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论提要:一桩桩“身边命案”中撒手人寰的逝者,也应该以另一种方式进入我们的祭奠通道。
现代快报首席评论员 伍里川
今天的哀悼日,我们为芦山地震逝者默哀。
而那些在一桩桩“身边命案”中撒手人寰的逝者,也应该以另一种方式进入我们的祭奠通道。祭奠,是为了尊重生命。无论他是自然灾害中的罹难者,还是家庭悲剧中的已亡人。
25日清晨,南京一小区发生命案,80后丈夫残忍砍死90后妻,而他们结婚还不满两年,孩子刚过百日;同一天,在长沙,另一起发生于3年前的丈夫杀妻案开庭;3月24日,苏州一男子怀疑妻子出轨,在幼子面前杀妻后跳楼……类似的家庭悲剧不用多举。
关于案件的细节,关于当事人的身份和故事,在坊间不可避免地被杂议,然而,不论这些含恨离世者的人生有多少“话题性”,对生命的悲悯都应该占据我们的内心。
近来,这类家庭悲剧频发,令人扼腕。有丈夫杀死妻子,也有妻子杀死丈夫。那句“感谢室友不杀之恩”,竟也被网友造句:“感谢丈夫不杀之恩”,在海量的网络跟帖中,这句话特别刺激眼球,表面的调侃掩饰不住一种内在的群体性心理不安,让人窒息、悲愤莫名。
好事网友翻出一些死者生前的微博话语,建邺小区命案中的“她”今年春节前曾发出这样一条微博:“新的一年,希望老公更爱我,宝宝快点长大,大家财源广进。”这条微博被大量网友转、评,让一些网友“不忍直视”。“不忍直视”,是一种悲悯。
悲悯,助我们绕开思维岔道,直奔主题——诸多家庭命案,被归类于社会新闻,其实它们只有一个“名字”:生命悲剧。那些冰凉的生命,原不该仅仅成为一桩桩命案统计数据里的冷硬数字和人们齿间的谈资。从悲悯出发,敬畏生命、关爱生命、干预危机,这是我们必须承担的课题。
在家庭伦理中,相安无事,应是最底线的内容。底线被鲜血“撕开”口子之后,唯有用更大的力量保卫底线,而不是任由底线被一再突破。否则,我们的家庭伦理将支离破碎,我们也将在一个个被钢筋水泥隔开的空间里闻到冲突难安的味道。
从汶川地震到芦山地震,我们的生命救援越来越成熟。然而,拯救身边那些颤抖中的生命,应是灾难救援的常态。无疑,对于一个在家庭飓风中无可自保、难以逃脱的人来说,暴力和凶器,是最大的灾难。
家庭之安,是社会之安的前提。从法律和社会伦理的角度而言,一个家庭,绝不能只演绎一个家庭的绝望和冲突,且不被外界关注。
每一起惨剧都对应着当事人性格、家庭因素、社会风气等因素。可供吸取的教训俯拾即是。问题是,谁又曾总结教训,谁又曾分门别类地教育“家庭人”?生命教育,应该及时向社区、向家庭推开。无论是政府,还是社区,或者各种机构,都应该成为“生命教育”这本厚重之书的策划和编辑。干预身边的危机,应该成为社会人的义务。如果能及时介入和干预,就完全可以减少激情杀人、过失杀人。
多一点人文关怀,多一点“身边援助”,少一点冷漠观望,少一点津津乐道,这或许是已逝者在闭上眼睛之前的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