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吹牛”莫要只盯私域 8月17日 青年时报 郭之纯
媒体最近进行的调查显示,62.9%的受访者认为当下爱吹牛的风气在年轻人中严重,在吹牛的内容上,经济收入、家庭背景、学识等无所不包。有专家担忧,这种风气会让脚踏实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影响社会实干精神,并奉劝年轻人“吹牛的作用只能暂时麻痹自己,并不能减轻压力……要正确认识自己”。
(《中国青年报》8月16日)
青年时报一评
有时专家一严肃,人们就忍不住要发笑。
确实,生活中不乏喜欢吹牛者。而关于吹牛可能带来的窘迫乃至危害,郭冬临曾以小品《有事您说话》生动演绎。当然,生活中像“郭冬临”那样对吹牛的言辞也努力负责者是极少数的,所以有事情如果依赖过度吹牛者,多半会以误事告终。但即便存在这种可能,作这样的调查都有些多余,对年轻人的吹牛行为言之谆谆相劝诫,更是情商和幽默感双重不足的表现。
从古至今,从中到外,人性中总是有一些具有普遍性的难以克服的弱点,吹牛便是其中之一。即便这是一种道德的瑕疵、修养的欠缺,但只要不是特别离谱,不是将吹牛当成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其实那已经是撒谎欺骗,性质已经变了——人们一般对此还是不太计较的,至多是调侃和讽刺。世界各国的文化中,都有很多吹牛与反吹牛的内容,这甚至是各国幽默文化中最多、也最相似的构成部分。
特别是关于年轻人的所谓“吹牛”,有些可能并非其本意,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成长的代价”。
当然,吹牛风气愈演愈烈、蔓延过广,确实是值得注意的社会现象。不过,调查吹牛现象,最应该关注的并不是私域、私人,而应该是公域、公共机构、公权人物。私人吹牛往往不过是“徒增笑耳”,而公共机构、公权人物吹牛的后果则是完全不一样的,想当年“大跃进”时有些地方的吹牛,直接导致了大批人的挨饿。
毋庸讳言,时下有些地方的公共部门,仍然有不少吹牛的表现。所谓“官出数字,数字出官”,有些官员热衷于把GDP往大处说,把民生难题往小处讲,以夸大的政绩彰显个人能力,依我看,这种性质的吹牛完全称得上社会公害,才是真正值得社会机构去调查、专家去分析的社会现象。
现代快报再评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的那份调查报告,关注一个日益严重的社会现象,这是媒体的职能所在,并非“多余”,更非“情商和幽默感双重不足”。
虽然公域中的吹牛现象更值得一“盯”,但盯私域与盯公域不是舍此即彼的排他性选择,媒体既可同时盯,也可先后盯,所以,这篇评论所谓的“只盯私域”,纯属自设议程。
无论公域还是私域,“吹牛”都是浮夸的表现。
从当年的“大跃进”、“亩产万斤”,到今天的“高速发展”,公域吹牛的危害不言而喻,但这并不是为私域吹牛辩护的理由。
一个人吹牛也许只是个体行为,众多个体行为的累加,则是社会行为的总和,也就进入到公域范畴。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因为对一些不诚信行为的放纵或过度宽容,才会导致今天的失信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