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2版:无锡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下一篇 4 >>都市圈圈网
高新区里的“联合国”:
3000洋市民聚居 长江北路
  各地美食汇聚东亚风情街,满足了各国人士的口味 本版摄影 现代快报记者 李雨泽
  马来西亚的两位外国朋友在社区学做丝绢花
  日本随“君”家属尾田贵香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

  无锡高新区是无锡市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高地,汇集了1500家高新外资企业,常住外籍人士达8000余人,是在全国享有盛誉的“日资高地”“韩资板块”和“欧美组团”。

  以旺庄路为界,南边的长江路上密布着高新区引进的数十家外资企业;北边就是长江北路,道路沿线的高端楼盘吸引了来自四五十个国家、近三千名外籍人士聚居。在区域国际化的背景下,国际化社区已初具雏形。

  他们在这里创业安家,感受着高新区的变化,享受着贴心的服务,异乡已成故乡。

  长江北路上

  洋市民们的社区生活

  在高新区,以旺庄路为界,南边的长江路上,高新区引进的外资项目博世、GE、索尼、松下、爱克发、阿斯利康等次第开花;北边就是长江北路,来自世界各地的外籍人士在此聚居。

  据统计,长江北路沿线的万科东郡、奕淳公寓、长江国际花园、长江国际雅园、万科金域缇香等高端楼盘,以完善的配套设施,优越的地域位置、良好的治安环境吸引了来自四五十个国家、近三千名外籍人士居住,其中日韩籍人士约占1/3。

  长江国际雅园是2009年底交付的新小区,地处高新区商贸核心区的长江北路上,也是高新区外籍人员居住较集中的小区之一,小区共有1600多户,其中500多名外国人来自日本、韩国、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丹麦、挪威、印度、荷兰、巴基斯坦等十几个国家。小区所属江溪街道的太湖花园社区,近几年一直致力于推进外籍人员融入当地社区,促进中外居民相互了解。

  尾田贵香是居住在雅园的一位随“君”家属,丈夫在村田电子工作。三年前刚来到无锡时,一句中文都不会讲,现在她已经会淘宝了,还能用拼音打字跟掌柜讨价还价,一些外贸货特别是中国出口日本的衣服、鞋子、宝宝用品她更喜欢在网上购买。期间回日本生了小孩,儿子4个月大的时候又跟着她回到无锡,贵香背着他一起上语言学校,现在15个月了,偶尔也能蹦出一两句中文。

  刚来无锡的时候住在市中心,觉得挺吵闹,而且空气也不太好,于是搬到高新区来。那时候高新区还没有日本超市,现在已经有了,在一些日资酒店里也可以购买到新鲜的食材。跟日本国内相比,这里的蔬菜、肉类、海鲜价格都很低廉。附近天蓬海鲜市场里的鲍鱼每斤才80元,这在日本要卖到两倍以上。在宽心园能买到放心的无公害蔬菜,或者通过“家庭在线”订购,这是一个同城即买即送的服务平台,不出门就能购遍全城。

  贵香的老家在北海道,公交车很少,没有私家车会很不方便,打车也很贵,在无锡高新区,公交系统很发达,打车也很便宜。要说有什么不适应的地方,那就是中国的大超市入口处都有栏杆,推着婴儿车出入不太方便,而且百货商店的儿童用品都安排在较高的楼层,爬上爬上有点累人。

  在高新区,贵香认识了很多日本朋友和中国朋友,大家经常聚在一起带小孩、BBQ。作为一名精明贤惠的家庭主妇,在无锡的这几年,她把周边附近大大小小餐馆都吃遍了,然后挑选出一到两家她认为最合算的餐馆,作为经常就餐的地方。有几次,有朋友请她吃饭,她居然能提供几家地处深巷小街的饭店来,价廉物美,连当地的无锡朋友都不知道有这样的饭店存在,让大家大跌眼镜。贵香喜欢吃火锅,喜欢四川菜,回锅肉、麻婆豆腐、老干妈酱都是她的最爱。

