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柒纵深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现代快报网
被霾没的25天
  杨晓忠在工地巡查
  现代快报记者 马晶晶 摄
  江俊
  现代快报记者 施向辉 摄
2

3

  林勇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从紫峰大厦72楼观光层上看南京城,一片雾茫茫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远处的高楼朦朦胧胧,水中的倒影也朦朦胧胧
  现代快报记者 顾炜 摄
  雾霾天,还有市民在玄武湖晨练跳舞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雾霾天,长干门城门若隐若现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电视塔没顶了
  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任何人都跑不掉被“霾没”。

  在南京市环保局1月份的挂历上,标着25个醒目的红圈,代表着南京人刚刚经历的25个污染天,也代表着市政府和民众对抗雾霾天的战争打了整整25天。

  这灰头土脸的25天,老百姓们叹气皱眉、怨声连天,而那些每天和废气、雾霾、扬尘打交道的人们,更是绷紧了弦。抗击雾霾,24小时待命,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与此同时,南京在雾霾中下决心推动一系列“空气立法”——1月份,南京出台了区县园区扬尘污染防治考评办法,这个南京史上最严的“治霾”措施,核心内容直指“控煤”;启动了首个《南京市大气污染预警与应急处置工作方案》;实施十项举措,防控扬尘污染。这些措施让南京市民看到了市委市政府治理空气污染的决心。

  事实上,在人多车多的大城市,在越来越严格的标准面前,环保的战争不会结束。这场战役,还得继续。

  Part

  环保人

  1

  一边看数据

  一边揪心

  南京市环境监察中心站自动监测室副主任、工程师

  陆晓波 32岁

  南京的雾霾天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平常人可能不清楚,陆晓波却脱口而出,“1月5日”。

  作为南京市环境监察中心站自动监测室的工程师,陆晓波掌握着南京空气质量的第一手信息。

  1月5日,他眼见着空气质量指数过了百——从良好变成了轻度污染;6日,又变成了中度;7日变成了重度污染。从那天起,陆晓波和几个同事绷紧了神经。

  从事这份工作已经有7年,但每次看着显示空气质量指数的线性图慢慢“爬高”,陆晓波还是觉得揪心。

  南京城区,一共有9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每天早上一睁眼,陆晓波就要跟进这9个地方测得的数据。近一个月来,监测室的气氛更是紧张——他们必须时时盯着电脑,查看各个监测点、各项污染物的浓度值,对变化趋势、特征和原因做研究判断,分析污染成因……每次分析至少得一个小时,这也是压力最大的环节,“就像是给病人做诊断,所有因素都得考虑进去。”

  中午前后,和气象部门进行空气预警的会商,将会商结果通过微博发布、同时报告给环保局,由他们通知相关职能单位。这几天,频率最高的时候,陆晓波他们每一小时就得发一次预警短信给环保局。

  尽管每天拿到的,都是第一手数据,可面对雾蒙蒙的天,陆晓波也无可奈何,他什么都做不了,只能挨个打个电话给家人朋友,“最近别晨练了”“最好戴个口罩出门”……

  天天查扬尘

  跑遍南京

  1月初以来,环保局上下几乎没人睡过踏实觉。

  “白天无所谓,晚上加班加点的,这个月没一个周末陪老婆孩子……”雾霾天一来,杨晓忠的工作量几乎翻了番。

  9点前出发,去各个工地巡查。“道路、工地扬尘怎么查?”杨晓忠笑笑,“这个可没设备,眼睛看呗。站在工地里,一辆大卡车开过,眼前全灰了。没下雨还好,灰没到鞋一半;下了雨,全是水塘和烂泥。”因为雾霾,查工地查得更紧了,杨晓忠每天晚上还得加班,从晚上10点,查到次日凌晨一两点才能回家,“每天都得洗头,如果拿盆洗,上面漂着一层灰。”

  最近两天,杨晓忠几乎没有出门。每天从早到晚地写文案,基本都是和管控扬尘有关。中午和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对接信息,然后立即将情况向上级通报,以判断采取哪些应对措施、通知哪些职能单位。

  “我觉得我们只是各个大步骤中的小小一环,我们是小兵。”尽管睡眠不足、精神紧绷,杨晓忠依旧觉得,“没什么是不该的。”因为在他们压力最大的时刻,哪怕凌晨3点,上到局长、支队队长,下到一般工作人员,大家都在忙碌着。

  天天吸尾气

  患上鼻炎

  南京机动车排污监管中心监管一科科长

  江俊 27岁

  从1月26日空气进入到橙色预警以来,南京机动车排污监管中心的20多位工作人员就进入到应急状态。要问他们都是具体管什么的,江俊的回答是:“和机动车尾气做 ‘斗争’。越污染,就越要往外跑。”

  江俊是“85后”,大学里学的是汽车专业,毕业之后就干上了和尾气打交道的工作。“工作以后经常觉得鼻子难受,到医院看医生,医生说是慢性鼻炎,职业病。”

  路面上空气污染的严重程度,他们的感觉最明显,“一天下来,手上、脸上全是黑油,肥皂沫都是黑色的,都要洗上两三遍,才能干净。”而自从1月份空气质量污染后,监管中心就取消周末休息了,日常巡查也由半天改为全天。

  监管中心袁主任是个女领导,女性特有的心细,让她萌生为这些成天在外面跑的小伙子买些“猪嘴口罩”作为防护的想法。哪知道一提出,遭到了小伙子们的反对。“我们哪好意思执法的时候戴这种口罩呢,市民们会认为我们环保人娇气的。”袁主任也很心疼这些小伙子,可她也坦言,“这一行干久了,都有些‘麻木’了,大家习惯了尾气生活。”

