于“苗条型”,173厘米的身高体重是108斤,他开玩笑说:“已经比大一时长胖了6斤,我不是吃得不好,只是吃不胖而已。”
通讯员 吴奕 明平
现代快报记者 林清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