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南京,人们的目光所聚,或宏大或温婉,说不尽的十朝都会、金陵王气、江南佳丽、人文映像,但很少有人把目光投向那些街头巷尾的普通人,那些与我们擦肩而过甚至熟视无睹的市井人物。但是现在,有个人把看来的、听来的,有关他们的故事,说给你听,汇成一本《金陵小巷人物志》,里面的人物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他们以自己的方式生存活人。在繁华与喧嚣之下,他们作为城市的另一面,传达着南京这个城市的精气神。难能可贵的是,这些人物全是真的,故事也是真的,在城南、在夫子庙、在安德门、在三条巷……都能看到他们。
“金陵上河图”描绘南京街巷众生相
关于南京,从来不缺叙事者。
早在六朝时期文风就很盛。到了唐宋,文人们纷纷来南京,李白、刘禹锡、许浑、王安石这些人都写过金陵怀古。到了清代,曹雪芹、孔尚任写王朝背影、家族命运、江南佳丽、香艳轶事,眼光放得低点的吴敬梓,也还是写的读书人。当代叶兆言写南京城的气质性情、精神底蕴,侧重是从人文历史的角度。在这些或宏大或迤逦的叙述中,南京成了一个沧桑厚重又复杂的意象。
很少有人把目光投向南京街头巷尾的普通人,那些所谓的“草根”。这些人没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我们天天都会遇见他们,接触他们,甚至,一天都离不开他们。
你下楼买个早点,吃碗面条,出门买份报纸,卖个废品,打个车,你走在马路上,你到菜市场逛逛,你路过小餐馆、修鞋的小推车、配钥匙的小摊,你碰到小区的保安,遛鸟的老张,看厕所的老王,开小旅馆的老板娘……你可能会跟他们点点头打个招呼,更可能扫都不扫他们一眼。因为,你太忙。这个城市的人都很忙。
但是现在,有个人把看来的、听来的,有关他们的故事,说给你听,汇成这本《金陵小巷人物志》。
在书里,这些平常我们熟视无睹的市井人物,一个个地灵动起来,跃然纸上。鱼贩子老丁“死鱼变活鱼”的手上功夫、病秧子杨昆仑生喝黄鳝血的绝技、六合老徐家牛肉面的宽汤猛火、认死理的“派出所首席开锁师傅”大金、夫子庙“文字代劳”的坤哥、面人刘……从这些草根人物近三十年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中,看到了这个复杂动荡的大时代的面容,俨然一幅“金陵上河图”。 着眼小人物,描绘众生相,填补了南京叙事史上的一个空白。
看了这本书,你会惊叹作者对这些三教九流贩夫走卒的熟悉程度,你会去猜测作者的职业和经历,于是翻开作者简介,却只看到寥寥几句:“谷以成,做过报纸杂志专栏写手,当过电视台嘉宾主持,出个两本出版物。”
谷以成是谁?不少人南京人还记得江苏卫视以前热播的《迷情追击·探案俱乐部》,节目中那个机智幽默的“波罗探长”就是谷以成扮演的。
其实谷以成的经历很丰富。生于1950年代,干过工人,当过教师,做过检察官,现在六合区工作。
不过,谷以成反感拿自己所谓的身份说事,就像从作者简介里只能得出他是个“自由职业者”的结论。“我不喜欢利用身份来设计反差、制造效应。”
这本书,无关宏大,无关政治和身份,纯粹是一份私人表达,是件“业余的事情”。
“我观察他们几十年了,工作之余做了很多笔记,一个人、一个细节、一句精彩的话我都会记下来。比如六合那个开面馆的,从做学徒开始,天天揉面,揉到手外撇,如果不深入了解,真不了解这些特征,于是我开始留心这一类人,探究他们的生活、喜怒哀乐、对世道的看法。经常会有生动的影像在我头脑中活动,他们好像要跟我说点什么。我就把这些听到的、认识的,写下来,放那儿。”谷以成说。
“小人物身上其实也有我的影子”
虽然写作内容和写作本身都无关身份,但人们还是不禁要问:一个官员为什么会对“草根”这么有兴趣?