  持续的雾霾天气,让见多识广的气象人也感到心惊。

  雾霾预警

  明显偏多

  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

  姜有山 43岁

  连续多日“灰头土脸”的南京,让见识过各种天气情况的气象台的工作人员,也有些胆战心惊。

  1月25日凌晨4点左右,南京市气象台副台长姜有山刚入睡没多久,一旁的电话就响了,“台长,南京的雾又起来了,目前看还不小,是不是要发大雾橙色预警。”姜有山穿上衣服打开电脑,挨个查看气象平台的数据,十几分钟后,他做出决定:“发!”对姜有山来说,凌晨4点做出工作决定,在这段日子里并不少见。

  在刚刚过去的1月,南京市气象台共发布7个雾霾预警信号,每一个预警信号发布前,都要由姜有山做最终决定。所以,无论白天黑夜,他的手机从来不关机。

  “就是忙了点,其他没什么。”姜有山“轻描淡写”,但是他明显地感觉到,今年雾霾预警的发布比往年偏多。数据显示,除今年1月份外,近5年的1月份预警发布中,最多的是2008年,但也只发过3次大雾预警。

  在姜有山电脑收藏夹里,有查看南京的空气质量的网址,打开这个链接成了他每天的习惯。这段时间,姜有山告诉妻子,在家的时候少开窗户。但其实,这是他在雾霾多发的今年,做的与以往唯一不一样的举动。他和家人,甚至连口罩都没有戴,“没养成习惯。”姜有山笑笑,“看来防雾霾意识还有待提高。”

  人工增雨

  从抗旱到抗霾

  他们比普通人更能体会环境变化所带来的改变。

  别把我们

  霾在这冬天里

  NGO志愿者

  杨家黛 23岁

  青环志愿者服务中心的宣传总监杨家黛是个90后,也是个积极的环保志愿者。1月初,南京雾霾天刚开始那阵,她便敏感地觉得:这天空,怎么灰霾得连对街的人都看不清。“后来全国大面积爆发雾霾天气,才完全意识到这是个环境事件。”

  于是,早在媒体跟进之前,杨家黛他们早就如条件反射般地搜集起资料。“那些日子,我们都在各方寻找资料,了解雾霾天气产生的原因、程度、听取医生的建议。我还会去回想,哪些时间遭遇过类似的天气。”杨家黛感叹,大家都是生活在一个天空下,对于普通人而言,只能从自我保护做起。

  在“雾霾天”这个概念被民众普遍知道后,1月19日,杨家黛和志愿者们一起,走上街头,免费向行人发放PM2.5口罩,并宣传保护意识。“我们当时十多个人,都戴着口罩,举着宣传牌,还引来不少人围观。”当时,杨家黛他们主要把口罩赠送给了快递员、清洁工、骑车的人等长时间暴露在户外的人,“还向他们介绍,出门回家的话,要及时洗脸、漱口,鼻腔也要清理;多吃白色蔬菜。”

  至于杨家黛自己,这些劝诫别人的话,她基本都做到了。“我们办公地点在七桥瓮湿地公园那,我也就住在附近。骑车上下班的同事都会戴口罩。我是出小区门吃个中饭,都会戴口罩的。”杨家黛是浙江台州人,感念家那边的碧海蓝天,她很心疼南京的灰蒙蒙的天空。

  从医30年

  最忙的一个月

  中大医院呼吸科主任

  林勇 50岁

  1月31日下午,中大医院19楼,呼吸科主任林勇和其他医生都在忙碌着,看片子、写病历……而窗外,灰蒙蒙的一片。

  截至下午4点,到呼吸科就诊的门诊病人已经达到111人,而平日,一天的门诊人数才只有100人左右,“雾霾天以来,最多的一天,门诊人数达到160人。”林勇说,住院病人也是天天都在增加,床位一直很紧张,夸张的时候,走道上甚至加了9张床。“病人太多了。”

  呼吸科就是晴雨表,天冷,空气质量下降,都会造成病人的增加,“就像这雾霾,倒不是说你呼吸了几天这样的空气就会生病,但是老年人,或者是本来就有呼吸系统疾病的人,会诱发旧病复发,哮喘、慢阻肺病人都会加重。”

  坐在19楼的办公室里,林勇一从落地窗望出去,就是满眼的灰色,而这样的灰色,他已经看了将近一个月,“揪心。这几乎是我从医30年,最厉害的一次空气污染。”

  林勇让家人多喝水,这样可以把一些有害物质代谢出来。“口罩什么的挡挡灰还行,但是作用不好说,还是减少外出吧,在家也可以用加湿器把空气‘洗一洗’。”

  谁都跑不掉

  被“霾没”

  南京大学大气系教授

  刘洪年 44岁

  “雾霾对我的影响,大概就是天天都能接到媒体的电话吧。”南京大学大气系教授刘洪年笑说,几乎每天都能接到不同媒体的采访,全是围绕雾霾天的,不过除了这个,他的生活倒是没被雾霾天改变多少。

  刘洪年任研究生导师,“课程还是不变,至于科研的课题,去年就开始研究长三角灰霾天,还是照进度在进行。”刘洪年说,出行,更是没法改变,该开会开会,该去上课还是要去上课。

  出门时,刘洪年不会戴口罩,“一是因为开车,二是我觉得普通口罩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三也是因为戴着不习惯。”

  刘洪年认为,非典的危害远比雾霾大,“灰霾确实有危害,但需要一段时间积累,才会知道对人体到底能造成怎样的危害,但非典来势凶猛,且危及生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