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是现代生活常见的运输工具,回家路上、上班途中,或者度假期间,人们经常能遇见、使用它。不知你是否注意过,进入电梯后,自己会有什么变化?英国广播公司10月9日报道说,人在进入电梯后,各自站位通常有规律可循。如果可以俯瞰,会让人联想到骰子的某一面。另外,再爱动的人,也会变得沉默严肃。
站位规律
站成像骰点一样的队列
经过长时间对电梯里人类言行的观察研究,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李·格雷博士认为,电梯是一个非常“有趣的公共场所”,人们一旦进入,好像突然有一种本能的排列意识,倾向于站成像骰点一样的队列。
格雷说,如果只有一个人在电梯里时,他(她)会随心所欲地抠鼻子、挠痒痒、补妆,做任何自己想做的事;如果电梯里有两个互不相识的人,他们通常会站在两个斜对面的角落里,以使双方距离拉大;当第三个乘客进来时,大伙儿会下意识地站在三个角落里,形成一个三角形;第四人进来后,每人会站一个角落,队列成了一个四边形;第五人进来后,他就只能站在中间了。之后人越来越多,但人们会最大限度地保持距离,站成各种形状。
把人们的站队画出来后可以发现,电梯里人站得就像骰子上的点,每新进来一个乘客,其他人就开始挪动,重新排列。
此外,格雷还发现,大部分本在聊天的人进入电梯后都会停止说话,开始笔直站着,不是玩手机就是看地上,极少会有眼神交流。很多原本健谈、爱动的人也会变得严肃沉默。人越多,电梯里的气氛就越“凝重”。
沉默原因
人的亲近距离被突破
德国柏林自由大学临床心理学教授巴贝特·伦内贝格认为,这是因为电梯没有给人提供足够的空间,让人感到焦虑,也使交流变得困难。她说:“通常情况下,我们会和他人保持在差不多一个手臂的距离。但在电梯里,这是不可能的。所以,电梯是一个让人感到不自然的场所,任何大点儿的动作都有可能被误解为具有威胁、暧昧等含义,还不如干脆不交流。”
这就是西方人所说的“气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气泡”(空间距离),如果这个距离被突破,人会感到不安。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认为,“气泡”的半径在0.45米到1.2米之间,超过1.2米就是社会距离,在0.45米以内是亲近距离。当电梯拥挤时,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亲近距离都会被突破,这时候你不觉焦虑倒显得奇怪。据《都市快报》
相关链接
怎么看待
电梯里的沉默?
在电梯里不知道往哪看吗?在电梯里很少和人说话吗?德国某杂志就“为什么我们在电梯里不和人说话”这个问题做了一个问卷调查,以下是受访者们给出的有趣答案。
“这个很好解释!因为在如此靠近的情况下,我们身上的毛病和缺点很容易暴露。谁也不希望这样。我不去看别人的时候,同时也在希望别人不要看我,发现我的缺点。”肯得出的结论是,人的这种行为纯属出于自我保护意识。
威利说:“应该是完全出于礼貌吧,谁也不会老盯着别人看。当然,碰到美女得另当别论。”
雷蒙德觉得人们在电梯里沉默不语可能是天生的。“在电梯里每个人的空间都被压缩。无法逃避的压迫和窒息感就像开关一样,启动了我们身体里的一套应对程序。”
汉斯对人类这种特殊情境下的特殊行为的理解是,在如此狭小的空间内,人们根本没有隐私空间,“避免去看别人的眼睛,有助于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保持。这是一种尴尬下的自然反应。”
沃尔夫冈认为这种行为表明,人们害怕他人透过眼睛直视自己的内心。“更糟糕的情况是,你也许会从其他人的眼神里看出他们对你的态度。”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