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990年出生的女孩子23岁了,也就是到了国家规定的晚婚年龄。“90后都到了晚婚年龄?”一些至今还奔走在通往婚姻道路上的70后、80后对此只能淡然一笑,“晚婚?怎么可能?90后离结婚还早着呢!”
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适婚青年们选择晚婚,去年,江苏省初婚者平均年龄为29.6岁,离30岁这个颇具象征意义的门槛只有一步之遥。而南京市的初婚者平均年龄去年则已突破了30岁。很显然,男性25岁、女性23岁的“晚婚规定”已不合时宜。社会已经步入一个名副其实的晚婚年代。快报记者调查发现,人们之所以选择晚婚,与教育水平的提升、经济条件的改善和结婚成本的提高这些社会因素密切相关,“先成家后立业”的观念,正在被“先立业后成家”取代。而这个观念一旦确立,晚婚将成为多数人的选择,而这些晚婚者中,因经济和观念的双重压力,多数属于被晚婚。
当然,“真爱难寻”一直都是晚婚者们的“经典理由”。
现 状
城市越大,婚得越晚 旧的晚婚规定已不合时宜
2012年前10个月,江苏有74.47万对新人登记领结婚证,结婚平均年龄达到了30岁,其中初婚者的平均年龄为29.6岁,再婚者的平均年龄为38.8岁。仅就江苏而言,全民进入晚婚时代已成定局,与以往相比,青年的结婚年龄普遍推后,而且城市越大,“婚得越晚”。
近些年,南京人结婚的年纪年年推后,晚婚现象明显。南京统计部门曾做过调研,2005年南京男性人口平均初婚年龄为27岁,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岁。但是现在,在南京,二十八九岁的女性保持单身已不足为奇。实际上,2011年末,南京人的平均结婚年龄还是29.8岁,而10个月后,南京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便突破了30岁大关,达到了30.2岁。
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方不得早于22周岁,女方不得早于20周岁。而现行的“晚婚规定”是——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的初婚,即为晚婚。
很多大龄未婚男女认为这个规定已经不合时宜。“大部分人都超过了这个规定年纪,国家应该改一改了。”不少网友认为,男生25岁、女生23岁,刚从学校走上社会,都还稀里糊涂的,“在现代社会,男生30岁、女生28岁算晚婚标准,比较合理。”
晚婚一族
1
我“剩”故我在
坦然的大龄女
我“剩”故我在
罗菡菡刚刚过完27岁生日,同时,她最近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研究生毕了业。这已经是她读的第二个研究生了。
“好男人没找上我,是他们的损失。”面对自己单身的现状,罗菡菡这样调侃。
说起来,罗菡菡并不是“没人要”。她在南京的一所大学读本科时,就是“四大系花”之一,身边的追求者一直没少过。大二时,她和系里公认的“才子学长”谈了一年多,后来因为学长去广东工作,最终分了手。大学毕业出国后,罗菡菡和一个美国小伙谈了大半年,又因为性格差异分了手。在此以后,她就再没踏足过“情场”。她决定“化悲愤为动力”,把心思都投进学业中。说到做到,罗菡菡先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法学硕士,又不畏艰辛地从头念起,考取了金融学的研究生。
学业万分紧张,加上一个人在国外打拼,不得不抽出时间应对生活琐事,罗菡菡就这么忙得“剩下”了。国内的父母着急得要命,甚至连房子都给女儿准备好了,每每提起来总是说,“只要女儿满意,对方什么条件我们都接受”。此外,每次女儿圣诞节回家,他们都安排了相亲,但罗菡菡只去过两次,此后便通通拒绝,理由诸如“没感觉”“人有点傻”……
“不为结婚而结婚”,是罗菡菡的格言,她希望等到“对的人”。加上最近在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她更加不担心,“经济独立了,怕什么,我‘剩’故我在!”
