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0版:将军秘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2月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王岩:我军炮兵部队最早的成员之一
  1949年12月,王岩带队在车站欢迎战友凯旋
  1981年王岩回到阔别30年的南泥湾
  1949年王岩与妻子刘琪的订婚合影
  1955年,王岩(二排右二)与战友在燕子矶合影
  王岩与夫人及孩子们在一起

  王岩(1919—2000):河南省温县人,1938年入伍,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革命战争年代,先后在陕北公学、太行抗大一分校、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工作。历任陕甘宁边区总部炮兵团教导二连排长,延安炮校第五队副队长,辽宁省清源县第三区政委,军委炮校山炮大队副大队长,东北总司令部炮兵调整处、东北炮兵司令部作教科、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作教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炮兵第二师二十八团团长。参加了抗美援朝。回国后,历任东北军区第五炮校训练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炮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南京军区炮兵司令部副参谋长,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兰州军区炮兵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上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大校军衔。2000年9月10日因病在南京逝世,安葬于雨花台功德园。

  1937年9月下旬的一天,毛泽东在延安枣园的窑洞里收到一份战报,通报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附近成功伏击日军的消息,战报指出,本次平型关大捷,343旅的迫击炮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毛泽东感叹:“真正是没有炮兵就没有胜利呀!我们必须组建自己的炮兵团。”几天后,中央军委下达了组建八路军总部炮兵团的命令,1938年1月28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临汾成立。而我们今天的故事主角——王岩,正是从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走出的,我军炮兵部队最早的成员之一。 现代快报记者 郑文静

  投身“一二·九”运动,奔赴革命圣地延安

  王岩,1919年12月出生在河南省温县赵堡镇黄河岸边的一户贫苦人家。家里有九个孩子,他排行老八。小小年纪的王岩悄悄许下一个心愿, 想去上学认字。

  可是,那时候黄河岸边的人家经常遭遇涝灾,生活困苦,小王岩知道自己的心愿几乎不可能实现。难过的时候,他就躲到黄河岸边哭,心里想着,实在不行就离家出走,去外面闯荡赚钱回来念书。四哥知道了他的心事,对父母说:“这孩子自小聪明,让他去上学吧,我来供。”就这样,在哥哥的支持下,王岩踏上了艰苦的求学之路,每天走几十里路去上学,干粮只有家里做的几块烧饼,但他甘之如饴,全心全意扑在了学习上。

  因为成绩优异,王岩被河南省立开封中学录取,离开黄河岸边,开始了另一段求学之路。其间,他不仅刻苦学习知识,还追求进步,积极阅读各类进步书刊,初步接触了马克思列宁主义。1935年,他怀着满腔的爱国热情,积极投入到震惊中外的“一二·九”学生运动中去,和开封市一万多名学生一起,冒着严寒在开封火车站卧轨,要乘火车到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请愿,要求政府抗击日寇收复东北。

  1938年,高中毕业的王岩决心投笔从戎,奔赴革命圣地延安。他参加了八路军,并先后进入陕北公学和太行抗大一分校学习。

  加入八路军第一支炮兵部队,参加了百团大战

  1937年10月,八路军总部决定,以总部山炮连为基础,加上一二九师从河中捞起的八门山炮,组建成八路军总部第一个炮兵团。

  1938年1月28日,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在山西省临汾市郊的刘村镇正式成立,原总部作战科科长武亭任团长。

  作为八路军历史上第一支炮兵部队,八路军总部炮兵团到底有多牛?

  我军战略导弹部队的先驱和组建人之一郭升允在1982年的时候,曾经用毛笔写下了一份52人的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教导营战友名单。在这份名单里,有曾任第二炮兵指挥学院第一任院长的武庚梅;有曾任中国第一支导弹部队——炮兵教导大队大队长的孙式性;还有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第一个机械化炮兵团的参谋长徐昭;当然,也有本文的主角王岩。这份名单,可以说是我军炮兵部队初建的创始人的历史记录。

  但在成立之初,我们的炮兵尚需磨练。

  成立数月后,1938年8月,八路军总部炮兵团配合一一五师在山西汾阳至离石公路附近歼灭日军,取得了炮兵团成立后的第一仗胜利。

  1940年8月至10月,部队又参加了百团大战。因为作战勇敢,王岩被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评为模范党员和特等青年模范。

