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被人投毒致死。16日上海公安局文保分局向记者证实,黄洋同寝室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4月13日被警方带走,现已被刑事拘留,其作案动机仍在调查。记者了解到,刚考上博士的黄洋,1985年生,四川自贡人。涉嫌投毒者林某,广东汕头人,1986年生。两人均为复旦大学医学院在读研究生。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独家采访到了与黄洋关系亲密的老师,这位老师和妻子全程参与了黄洋的救治,还有黄洋的师兄,以及侦办此案的警方人员。他们的叙述,令人痛惜地呈现了黄洋生命的最后15天。据新华社新媒体专电
黄洋其人
刚考上博士 孝顺懂事
据了解,黄洋前不久刚以同届分数第一考取了五官科方向的博士。他的父母都是下岗职工,家庭经济困难。进入大学后,母亲因为肝脏生病做过大型手术,医疗费、药费等基本上全部是他用奖学金和打工挣来的钱偿还的。在他整个大学和研究生的学习过程中,所有费用全部是自己挣的,从未用过家里的钱。黄洋的父亲告诉记者,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孩子从没让他们操过心。因为家庭困难,他每年春节才回一次家。“他跟我们说,他跟老师、同学相处得很好。”
据黄洋生前的社团好友高翔介绍,2010年黄洋曾跟随复旦慈善社团“圆梦墨脱”前往西藏墨脱为当地小学支教,时间达一个多月。“我们原本今年7月想让他带队再次前往西藏墨脱支教。” 综合
中毒疑云
喝了饮水机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
案发寝室在复旦大学枫林校区,4月1日早上,黄洋喝了一口寝室饮水机内的水,发现味道不对,以为是坏了就没有再喝。
到了10点多的时候,黄洋开始恶心、呕吐并伴有发烧。导师和同学马上把他送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当时医院初步诊断后也以为是吃坏了肚子,按照胃肠炎给予输液治疗。
4月2日晚上9点,病情加重的黄洋在同学陪同下去看急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肝功能已出现损伤,随后住院治疗。
3日,黄洋病情继续恶化。医生会诊初步认为是中毒造成了肝功能的损伤,但究竟是什么毒素,一时依然难以判断,无法及时对症下药。7日,黄洋开始鼻孔出血,治疗对他不起作用;8日,他陷入了昏迷。但病因仍然未明。
案情转机
神秘短信帮助锁定嫌疑人
9日,事件出现重要进展。黄洋的师兄孙某收到了一个陌生人发来的短信,提请注意一种化学药物,周围有人常在用。孙某收到短信后,马上将情况告诉了黄洋的导师,并查询了校内的医学论文资料,发现使用该药物后的实验室小白鼠症状与黄洋此前症状十分相似,而相关实验论文的作者正是黄洋的同寝室室友林某!
大家立即把情况向医学院和学校领导反映,并报了案。“学校和公安部门都很重视,跟黄洋的老师、同学一一谈话。”该老师说,之后就听说有人看到犯罪嫌疑人被控制了。
12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13日下午,黄洋瞳孔放大;14日下午,没有了脑电图,肺部纤维化无法自主呼吸……
记者了解到,黄洋与涉嫌投毒的林某目前在两家医院的不同科室从事不同方向的研究,并不存在直接的竞争关系。
16日下午3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去世。家长痛失孩子,学校痛失学生。
疑似嫌疑人微博被曝光
昨天晚上,有网友称发现疑似嫌疑人林某的微博(@大汉漠北)。“@山东传播小王子”称,复旦大学黄洋中毒事件的犯罪嫌疑人,看起来与常人无异,从他的微博中可以感觉到他对某些医生有些不满和质疑,或许从他微博的所言中可以一窥他的心理。“@永远的Eva73”则表示,确实没有看出什么动机。
@东方早报【饮水机里的毒药成分,初步查明为N-二甲基亚硝胺】记者获悉,导致复旦研究生黄洋中毒的物质初步确定为N-二甲基亚硝胺。该物质毒性强,常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可在实验动物中人为制造肝损伤的模型。较小剂量地长期暴露也可能增加肝癌风险。普通医院并无库存,一般由课题组购买。
N-二甲基亚硝胺
别名:二甲基亚硝基代胺;N-亚硝基二甲胺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主要用途:用于医药及食品分析研究
健康危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摄入、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能致死,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
毒性:属高毒类