罗菡菡不是“一个人在奋斗”,她周围的同龄人并不着急成婚的姿态,给了她很大安慰。这些1985年前后出生的年轻人,普遍对自己有着很高要求,对伴侣也有很高期望,这也就给了“媒人”很大的压力。罗大妈刚刚从南京一家事业单位退休,这位一向热心的阿姨,从5年前开始便再也不做媒了。“如今小年轻眼界高了,拒绝人的理由也稀奇古怪,我参乎进去,到头来很可能弄得我两面不是人。”她说。
2
忙学业被晚婚
高材生
忙学业被晚婚
小夏是80后的“头头”,如今已经33周岁,然而本月,他才完成他的人生大事——结婚。对于这么晚结婚,他丝毫没觉得有什么不妥,“这个年纪结婚很正常啊。”
小夏,南大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因为沉迷电脑游戏,再加上工科男本身“情商”就不太高,他从未考虑过找女朋友一事。毕业后,从事IT行业的他又一心埋在工作里,对女人“也从不多看第二眼”。
直到30岁,家里人着急了,他才慢慢开始物色。因为喜欢打游戏,他心里打定注意,一定要找一个长得像动漫人物一样的女孩儿。而抱着这样的“眼光”,他很难寻觅到理想的姑娘。
“现在这个年代和以前真不一样了,以前是先成家后立业,现在要成家,得先立业。”小夏说,他研究生毕业时就已经25岁了,而30岁之后,他的事业才有点起色,“现在正是事业上升期,我也一直认为,只有各方面都稳定了,才适宜结婚生子。”小夏的妻子西西也抱有同样的想法,要不是家人催促,29岁的她甚至希望再奋斗两年。
像小夏和西西一样,很多晚婚一族并不是没有男、女朋友,而是不急于迈入婚姻的门槛,他们中,有奔事业的,有奔学历的,当然也有人觉得应该多看一看,不要过早吊死在一棵树上。
“现在社会多开放啊,又不是谈了一个就必须要结婚,就像“非诚勿扰”上,几乎每个男嘉宾都说谈过三个女朋友。”白领小倩说,不谈三个对象,怎么能知道什么样的男人更适合自己呢,而处对象又需要时间,所以自然就拖成晚婚了。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年轻人上完大学,再工作两年,也就二十大几了;如果再为买婚房、婚礼筹备折腾几年,那么,也就三十岁了。”南京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也认为,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生活节奏快,导致了晚婚人群的比例增加。
3
经济决定被晚婚
城市新居民
经济决定被晚婚
2007年,相恋十年,从18岁到28岁,石芸终于嫁给了陈宸,在南京安了家。结婚那天,陈宸当着石芸一家老小的面,许诺,“30岁了,终于能给芸芸好生活了。”
陈宸和石芸是大学同学,在南京,两人都学医,相互扶持着走到现在不容易。“父母都帮不了我们,他家还有个小妹妹要养。”石芸说,第一次去陈宸家,她都给吓到了,“湘西山区,一家老小供他出来读书,特别不容易。”学医5年,刚毕业那会,两人都想继续读研,可家庭条件决定了只能供一个。
毕业后,陈宸去了甘肃做医生,支持石芸继续在南京读研。“那时候,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也不敢多向家里要钱。”研究生毕业之后,石芸找到了一个在疗养院的工作,为了省钱,就住在单位的宿舍里。“我们早商量好了,等我毕业工作了,就供他读研。”事实也是如此,石芸工作后,陈宸如愿考回南京,但为了更好的发展,本来学习中医的他,改学西医……
经过十多年的奋斗,陈宸成了知名医院的医生,正考虑着在职读博;石芸继续在疗养院工作,两人的收入能保证一个家庭在城市落脚。“我们买了房、买了车,儿子也快上幼儿园了,又要开始新一轮奋斗了。”石芸笑笑说,如果在老家,她和陈宸绝对算是“超级晚婚族”。“今年过年我们开车回他老家,才发觉以前的发小,不少人孩子都快上初中了。”
对于自己到了30岁才真正地成家立业,陈宸很坦然,他觉得,作为一个新城市居民,能够通过双手奋斗在城市安家,已经算是不错了。“如果我当初也回老家,自然很多事情不用操心,早早结婚生子是必然的。可是在相对陌生的城市,一切得从头开始,得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之后,我才敢结婚。对于我来说,晚婚是很自然的事。”陈宸说,相比较一些北漂的同学们,他结婚还算早的,“很多在北京混的同学,现在压根不敢提‘结婚’,更别说‘生子’了。”
思考
结婚这么晚
爱情还在吗?