  不久,八路军总部炮兵团返回延安,担负起保卫党中央、保卫陕甘宁边区的重任。王岩先后出任陕甘宁边区总部炮兵团教导二连排长、陕甘宁延安军事学院第二队区队长。

  1944年11月,中央军委决定将八路军总部炮兵团扩建并命名为“延安炮兵军校”。校址设在原炮兵团的驻地南泥湾。王岩先后担任延安炮校训练部秘书、第五队副队长。

  银元换炮弹,支援华北炮兵团

  1945年9月23日,根据军委命令,延安炮兵学校除第3队和第10队及勤务分队外,其余人员全部挺进东北。

  1948年11月,沈阳解放后,四野把炮兵司令部与炮兵纵队合并,成立第四野战军特种兵司令部,肖华担任特种兵司令部司令员,王岩担任特种兵司令部作战科长。

  虽说是成立了特种兵司令部,但当时我军的特种装备非常短缺,基本都是靠缴获得来的,自己不会造大炮和弹药,连卡车都很少有。特别是用来牵引重炮的美国捷木西大卡车被步兵拿去不少。王岩和司令员肖华商量,觉得这么下去不行。肖华向东北野战军总司令部提交了申请,总司令部一声令下,不管任何地方,只要炮兵发现此车有权扣留。

  光有车不行,大炮和弹药从哪来呢?我们自己也不会制造啊。炮兵们想出了一个法子,就是跟老百姓换。因为当年日本人战败撤退的时候,有很多炮弹来不及带走,就地掩埋起来了,老百姓知道在哪。于是,解放军就拿着银元去跟老百姓换炮弹,老百姓积极性很高,有时候不但能挖出炮弹,连完整的大炮也能挖出来。

  就这样,这些卡车、大炮、弹药,除了支援华北一个炮兵团的全部装备外,其余均用于扩编或充实四野的炮兵部队,并成立了两个地炮指挥所,之后大军参加辽沈、平津战役。王岩制定的作战计划,让炮兵在天津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朝鲜战场上,被炮弹炸到桥下昏迷

  新中国成立后,王岩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炮兵第二师二十八团团长。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同年10月王岩随炮二师开赴朝鲜前线。当时,机械化炮兵团中国就两个,二十八团正是其中之一。

  朝鲜战场非常冷,由于不熟悉地形,王岩经常会和战友们一起出门探路以便制定作战计划。有一次,侦察途中他被美国人的飞机发现。那架飞机跟着王岩的吉普车肆无忌惮地轰炸,当王岩的吉普车开上一座桥的时候,一枚炮弹正好落下,将车炸飞到了桥下。

  志愿军首长得知这一情况后发出了“活要见人,死要见尸”的指示,立刻派出一个班的人回头寻找。结果终于在桥下的冰雪中找到已经昏迷数小时的王岩。他摔到了一块大石头上,腰部受伤严重。

  九死一生的经历没有让王岩退缩,他更加积极地投入了战斗,在铁原大光里和春川内坪里等战斗中,王岩所在的炮兵部队,给予了敌人沉重的打击,为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20多年后,王岩还作为曾经参加朝鲜战争的人员,随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友好团访问了朝鲜,受到朝鲜人民的热情欢迎和金日成主席的接见。

  从抗美援朝战场回国的王岩,历任东北军区第五炮校训练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炮校副校长兼训练部部长等职。1960年,他来到南京,担任南京军区炮兵副参谋长、南京军区炮兵副司令员。1979年3月,调任兰州军区任炮兵司令员。2000年9月10日因病在南京逝世。

  ■子女眼中的父亲

  王岩与妻子刘琪有5个孩子,大女儿生在松花江边,取名松江,第二个孩子生在鸭绿江边,取名绿江,后面的三个孩子取名岚江、陵江和龙江。在孩子们的记忆里,爸爸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很清晰。

  “爸爸很爱我们,但同时对我们的要求也很严格。”大女儿王松江说,“记得刚来南京时,我们家就住在长江路的炮兵大院里(现1912街区)。那时候,大院里的孩子大都去卫岗的部队子弟学校念书,那边环境比较好。但爸爸说,我们家的孩子自己走路上学就可以了,所以我和弟弟妹妹们基本都是在大行宫小学和长江路小学念的书。”

  1979年父亲调任兰州炮兵的那一天,王松江也记得很清楚。“我说您年纪这么大了,那边条件太艰苦,别去了吧。爸爸摇头,说军令如山倒,24小时内他必须出发。后来爸爸去了兰州,事迹还被解放军报多次报道。”

  排行老四的陵江则记得更多有趣的细节,比如,父亲长得很帅气,退休后有一位八一厂的导演看中了父亲,三顾茅庐,要请他出演自己影片中的一位国民党将领。“但爸爸坚决不肯,他哈哈地乐,说怎么能演自己的手下败将呢。” 陵江笑着说:“爸爸有一个书橱,里面都是他喜欢的小玩意。我结婚时,他打开书橱,说里面的东西随我挑。我挑了一对他常用的保温杯,还有四块写着‘延安精神’的手帕。”

  在五个孩子的回忆里,父亲的晚年,一直没有离开过病痛的折磨,但他一直很坚强。80岁那年,他给自己写了一副对联,暗含了五个孩子的名字,也是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上无根下无线漂泊四海光荣立业,东西征南北战长寿五江子孙满堂。”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苏ICP备10080896号-6 广告热线:96060 版权申明 本网法律顾问:江苏曹骏律师事务所曹骏律师

版权所有 江苏现代快报传媒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16 xdkb.net corpe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