一定程度上跟自身经历有关。“小人物身上其实也有我自己的影子。”
上世纪70年代末,高中毕业后,谷以成在高楼门一家拉丝厂工作,考大学也是为了改变命运。后来厂子经过兼并、拓路,几下折腾,竟然没了,以前的工友们也都下了岗。书中不少人物有着当年工友的影子。
“这些人为改革买了单,有的人很少钱买断了工龄,一夜之间没了保障。他们付出了很大的牺牲。最近国务院在搞收入分配改革方案,很艰难,这背后说到底不是经济问题,是权利的不平等,这个群体很庞大,却没什么话语权。还有很多外来务工者,离开他们,我们这个城市几乎无法运转,他们为这个城市付出了很多,但这个城市是不是给了他们应得的、恰如其分的权益和待遇呢?”谷以成说。
著名作家周梅森说谷以成是个有“悲悯情怀和平民情结”的人,但这种情怀和情结不是居高临下的审视和同情。
书里的这些人物,他都很熟,有的还成了朋友。聊聊天,下下棋,夏天的时候也会和那些赤膊短打的街坊在路边烧烤摊上吹上两瓶啤酒,自自然然,随随便便,不是那种故意放下身段,作秀造势,假装亲热。
“他们看得出你是不是刻意。他们不会说你,也不会戳穿你,只是懒得理你,就像有些层次的人也懒得理他们一样。这些人看人的眼光准得很。”谷以成说。
在谷以成看来,民间高人多得很,你无法去俯视。“他们对谋生对象研究到精微的程度是难以想象的。就像鞋匠,什么人磨前掌,什么人磨后掌,研究到那个程度,所以他说,我是个修鞋的,我看人走路还是准的。”
关注草根,因为城市真正的主体就是他们。“这些人很了不起,以自己的方式抵御生活的风险,找出一条生存的路子。而且他们相信,你如果好好去干,生活会给你回报,从来没有好高骛远,没有走捷径、抄近道的想法。他们的理想都很切近,比如我家门口那个餐馆老板就想两件事,一是回家盖房子,村里路两边的人家都盖了,我不盖不行,还要盖高点,还有一条是小孩一定要带出来读书。这些人没权没势,但自有他们的追求和快乐,自有他们跟世界沟通的一种方式,却也并不是唧唧歪歪怨天尤人,感到生活总是向上的,甚至是苦中作乐笑中带泪的。远比我们很多人坚强,为个什么事要死要活。”
事实上,谷以成本身就是个有点“草根精神”的人。在周梅森看来,这个人很有趣:经历丰富,兴趣广泛,喜欢表达,给报纸杂志开专栏,曾经给一本杂志连续写了上百篇评论。性格豪爽幽默,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步走路,大声说话,痛快淋漓,不避粗俗,有他在场,笑点便很多,气氛轻松欢快,“我和我的小说关注政坛多年,翻来找去,官场中人,如这般有趣的实在不多”。
人物是真的,故事也是真的
如果把书中44个人物分分类,有自谋出路的下岗工人,有外来务工人员,有的是作者的“工友”,有的是老邻居街坊,有的是办案过程中得到的故事。
这些书中的人物是真的,故事也是真的。“这样的文字,用这种方式对这个时代的南京所做的记录,比虚构的文字,更有力量”,周梅森评价。
在浮华与喧嚣、焦虑与无奈之下,草根作为城市的另一面,让人们感觉更加真实、亲切。“无论是做事还是情感的表达,他们都不加以遮掩,保持着本真的模样。反过来看我们很多人,职场官场都在做、都在装,不知道自己在哪里,不知道要说什么,偶尔在网上说点什么,还是对着一个虚拟的对象,一回到现实就失去了本真。一个社会如果不能自由自在本真地表达,那还有什么乐趣可言。都市人说累啊,爱攀比、争权夺利、斤斤计较、为丁点小事争得面红耳赤。这些人却没有什么太复杂的。”谷以成说。
草根们不慌不忙,踏踏实实,就像大萝卜,硕大实心、甘甜微辣,传达着南京的精气神。“他们坚信‘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朴素道理,他们恪守着我们有些人认为过时的道德和价值观,这些现代社会渐渐流失的东西,在这些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中流传着、坚守着,并且还在影响着我们。”谷以成说。
因为人物和故事的平凡,谷以成的讲述也是朴素平直。大多是小巷里的日常口语,还有许多鲜活生动的俚语俗语,“打狗不离粪池子”“做过的买卖,睡过的夫妻,还带反悔啊!”“你不要跟我栀子花茉莉花,花什么东西啊!”这些语言都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知道谷以成出书,身边的朋友同事都挺惊讶,第一反应是,出书啦,第二是看了,写得很有意思,想起家门口的谁谁。文化界的朋友也讲了不少好话,说对普通人的描写淋漓尽致,有点汪曾祺的味道。谷以成听了还是很满足的。
“我喜欢摄影,这对我观察场景,在瞬间把握人物特点很有帮助,摄影的基本原则是做减法,化繁为简,突出主体,我在写作的时候每篇都不是很长,都没有宕开去写,有的朋友说如果每一篇展开了写,都是有趣的故事,我说不能展开,我希望掩卷之后还有回味。”谷以成说。
关于“官员写作”
近些年来,官员写作现象颇受关注,但以质疑居多。“很多人对官员写作反感,猜测是不是利用职权或者捉刀代笔什么的。按说,不管什么人,写作本身就是基于对生活的观察、想象、记录、体会,作一些对社会有用的表达,不应该是什么人可以做,什么人不可以做,什么人适合做,什么人不适合做。写作不应该成为某类人的禁忌,不要刻意去贴上什么‘官员写作’的标签。能写、写得出来总归是件好事。”谷以成说。
关于“官场小说”
现今书市上,“官场小说”几乎成了一个单独的门类,按理说,谷以成应该不乏这方面的素材,但他对此并不感冒。“很多拿猎奇的事件做噱头,贩卖所谓的官场厚黑学,传递的正能量比较少,其实国家机器运作有一定之规,比如司法架构本身就很精巧,基本上大家都能守住底线,有很多道程序来保证最大限度地接近公正,一个人很难一手遮天。我写作的兴趣点不在这个方面,普通人可能更真实。”谷以成说。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