相比较上一代,现在的年轻人对于爱情和婚姻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也在婚姻之外,更注重自我的享受和追求。“结婚”这个选项对现在的单身族群来说,并不像父辈那般拥有号召力,网上有很多人在调侃现在的相亲结婚现象:听说大学里要是不谈恋爱的话,工作之后就只能等着相亲,然后看个电影,再吃个饭就结婚了……于是,“晚婚族”们不免被冠上“年纪到了,不得已结婚”的标签。有人问,结婚这么晚,爱情在哪里?
“年轻时,遇上对的人,觉得想跟对方在一起一辈子,于是便结婚了,这才是爱情的冲动。”1990年出生的女生小沈对爱情和婚姻充满了幻想,“我身边的同事都比我大,他们很多人就是相亲结婚,只是因为亲朋好友催,也到了结婚的点。”就像小沈理解的那样,很多人都感叹相亲遇到差不多的,也就凑合了。“工作太忙,每个周末还得抽空采访,我真想赶紧找个人嫁了。”于小姐从事传媒工作,今年29岁的她之前处了好几个相亲对象,都没成功,现在她有点着急了,“一个人过日子压力大,找个人分担才行。爱情这种东西,我也不指望在相亲中找,两个人能过到一块去就行。”
因为速食的晚婚,让很多人觉得爱情已经让步于合适,如果婚姻中没有爱情,那还叫婚姻吗?“那也不能这样说,‘结婚’就是两个心智成熟的人做出的爱情决定,只有在合适的时间遇到合适的人,才能让人有结婚的打算。”和男友相恋9年,正在筹备结婚的女生小秦说道,“当然像我们这样最令人羡慕,可更多的人是经历过好几段感情之后,心智才成熟,才觉得能负责任地走入婚姻。”小秦说,并不能简单地说“晚婚”就是因为时间到了,便没有爱情,只能说“在大家都准备好的情况下,可以结婚了。而早婚多半是由于爱情的冲动,两个人并不了解,因为冲动早早结婚,如果到头来因为不了解而离婚,不是对爱情伤害更大吗?”
专家观点
结婚:别“太挑”,也别“太凑合”
晚婚不仅仅是一种现象,而且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实。记者采访了解到,或许许多人晚婚是因为真爱难寻,但是这些因为寻找真爱而耽搁了时间的“剩男剩女”,在现实中并不能都找到合适的意中人。许多的人最后不得不因为种种压力而“凑合”结婚。南京高级婚姻分析师田园认为,婚姻切忌“太挑”,或“太凑合”,否则都可能给未来埋下隐患。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邱建新则认为,迟迟不结婚,有可能造成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家庭观念的淡薄
“左顾右盼”“凑合讲究”
可能给未来埋下隐患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南京高级婚姻分析师田园认为,如今的年轻人结婚越来越晚,不可避免地与双方对物质要求的提升有关。
“姑且不谈祖父母辈,就是相比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出生的父母辈,如今年轻人的自我要求和对伴侣的期望值,都有大大提高。不少小伙,因为觉得自己没有一定的事业基础,而迟迟不愿结婚;而一些女性,在没有‘看得见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因把握不准伴侣的未来发展,而不敢把‘事’定下来。”田园说。
拖来拖去,这就使得30岁,成为不少单身者的一道“坎”。“30岁以前,总想‘再挑挑’。”今年35岁的南京白领陆先生坦言,一过30岁,父母的催促,加上周围越来越多的人组建家庭,自己的结婚愿望也就变得越发强烈。”他苦笑着表示,早就“降低了标准”了,以前还谈“眼缘”和“感觉”,而如今的打算是,看到个年龄差不多、职业稳定、长得又“过得去”的女生,就赶紧把事儿办了。
相比于男性,女性及她们父母抱着“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生命”的慎重想法,具有更强烈的“不安全感”。在房价“扶摇直上”的现代社会,房产成为了一道“门槛”,将很多优秀的无房男士挡在了外面。等到被贴上了“大龄”标签,不少人这才开始反思当年的“左顾右盼”。顶不住亲友的压力,一些人便匆匆地“凑合”结了婚。