  “不想回日本了”,贵香说,高新区是个老地方,她愿意一辈子呆在中国,不过她说了不算,这要视丈夫的工作情况而定,再过两三年他们或许就要回日本。如今在日本企业,能够被派到中国来工作是美差。贵香说,丈夫在工作中十分敬业、严谨,“是不敢拿饭碗开玩笑的”。

  来自韩国的金秀熙,是贵香在雅园的邻居,2003年就跟随丈夫来到无锡高新区生活,一晃快十年,跟贵香相比,算是不折不扣的“原住民”。10年时间里,无锡高新区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让在高新区生活的韩国人越来越喜欢。

  金秀熙说,刚来到这里时,发现国家与国家之间文化的差异真的很大,生活中很多方面无法适应。加上身边的韩国人不多,语言不通的她时常感觉到无聊和孤单。后来,随着韩国企业在高新区的增加,小区中韩国人的身影逐渐增多,大家很快就打成一片,她的生活也开始变得热闹了。刚来高新区时,孩子正值上学的年龄,因为语言不通,孩子只能在丈夫公司组织的小学校里上学。2006年的时候,高新区的韩国人学校终于建成招生了。看着孩子们也能背着小书包拉着小手去上学,大家都很开心。

  在韩国每家每户都有做泡菜的习惯,泡菜也是韩国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东西。来到这里,金秀熙发现中国食谱中虽然没有泡菜,但中国菜种类繁多,口味鲜美。比如在韩国,牛肉是高价珍贵的食材,这里相对十分低廉,而且做法多样,如蚝油牛肉、水煮牛肉等都让她过足了牛肉瘾。中国菜虽然好吃,但他们时常也会怀念家乡的菜肴,前几年高新区的“东亚风情街”开业了,那里韩国餐馆的装潢和摆设,以及地道的韩国菜肴让他们仿佛回到了汉城。大家经常会去那里吃饭、聚会,很开心的。

  刚来高新区时,道路很窄,路上也有点坑坑洼洼,坐在车里会有颠簸感。如今,道路拓宽了不少,路边的绿化也越来越美,有时候会有身处韩国的感觉。“我们不懂中文,所以没办法在当地领到驾驶执照,平时有事出去我们会坐公交或者打的。现在这里的公交车比以前多了很多,车型也舒适,感觉很方便。值得一提的是,这里打的真的很便宜,我们韩国一般都是舍不得打的的,因为费用非常高。听说这里也要通地铁,我想这里的交通会变得更加便利。”

  “在无锡高新区生活的这些年,让我慢慢地习惯了中国的文化。虽然语言的障碍让我不能熟练地与当地人进行沟通,但是他们友好的态度让在异国他乡的我倍感亲切。渐渐地,我发现我真的爱上了她。这里已经成了我的第二故乡。真心希望无锡高新区能发展得更加漂亮。”金秀熙说。

  露琪亚的丈夫在张家港工作,但他们却把家安在无锡高新区,因为张家港没有国际学校。他们有两个孩子,女儿14岁,儿子9岁,在中国快两年了,会说点汉语。

  他们一家来自意大利南部的那不勒斯,无锡人跟意大利人有不少共同点,“开车一样,太快了,很疯狂,喜欢在道路两边摆摊卖东西,还有意大利很多城市也放鞭炮。”在无锡度过的第一个新年,他们出去听了一宿的鞭炮声,现在已经习以为常了,一到过节外面鞭炮震天响,他们就闷头在家睡觉。

  露琪亚的中文名叫白璐吉,“露琪亚”在意大利语中有“白色”的意思,所以就“姓白”了。她和丈夫都是中医的拥趸,“因为中药有很多很多年历史”。她曾因为痛经求助过中医,医生建议她用中药炖鸡肉吃,那个味道还是挺奇怪的,没能长期坚持,效果只能说有“一点点”。去年,她在一家美容院针灸减肥,居然减了十几斤,这让她兴奋不已,“不过我太喜欢吃了,现在体重又变回去了。”丈夫脊椎痛去拔火罐,效果倒是立竿见影。

