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3版:社评/精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2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都市圈圈网
能不能听“骂声”
实质是能不能提升执政能力

  观点提要:从来“好话”好听,骂声逆耳,骂声是各种声音里最考验听者胸襟、承受力的。特别是党政干部,敢不敢听骂声、能不能听得进骂声、会不会从骂声里得到有益信息,提升执政能力,是一道不能回避的考题。

  “网上的舆论,包括骂声我们都要听,更何况大家提的各种意见?”此话出自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11月30日,中央纪委召开反腐座谈会,会上的这句话此后被广为引用。

  这句话大热,说明两点:一、高层很重视网络声音,也注意到了网络上“骂声”的客观存在。这样的表态富有新意和开放性;二、民意希望党政干部能听得到“骂声”,也能听得进“骂声”。

  昨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议一致同意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要改进调查研究,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

  “多到困难和矛盾集中、群众意见多的地方去”,无疑涵盖了听网络舆论包括“骂声”的要旨。

  一、“骂声”也是一种民意。

  “骂声”也是一种民意,虽然更多的是批评之意。声音有多种,叫好声也好,骂声也好,“不骂不赞”的话也好,不管你喜欢不喜欢,它就在那里。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下,利益诉求复杂,各方声音交织,而任何一种声音的发出者都非常渴望“被听”,不希望声音沉没。

  作为声音的一种特别方式,“骂声”往往在激烈的表象下藏着最浓烈的愿望。“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老百姓开骂,很多情况下不是为骂而骂,而是借骂说事、借骂引起注意,最终是表达诉求,希望解决问题。那种认为有肉吃就该感恩、就不该骂娘的想法是大错特错了。所以各种声音都要听,骂声更要听。

  无疑,“骂声”往往是情绪化的产物,但骂声往往含有肺腑之言,“爱之深责之切”。骂不是目的,“恨铁不成钢”的背后正是民众浓浓的爱。对这类骂声尤其要善待。你越能听骂声,就越能赢得人心。

  二、“听骂声”是一种政治胸襟。

  我国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去年,汪洋在一次在线与网友交流时表示,他关注到网上有骂他的网友,也有挺他的网友。他说:“为什么领导可以发脾气,群众不能发脾气呢?为什么领导可以骂娘,群众不能骂娘?”

  从来“好话”好听,骂声逆耳,骂声是各种声音里最考验听者胸襟、承受力的。特别是党政干部,敢不敢听骂声、能不能听得进骂声、会不会从骂声里得到有益信息,提升执政能力,是一道不能回避的考题。然而,现实中,有些干部只喜欢听顺话、好话、奉承话,你要是敢批评他,便大发雷霆。有的干部,对网络舆论存有偏见,总认为网络上的批评言论是添乱。

  “听骂声”需要政治操守,需要宽阔的胸襟。很多情况下,骂声是带有主观偏见的,在这种情况下,党政干部尤其需要“包容的心”,千万不可恼羞成怒,更不可兴师问罪。

  然而,半月谈杂志曾报道:近年来,我国公民“因言获罪”的个案时有发生。这类案件往往因公民批评某个地方领导,而被批评的领导动用公权力报复所致。

  最近,大三女生小梁在微博上爆料湖南凤凰县学生营养午餐缩水内幕, 结果半夜被叫去“喝茶”(浙江在线)。这样的情形就令人惊讶。容不得批评、曝光,听不得质疑、建言,这种态度和做法不但背离民意,也偏离执政宗旨。

  三、听完“骂声”要有更大作为。

  昨日,南京市纪委监察局举行了“媒体开放日”活动,针对最近很火的“微博反腐”话题,南京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龙翔坦言,所有微博上反映的与南京有关的人和事的腐败问题,他都能第一时间看到,“只要情况属实,南京市纪委将坚决查处,绝不手软。”最近有群众爆料马群街道青马社区干部醉酒殴打宾馆服务员,南京市纪委通过微博看到后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违纪干部进行了严厉的处分。

  这起打人事件,在网上招来骂声不少。骂不可怕,漠视问题、迁怒骂者才可怕。南京市纪委从“听骂声”到闻“骂”而动,最后给老百姓一个满意的交代,在舆情事件的处置上得到加分。

  由此看来,“骂声”不仅仅是负面信息,它还蕴涵着民间的有益信息,其中不乏建设性意见,从“骂声”中开启政府和民众的意见互动,可以促进有关部门解决问题或推动工作进步,比压制批评要有益得多。

  昨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有文说: 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亮相半月有余,转变会风、改进政风、惩治不正之风,中南海发出的改革强音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启示在于,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直面各种矛盾,声音肯定复杂多元。吸纳各种意见包括批评,是必须具备的为政胸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