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5版:最新探索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2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都市圈圈网
民国时,
南京人怎样过元旦
  民国时期的南京国民政府,即今南京人俗称的“总统府”
  今天的东南大学即民国中央大学旧址
  民国时期的中央大学 资料图片
  1930年元旦的《中央日报》刊文,称国府元旦举行授勋仪式
  民国时期的励志社 资料图片
  中山东路的励志社旧址

  元旦佳节,大家准备怎么过?是出去旅游,还是去贴满了打折标志的商场里血拼;是去超市买菜回家做大餐,还是躺在温暖的被窝里三天不出门;还是说你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这三天应该怎么过?那就看看民国时期的南京人怎么过元旦吧,说不定会给你的元旦计划增加一点灵感。

  现代快报记者 郑文静 本版图片除署名外均为现代快报记者 赵杰 摄

  政界——

  关键词:总统府、中山陵、励志社、加班

  7天长假刚开始,就被老板催去加班

  “元旦”最早来到中国,是从官方开始自上而下推行的,所以最早享受到元旦假期的,自然也是官方。

  1914年1月3日《申报》刊登了一篇名为《腊尾年头之南京态度》的文章,里面就提到了南京政界人士的元旦假期,“省公署停止办公3天,未了事情都在31日办完。各司人员31日下午6时下班,1月4日正常上班。”

  到了1921年,南京军政界和各机关单位的元旦假期已经延长成了7天,从12月28日放到1月3日。虽然放假,但元旦当天,省里的大小官员,无论是文职还是武职都必须穿正装,聚集在军署大堂行团拜礼。所谓团拜礼并不复杂,就是先向国旗三鞠躬,再向军民两长二鞠躬,最后文武官员分东西序列互相鞠一躬。礼成之后,官员们合影、聚餐,还要接待外宾,忙到晚上才各回各家,开始享受假期。

  7天长假最怕碰到什么事?当然是被老板叫回去干活!可惜,1921年的政界人士们就遇上了这事。刚放假,就得知4日要临时召开会议,一个个全被催回了南京。

  蒋介石开茶话会,请官员看电影

  等到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元旦的礼节才开始庄重复杂起来。以1930年元旦为例,当天在总统府要举行三大典礼——接待外宾、职员团拜、授予勋章。具体程序如下:1.全体肃立;2.奏乐;3.唱党歌;4.向党旗及总理遗像三鞠躬;5.主席恭读总理遗嘱;6.行庆祝礼;7.演说;8.奏乐;9.礼成;10.授勋章。当天的仪式上,授予阎锡山一等宝鼎章;授予张学良青天白日章及一等宝鼎章;授予何应钦、朱培德、杨树庄一等宝鼎章。另有数十人分别获得二等、三等和四等宝鼎章。

  因为元旦同时也是民国开国纪念日,所以当天除了总统府的典礼,还会有其他官方活动。其中,最重要的当属中山陵谒陵仪式。蒋介石会在上午带领大小官员前往中山陵,行礼、发表讲话、举行庆典。

  下午,则是比较轻松的。1930年元旦下午,蒋介石就邀请了官员们去励志社开茶话会。茶话会上还播放了电影新片《世界大战争》。蒋介石认为这部片子是实地取景,与平常的战争电影不一样,有助于军事知识的积累,所以特意让励志社租来的。

  商家——

  关键词:夫子庙、大行宫、土街口

  电影票涨价、大白菜贱卖、银行搬家,各念各的生意经

  “元旦”刚开始推行的时候,民众们不熟悉,商家也很冷淡。“南京的商界还保持着旧历的习惯,对阳历新年并无点缀,结账收账也均以旧年年底为止,连日雨雪连绵,生意非常清淡。”(1921年1月3日《申报》)

  后来,民众逐渐接受了元旦,元旦假期的南京街头也开始热闹起来。“元旦假期的电影票价格虽然涨到了六元、十元、十五元,但生意反而因为元旦假期而更加热闹;冷落了很久的马车业也突然忙了,新街口到玄武门和三山街,大行宫到夫子庙,是最热闹的线路;许多人结伴进照相馆,可惜因为经常停电,客人扫兴,老板也大呼时运不济……”(1949年1月1日《中央日报》)

  聪明的商家怎么会放过商机呢?他们开始在元旦当天的报纸上投放广告。

  有的商家很直接,在报纸上喊“大减价”。比如,1934年元旦的《中央日报》,就刊登了《大白菜元旦大贱卖》的消息,待售的大白菜总量达1万斤,1元大洋可买35斤,销售地址为“中正街小火车站迤北细柳巷奉直会馆”(今白下区常府街附近),署名为“真善美农林公司”。