连线江苏高校:危险品管理有严格规定
两个人、两把钥匙
才能打开保险柜
黄洋的离去让很多人感到悲伤,同时,也不禁让人疑问:“某有毒化合物”到底是从哪一个渠道流出?是学校实验室,还是商店、淘宝?昨天,现代快报记者询问了南京多所高校,均表示对危险品和剧毒物品的购买、运输、使用甚至是废弃物的处理都有严格规定。
“我们实验室对这方面管理非常严格,特别对于危险品,大家都会互相监督。”小王是南京大学化学化工院的博士生,用他平常跟室友开玩笑的话来说,“一丁点能致人死亡的剧毒,我每天都会接触不少”。“可我们根本不可能将危险品带出实验室,每次使用都有严格的程序。”小王简略解释了一下他每日实验的流程,“存放危险品的保险柜需要不同的两枚钥匙才能打开,而两枚钥匙又是交给不同的人管理。如果我们要取实验品,在提取时,需要登记签字,用完归还时也要登记签字,做好备注。”小王说,即便是实验过程中消耗剩余的危险品,也需要用配体中和之后才能倒入废液缸,“严禁将有毒物品倒入废液缸,废液缸的处理则有专人定期来回收、处理。”
随后,现代快报记者查阅了南京各大高校有关“剧毒品”和“化学品”的相关规定后发现,对于这些物品的运输、领用、归还及保管方面,有着极为严格的规定。
比如,《南京中医药大学库房管理制度》规定:“领用剧毒品必须由领用人、实验室主任和主管部门负责人在领物单上签字后方可发出,领用量只限一次实验用量,用不完的剩余剧毒药品,应在当天交还危险品仓库;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危险物品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危险物品安全管理制度。其工作人员必须政治可靠、责任心强、熟悉危险品性能和操作规程;发现危险物品丢失、被盗或安全事故隐患时,应及时报告保卫处和资产与设备管理处。”
《南京大学化学危险品管理办法》则规定:“化学危险品必须存放在条件完备的专用仓库、专用场地或专用储存室(柜)内,应当符合有关安全规定,并根据物品的种类、性质,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爆、泄压、防火、防雷、报警、灭火、防晒、调湿、消除静电、防护围堤等安全设施,并设专人管理;化学危险品库的管理人员,要严格遵守出入库管理制度,审批手续必须完备才能予以发放,双人双锁管理,精确计量和记载,严加保管;提取剧毒品、爆炸品须二人或二人以上提货。”
“对于危险品、剧毒物品的管理,国家是有相关规定的。各高校、实验室也会根据自身情况来制定更严密的细则。”南京中医药大学资产管理处处长张孝良介绍道。现代快报记者 曾偲
新闻链接
●1994年,年轻貌美,成绩优异的女大学生朱令在读清华大学期间,出现铊中毒的状况,并对其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由于其并没有铊的接触史,因此被认为是投毒事件,当时怀疑是同宿舍同学所为,但至今没有结案。
●2004年,成绩优异的云南大学生化学院学生马加爵,因为和舍友打牌时发生口角,最终将舍友及相关同学杀害。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的常某因与同学关系紧张,为了报复,他通过非法途径从四川一家化工厂获取了250克硝酸铊,通过注射器向3名同学的水杯中分别注射了稀释后的硝酸铊溶液,进而导致3名同学中毒。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同一屋檐下,舍友之间如何相处
昨天下午,在黄洋曾经住过的宿舍楼正对面一栋楼实验室公告栏里,张贴出了一张醒目的A4白纸,上书“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引得不少路过学生唏嘘不已。据了解,这张打印纸是一位老师在昨天看到新闻后贴出来的。室友间应如何相处?大学生心理应如何自我调节?
南京心理危机干预中心主任张纯
产生矛盾,如何释怀?
转移兴奋点,运动或者咨询心理医生
“其实每年的开学季,我们的电话都会被打爆。”张纯说,大多时候,都是一些非常琐碎的问题,诸如宿舍谁去打水,“你凭什么喝我打的水”之类。
人都会有情绪、有压力,但发展到极度反应,会经历三个阶段,一是自我排解阶段,“这时候自己可以解决,用时间换空间。”第二阶段是寻求家人朋友或者网络平台倾诉,“男人可以学阿Q,女人可以模仿祥林嫂。”第三个阶段,就是无论被动地隐忍还是主动积极倾诉都没有办法解决,就会出现所谓的“靶行为”,“谁要对我的痛苦负责?”这时候就会寻找攻击目标。
张纯说,为了不发展到第三阶段,在成长阶段,家长和教师应该培养孩子的抗击打能力,让孩子吃点苦,受点委屈。
如果人格已经形成,性格中容易产生嫉妒、记恨的情绪,张纯给出如下建议:首先是兴奋点转移,如果焦虑源是室友,眼光可以放大些,找到室友以外朋友宣泄。另外,锻炼身体其实也是一种调整情绪的方式。“如果这些都不起作用,那就要及时去看心理医生。”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邱建新
为何“同室操戈”?