  一家人都超爱无锡的美食,大闸蟹也非常鲜美,不过她不敢自己蒸,“那对眼睛看上去很可怜”,她向人求教螃蟹是“男”的好吃,还是“女”的好吃,当地的朋友告诉她,这得看季节,这又让她长了见识。

  在这里的好处是,有房子、有花园,而且不用自己付钱,在银行还能有点存款,而意大利的房子太贵了。不过,家乡的蓝天、新鲜的空气和拎开水龙头就能直接喝的水还是让她怀念。无锡的夏天太湿热了,这让她想念家乡的海风。

  这两年,高新区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了,今年又搬来了三户意大利人,这是他们最开心的事情。

  “社区外交官”MS.吴:

  这些年找我帮助的老外变少了

  在高新区的外籍太太圈中,吴艳恒是有名的“MS.吴”。2006年,她随在亚洲开发银行工作了18年后离任的先生举家回国,定居在长江国际花园小区。当时有四个地方可以落脚,一是北京、二是南京、三是苏州、四是无锡,最终他们选择了无锡,选择了高新区,因为这里更像个花园。

  长江国际花园是高新区最早的涉外小区,当时70%住的是外国人。因为在国外生活了近二十年,吴艳恒特别能理解外国人的观念和需求。入住不久,生性热情开朗的她便加入到社区志愿者的行列中,为社区和物业的建设管理提供建议和志愿服务。

  意大利人不能理解中国的露天停车位为什么比地下的贵,在国外露天车位风水日晒都是没人愿意要的,吴艳恒向他解释,这是因为中国人喜欢图方便。印度人为夏天青蛙叫困扰不堪,找到吴艳恒,她找来物业抽干池塘的水,半夜三更打着手电去逮青蛙,最后没办法,她告诉印度人,青蛙是益虫,不能伤害它。外国小孩喜欢在小区玩滑轮,中国人开车却不太注意避让行人,这让外籍太太们担忧,吴艳恒找来物业制作路牌、铺设减速带。看见小区路标倒了路板坏了,她会管;小区路灯不亮了,她会管;小区内放狗没有主人看管,她会管;卫生环境被破坏,她会管;小区内驾车太快、停车不规范她也会管。

  久而久之,外籍太太中都流传着“有什么事找MS.吴”,自行车丢了找“MS.吴”,门锁坏了找“MS.吴”,品味无锡旅游特色找“MS.吴”,买东西找“MS.吴”,孩子上学问题找“MS.吴”……几年前,小区一个南非人跟公司发生劳务纠纷,向吴艳恒求助。吴艳恒一家和社区一道帮他查找和审阅了相关资料,翻译文件,寻求法律咨询,提供建议,跑了多趟劳动局,还陪他去无锡市公证处办理公证手续,当现场翻译,不收取一分钱报酬,前后耗时两个多月,最终公司同意支付一年薪酬,解了燃眉之急。

  因为热心志愿者服务,吴艳恒在外籍人士中很有影响力。去年,无锡举办佛教论坛,需要20多个语种的翻译,其中不少是小语种,市里找到社区,社区又找到吴艳恒,她在短短几天内,找齐了所有语种的翻译志愿者。

  不过,志愿“社区外交官”吴艳恒有种感觉,这几年找她寻求帮助的老外变少了。“开始都是小孩上学的问题,现在信息多了,学校也多了,选校比较纠结。这两年调解的家庭矛盾比较多。”一些中国的先生娶的是国外的太太,先生对子女期望高,要求孩子读书好,太太则无所谓,但是先生又不太管,吴艳恒就会劝导,“如果你爱孩子就要爱这个家庭,有了矛盾要多和太太沟通,我会跟他们讲我的先生是怎么教育女儿的,说到最后,中国先生认为自己做得不够,有点惭愧。”

  “什么都在改变,信息多了,渠道多了,社保局、劳动局、公安局、公证处等政府部门提供的服务更健全,态度也好很多,就是医院还差点。”吴艳恒说。

  这些年,随着一些高档小区陆续建成,原先聚集在长江国际花园的外籍人士开始向外扩散,不过,MS.吴依然跟他们保持密切联系,“现在组织活动,叫100个人参加没问题的。”

  □现代快报记者 陈曦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