  有的商家很文雅,在报纸上说“恭贺新禧”。

  还有一些单位会选择在元旦假期刊登重要启事,比如,1936年1月2日《中央日报》就刊登了“南京江苏银行迁移土街口(今洪武路、中山东路路口)新屋通告”。

  学校——

  关键词:游艺会、歌咏会、足球比赛

  中大游艺会节目超赞,三千人挤进校

  从有元旦开始,学校基本上和政界人士一样,会放假三天。

  放假这种事,都是一开始兴奋,后来在家呆久了就会觉得无聊。怎样将元旦过得精彩?南京的学校通常都会争着开游艺会,大学、中学、小学、公立学校、私立学校都在办。其中,1935年中央大学举办的游艺会最为精彩,连《中央日报》都刊登了当天的节目单:“1.管弦乐(国府弦乐队);2.口琴合奏(中大口琴队);3.歌舞(中大实校);4.粤乐(中大同学);5.单人舞(该校教授);6.垫上运动(该校同学);7.踢踏舞(该校女同学);8.国术(该校国术队)……”真是丰富多彩,引来三千人挤破头观看。

  当年的热门地点还有江苏省立民众教育馆(简称民教馆)——那里有南京市各私立中小学音乐教员出演的歌咏会。

  体育运动也不可或缺。好动的学生们才不会管放不放假,何况,放假大家反而更有时间。于是,闲得慌的京华足球队就在元旦当天向中央大学和金陵大学的足球队发出了挑战,挑战地点定在了励志社。京华足球队表示,如果两个队伍应战,那么元旦下午两点就在励志社见。

  民众——

  关键词:春联、结婚、提灯大会、防盗

  娱乐场所半价,小偷最爱元旦伸手

  元旦刚推行的时候,很受重视,至少在官方那里,跟春节是一个待遇。1月1日会被叫做“初一”,还跟春节一样要贴春联。1930年1月1日的《中央日报》就刊登了消息,表示国民党中央党部印了八千份春联分发给民众悬挂。

  大家可不要觉得这个是政府行为,跟老百姓没有一点关系。实际上,你仔细看看当天的报纸就会发现,在国民党中央党部的这个稿子里,还提到了一件事,“全市娱乐场所半价”!在元旦假期,这种消息可是绝对不能错过的!

  和如今的元旦一样,民国时期的南京,选择在元旦结婚的人也是超级多。

  而且那时候的习惯是订婚和结婚都会在报纸上刊登启事。比如南京的《中央日报》在元旦当天,就经常会有一两个版专门用来刊登结婚启事,版面最上面写上“元旦佳期同结良缘”八个大字,下面全是一条条的结婚启事。

  那元旦不结婚的民众们都干什么?可以去看提灯大会,这个活动基本上每年元旦都会举办,热闹非常。1937年元旦时,参加提灯大会游行队伍的人达到了十万之多。需要注意的是,去提灯大会玩的人一定要记得关好门窗。1931年提灯大会结束后,有一位28岁姓韩的年轻人看完灯回家后摸黑就睡了,却听见床下有声音,点灯一看,床下藏着一个人。那人见形迹败露,就揪着韩某揍了一顿。虽然最后警察来了,但大过节的,这事多闹心啊。

  不想在南京过元旦,想出去旅游的,可以乘坐1937年元旦当天开通的“首都特快车”,这个列车每天往返南京和上海一个来回,用时五小时四十分钟,沿途停靠镇江、常州、无锡、吴县四站。乘客需对号入座。票价与普通特快车一样,但半价票、免票优待奖券等不能使用。

  媒体——

  关键词:广播、报纸

  “临时收音机”上街,报纸增刊热卖

  广播是民国时期重要的媒体,蒋介石几乎每年元旦都会通过广播发表新年讲话。

  那要是广播媒体自己也想过节怎么办呢?1930年的中央广播无线电台就选择了休假,但他们还是安排了值班。那时候,收音机并不是人人都买得起的,所以中央广播无线电台就在民众教育馆(位于现在的公园路)、国货陈列馆(夫子庙一带)、南中实小(淮清桥)、东区实小(门帘桥)等处设置临时收音机。播放的节目有梨花大鼓、滑稽大鼓、清唱、提琴钢琴合奏、歌剧、京剧、昆曲等。

  而民国时期的报纸,大多会在元旦假期休刊1到3天。从1930年开始,《中央日报》还专辟元旦增刊,刊登各部门的年终总结、政府要员的讲话,还有文学大家的作品和普通读者的来稿。

  比如孙中山之子孙科的《新年的新希望》、铁道部的《一年来铁道行政之回顾与前瞻》、孔祥熙的《实业部过去工作之回顾》、张恨水的《太平天国的元旦》,还有普通民众写来的《新年的吃和赌》。

  这个元旦增刊年年有,直到1949年大战在即,也没有停止出版。反而在1949年,《中央日报》还改革出新,多出了《儿童周刊》,刊登孩子们的来稿,刊登新一年的日历,另外还图文并茂地教孩子们做五角星形状的新年蜡烛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