宿舍不仅是共居场所,也是情感交流的“小社会”
每个人都有自身的特长、潜能和禀赋,但是评价体系的过于单一,造成了这场悲剧的发生。邱建新说,其实投毒者也是中国最优秀高等学府的顶尖人才,“只不过过于追求成果、效率,让他忽视了人和人之间最基本的情感互动交流。”
邱建新认为,宿舍不仅是一个同学间共居的场所,也是人与人情感交流的“小社会”。大家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化过程和经历也不一样,可能你觉得习以为常的一句话或者一个行为,在别人看来就是对人格的侮辱,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芥蒂,另外,贫富差距带来的消费方式不同,也会影响人际关系,更重要的是,80后、90后的孩子关注自我,常常忽略和他人之间的沟通交流,这些都是造成悲剧的潜在因素。
“同住一个屋檐下,空间距离近,但心理距离远。”邱建新说,尤其在复旦投毒这个案子上,“可能宿舍的几个同学,每天都会泡在图书馆或者医院里,看资料,学习科研知识,全力追求成果和课题,然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最终酿成了这样一个后果。”
现代快报记者 王颖菲 郝多
网言微语
@超级无敌木木要爱人如己: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袁裕来律师:梁启超先生说过,教育不是别的什么,教育就是教人学做人。
@DoriaXie:品学兼优,耳鼻喉联考博士第一名,居然被室友投毒;多大的仇恨,可以将包括自己在内的两位天之骄子的前程甚至生命尽毁?这样的人如果做了医生……另一边是血淋淋的现场,看得我心脏都觉得不堪重负起来……多么希望这个世界只有爱,没有恨!
@比尔_盖驰:复旦大学投毒案听起来很可惜,读了那么多年书一下就湮灭了。生命很脆弱,我们要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他人的,逝者安息。
校外合租房内
四名高三学生昏迷
其中一名学生死亡,疑为一氧化碳中毒
昨天上午10点50分左右,随着刺耳的警笛声,一辆警车火速冲到丹阳市丹桂园小区南区。“四个学生都昏倒了,其中一个已经没救了。”“幸亏是邻居发现,要不然四个孩子可能都出事。”……丹桂园小区一处出租屋内,四名高三学生昏迷,一死三伤。这则消息迅速传播开来。
邻居听到呻吟声报警 四名学生躺屋内
昨天下午6点半左右,现代快报记者赶到丹桂园小区时,不少居民正在议论着这件事。一辆警车停在小区内一栋居民楼下。“一楼这套房子就是出事的地方,警察已经来了好几拨了,现在里面没有人,已经封锁起来了。”居民们说。
对面居民楼一名住户告诉记者,当天上午10点多,邻居一名老太太听到一楼出租屋内有呻吟声,她隔着窗户看到,屋内四名男生倒在床上,但几乎都不能动了。于是她赶紧喊人,并报了警。
家长质疑老师没及时发现
据了解,出租屋内的四名学生都是丹阳市第五中学的学生。
昨晚,在丹阳市开发区一家宾馆,记者见到了死者小峰(化名)的家人。“我是中午12点多才接到班主任电话的”,小峰母亲哭着说,当时班主任说小峰没到学校上课,并让家长快点到学校。到了之后,她才知道儿子出事了。她说,小峰今年就要高考了,今年春节后开学,他提出在学校宿舍休息不好,便在校外与同学合租了套房子。
“早上8点,学校上课,学生不到校,为什么老师没有及时发现?”小峰母亲称,如果学校及时通知,也许小峰就不会死。
面对家长的质疑,丹阳市第五中学一位处理此事的老师表示不太清楚。但他说,高三学生在外面租房,学校并没有禁止。
初步判断是一氧化碳中毒
昨晚9点多,丹阳市开发区派出所、丹阳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主动约小峰的家长,在宾馆会议室,通报相关情况。派出所负责人说,当时民警接警赶到现场时,闻到屋内有浓重的煤气味。另外三名学生被紧急送医院抢救。经调查,此事的原因初步确定是一氧化碳中毒。在现场,警方也发现,屋内热水器的排气管安装不规范。不过,具体中毒原因还有待警方的进一步调查。
截至昨晚10点多,记者了解到,接受抢救的三名学生中,两名学生情况有明显好转,还有一名学生还在抢救中。
现代快报记者 顾元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