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1版:一周声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2012年8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才华是需要同情的

  □思无邪

  上周微博热闹冯唐。缘起是他给李银河待出版的小说集写序。

  细读了全文,感觉确实怪怪的。不过怪还不在后来大家声讨的“序文除却开头结尾有只言片语提及李银河新书外,大量篇幅都用在阐述自己为何写作”、“冯唐之自恋,自恋之讨厌”,而是那文字间一腔强烈充沛的幽怨,咂摸起来更像是——“委屈”。

  未及想出究竟,那篇文字已在微博出名,滔天骂潮在两天后陡起,大家围观得好欢乐:

  “佩服”者有之,比如@狂马:“看了冯唐最近几篇网络流传的帖,譬如金线论,银河序等等。我觉得作为一个作家,冯唐正在接近伟大了。不再为外物萦怀,但求尽诉心曲。观众僵尸化,才是自我的演出。相比之下,罗胖子、木老师这样的真人,都没达到这种赤子境界”;

  也有试图引入“原型”分析,比如@蔡尹珊珊:“太不奇怪了,有一句经典台词‘每个外科大夫都认为自己是上帝’,他们要是还有文采写文章,保准篇篇都是这样的……我见过一个医生偶尔遇到位高权重的人会说‘还不是一样会得胰腺炎’……总之他们是比艺术家更自恋的一种神奇的存在。”注:作家冯唐傲人的教育背景是协和医科大妇科肿瘤博士。

  @狂马点出的信息其实更为要紧——“金线”。原本,个把作家“水仙帝”一下,公众是可以忍的,冯唐孤高自许从多年前他出道就这样了。他给众人恶感其实始自4月方舟子质疑韩寒代笔正酣时,他跳出来写了那封《致韩寒》:“你的文章,我认为和文学没关系。文学的确有一条金线,虽然知道这条金线的人不多,但是还没死绝。这条金线和销量没有直接正相关的关系,在某些时代,甚至负相关,这改变不了这条金线存在的事实。”话即便不错,说话时机也有“下石”之嫌。冯唐开始被称“金线男”。

  这真让人尴尬。我访谈过冯唐,他写得不错,人也没大事儿,就是一腔“不遇”之恨无有落处。“我们这一代的作家,作为整体没有声音。”冯唐的话。“70代”作家,尴尬的一代人。青春期时目睹了中国文坛的末路狂欢,到上世纪90年代,狂欢戛然而止。最终,他们只是“60”和“80”之间的“夹生层”,既无前者的文坛地位,又无后者的商业成功。

  托马斯·曼有言:“才华需要同情,需要有人了解”。而“你像绝大多数有真才学的人一样,没有自信,充满自尊,希望小环境和谐,忘记自己已经得到的一切,一辈子记得自己介意的点滴。”冯唐说李银河的话,在我读来更像是他夫子自况。

  生不对时代是没地儿说理的事。于是,就只剩了骄傲和看不起“竖子”了。冯唐对韩寒的赞美止于一句“你相机的散景效果很好”,真性情得像个孩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一周声色 B11 才华是需要同情的 2012-8-1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