“慎重是应当的,压力也是正常的。但切忌‘太挑’,或‘太凑合’,这些都可能给未来埋下隐患。”田园援引最近被讨论很多的刘涛和李安妻子的例子,她认为,这两人的经历就像一面镜子,可以让年轻女性借鉴学习——为什么要结婚,什么叫“夫妻之道”,以及什么叫“女人的智慧”。
太晚结婚
可能造成家庭观念淡薄
“经济压力的增大、舆论压力的减小、性开放以及高等教育时代的来临等,都造成了晚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邱建新说,现代社会,大家普遍注重内在的提升,特别是学习时间的延长,尤其推后了结婚年纪,“虽然本科、研究生都允许结婚,但大多数人还是觉得应以学习为重。”
另外,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大、社会流动性的增加,让异性交流更加具有即时性、浅表性以及碎片化的特征,“这样的特征虽然带给异性更多交流机会,但是没有深度,再加上现代社会人对个性化的追求,因此不少人也就很难寻觅到理想中的结婚对象。”
婚姻是什么,和传统观念不一样的是,现代人对婚姻的法律性意识比较淡薄。也因为自以为拥有更多的机遇,导致很多人认为一旦结婚,选择成本提高,还不如不结婚,这样能满足自己更多的选择和需求。“现代社会的来临让婚姻变得更加多样化,让人们对爱情的体验更加个性化。”
至于晚婚对社会造成的影响,邱建新认为,最显而易见的就是生育年龄的推后,“过了最佳生育年龄后,会造成生育障碍。另外,对于现代人来说,没有结婚不代表没有感情经历,不代表没有性经历,而过多感情和性经历都会对人的身心造成伤害,比如流产。”
邱建新指出,过多的感情经历以及迟迟不结婚,还会造成对未来的不确定以及家庭观念的淡薄,“其实这也就或多或少的造成了现在社会上常见的闪婚、试婚、一夜情、包二奶等现象。”
数据对比
263倍?!
60后,80后,两代南京人结婚成本
一个天一个地
从1987至今,26年过去,虽然物价不断上涨,但结婚成本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超越了物价。现代快报记者随机采访了南京两个普通家庭,作为60后和80后的两个代表。结果发现,后者的结婚成本,约为前者的263倍,而其中房子一项,约占整个结婚成本的80%。
两代南京人的结婚成本对比表
卢锵,51岁,父母为普通职工,1987年结婚,育有一女,今年25岁 花费 孙濮,28岁,父母为中学老师;去年参加工作,刚刚买完房,正准备装修,打算今年7月结婚 花费
房子 婚后和父母一起住在父亲分的房子里 0元 在白下区购置了一套100平方米的二手房,1.8万/平方米 约180万
装修 母亲找熟人粉刷了一下墙面 0元 简单装修一下 争取控制在
20万以内
家电 买了一台电视机、一台电扇 约500元 电视机、洗衣机、冰箱、空调等大家电;加上电饭煲、微波炉、音响等小家电 争取控制在
5万以内
交通工具 自行车一辆 约50元 房子在地铁口附近,暂时不打算买车 0元
喜酒 在单位食堂举办,亲朋好友共3桌 2000元不到 30桌,加婚庆司仪 约8万
蜜月 去北京一周,住父母朋友家中,每天在外吃饭不超过20元 1000元左右 暂定马尔代夫7日游 约5万
恋爱 恋爱3年,基本没互相送过礼物,男方给女方买过一件外套,150元;吃饭男方付钱,平均每顿10元以下 不超过 9年恋爱,之前一直上学,没送过贵重物品;但女方为“吃货”,对饮食要求高 3万以上
花费 5000元
婚纱照 照相馆拍合影 不超过 照相1万,租婚纱8000元 1.8万
100元
金银首饰 男方家中祖传的一个玉镯 0元 钻戒2万,加上项链、手镯、耳坠一套 5万以上
合计 约8650元 约227.8万
■2005年南京人口平均初婚年龄为25.5岁
■2011年末,南京人的平均结婚年龄为29.8岁
■2012南京人的平均结婚年龄突破30岁大关,
达到30.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