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新市井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3年1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3 上一篇 >>都市圈圈网
你知道吗,南京最早的灯市在笪桥

  快过年了,老城南又热闹起来。夫子庙沿线,到处可以看到花灯。不过,你知道最早的灯市在哪儿吗?昨天网友“@cn老代” 说,南京最早的灯市不在夫子庙,而是在笪桥。这勾起了很多老南京人的回忆。

  明清时期,笪桥灯市很热闹

  笪桥在哪?南京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王露明说,其实离甘家大院不远,位于建邺路与评事街交界处。“秦淮花灯源于宋元,盛于明清,是我国最著名的灯市之一,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明代唐伯虎有诗记录了当时灯会的盛况:‘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而明清时期,南京的花灯市场就在笪桥一带。

  清代甘熙写的《白下琐言》中说,“笪桥灯市由来已久,正月初鱼龙杂沓,有银花火树之观,然皆剪纸为之。若彩帛灯,则在评事街迤南一带。五光十色,尤为冠绝。”当年笪桥南头是一片空地,每到正月元宵节,人们就来这里玩龙灯、买花灯,人声喧闹,形成古城早期的灯市。

  南京的花灯,要过了正月十八才落,这和朱元璋有关。大明洪武五年,即1372年,朱元璋下诏在秦淮河燃放水灯万盏,祭奠在战争中阵亡的将士,并将传统3天的灯节延长为10天,于是有了正月初八上灯节、正月十五元宵节、正月十八落灯节的节俗。

  民国,花灯市场迁到夫子庙

  “一直到民国时期,南京的花灯市场才转移到夫子庙。”王露明说,民国初期,由于战乱和笪桥灯彩市场的萧条,很多扎灯艺人就把灯挑到夫子庙来卖,因为当时的夫子庙相对来说市场的氛围要好一些。渐渐,夫子庙就演变成南京花灯市场的集散地。

  王露明说,他小时候,每年过年都要到夫子庙去逛花灯。“那时候,夫子庙的小巷子里,到处都是花灯。”花样也很多,有莲花灯、飞机灯、兔子灯……“记得我小时候,花灯几毛或者一两块钱一个,都是纯手工的。孩子们闹着要,家长咬咬牙也是要买的。”

  现代快报记者 胡玉梅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