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因为人类七年换一身细胞?
《搜索》中也出现了“细胞论”
网友求“变身”
这个解读“七年之痒”的微博最近在网上十分热门。抱着“娱乐”的态度,很多网友选择信以为真,微博中不乏这样无厘头的评论:“今年21岁,我已经变过三次身了”“七年一变啊,前三次没机会了,但愿第四次把我变得连结构加性格都是纯爷们儿”“我们怎么判断现在正处在7年中的第几年呢?怎么知道还有几年自己就不是自己了?”
也有人展开探讨:“如果7年后你的细胞都被换了一遍,那么你还会有7年前的记忆吗?” “我想知道脂肪细胞为什么换不掉?”“如果能让更换的新细胞一直保持健康和活力,那是不是就能实现长生不老呢?”当然,也有人直接予以抨击:“神经细胞是换不了的,怎么可能说变就变?”
无独有偶,前不久热映的电影《搜索》同名小说中也出现了类似的“细胞论”。
有一段杨守诚和叶蓝秋的对话是这样说的——“我看过一篇文章,生物学家和心理学家们都说,七年,只需要七年,七个三百六十五天,人体自身的循环系统就会把所有旧的细胞更新完毕。名字还是那个名字,那个人却不再是那个人,他身体里每个细胞都是新生的。”
细胞确实新旧更替
但各个器官的更新周期不同
细胞每三个月更新一次?全部更新完毕需要七年?
“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记者向南京大学医学院和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的老师请教,却得到了否定的答案。
南大医学院的朱亚文教授说,人体的细胞(约有40万到60万亿个)确实在不断地进行着新旧更替,身体里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细胞在衰老死亡,这种死亡医学上叫做细胞的“凋亡”,也就是程序性死亡,同时又有成千上万的新细胞在生长替代,以保持一个动态的平衡。
不过,细胞代谢的周期并没有一个定论,不同细胞的凋亡时间不同,不同细胞有不同的更新周期。所谓细胞的一个更新周期,是指干细胞进入到外周组织之后,进一步分化为各个器官的细胞的过程。
有的细胞再生能力强,以肝脏细胞为例,肝脏干细胞分化出肝脏细胞后,肝脏细胞完成分裂、增殖、死亡的过程是三个月,也就是说肝脏细胞每三个月就更新一次。但是,各个器官的细胞更新周期并非都是三个月,同时各个器官都有无数个细胞,这些细胞的更新并非依次地进行,而是每时每刻都在进行,那么,显然不能将各个细胞更新的周期简单叠加而得出七年的数字。
“心”不易变:
心肌细胞一辈子只更新1.5次
既然不同器官的细胞更新周期是不同的,那么谁快谁慢呢?它们的更新速度又是怎样的呢?记者请教了医院各科室的专家。
鼓楼医院心脏科主任徐标告诉记者,从广义上来说,人体心脏细胞几乎不更新,生下来以后就不分裂。人体大约有40亿个心脏细胞,随着年老病变,心肌细胞凋亡的速度会越来越快,从而导致心肌细胞减少。“人体器官中有的细胞再生能力强,比如肝脏细胞每三个月就会更新一次,而心肌细胞一辈子只能更新1.5次,因此心脏的修复能力很差。心肌细胞是终末不分化细胞,一旦发生坏死,就无法再生,心脏收缩功能逐渐降低,最终导致终末期心脏病。”
同样,眼睛也是人体不会改变的身体部分之一。眼部唯一不断更新的部位是角膜。英国视光师学院的院长罗伯·霍根做过研究,如果角膜受损,它能在24小时内复原。
骨骼也列在更新慢的队伍里。英国曼彻斯特皇家医院的骨质疏松专家彼得·塞比曾做过研究,骨骼完成一次更新需要10年。骨科专家表示这个数据是可信的,骨细胞的更新过程简单说来就是破骨细胞将老旧的骨头分解,造骨细胞负责制造新的骨组织。因为骨细胞的更新速度不同,老旧骨头和新骨头始终同时存在。到中年后,骨骼的更新速度会减慢,因此我们的骨骼倾向于变薄,这就是骨质疏松形成的原因。
“肠”变得快:肠粘膜细胞寿命只有3天
要说更新快的细胞,首先提到的就是皮肤。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皮肤科主任王飞告诉记者,皮肤的更新周期大约是28天,这一更新人是可以感觉到的,就是常见的“脱皮”。
不过,人的皮肤更新和蛇“蜕皮”不同,蛇到一个特定的时刻蜕皮,而人的皮肤更新指的是从上皮细胞的生长到死亡有一个月的时间,是一个过程。而皮肤上皮细胞的数量巨大,更新不可能同时发生,所以这种更新其实是一辈子都在进行的。皮肤上皮细胞之所以更新周期短是因为皮肤是身体的外层保护,它容易暴露在损伤和污染中。
比皮肤更新更快的是胃粘膜上皮细胞。南京市第一医院消化科主任袁捷表示,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更新只需6天。正是因为更新速度快,发生急性胃粘膜病变时,需要在48小时内做胃镜。否则,因为浅表已经修复,会影响病症的诊断。同样更新速度快的还有肠粘膜细胞,寿命只有3天。
还有味觉细胞,也是默默地在更新。英国牙医协会的科学顾问达明·维穆斯莱教授曾做过研究,舌头上有大约9000个味蕾,帮助我们感受甜、咸、苦或者酸味。味蕾本身是舌头表面细胞的集合,每个味蕾有大约50个味觉细胞。味蕾一般只需要10天到2周便会自我更新一次。
总体说来,皮肤的上皮细胞、胃肠道、肝脏细胞更新速度较快,心脏、骨细胞更新较慢。无论如何,七年这个数字都无从得出。
“脑”换不了:脑细胞的寿命与人的相同
但是,并不是人体所有的细胞都会更新,也有细胞是终生不更新的,比如中枢神经细胞。
南京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罗良生表示,人脑中枢神经细胞的数量有上千亿个,人出生时数量就已固定,不会增加。到了一定年龄之后,中枢神经细胞的数目会减少,但不会自我更新。这也就是几乎其他器官都可以移植,但是大脑不可以移植的原因。英国神经外科专家曾经做过研究,能持续终身的大多数细胞是在大脑中发现的,也有一种说法称,脑细胞的寿命与人的寿命是相同的。
虽然最新研究表明,在大脑中的嗅球或海马体位置存在着一定数量的神经干细胞,能够分化成中枢神经细胞,但是罗良生表示,这在临床上无法做到有意义的再生,因此意义不大。“假如每隔一段时间中枢神经细胞更新一次,那么,人的记忆、情感、智力也会随时变,那就变成今天认识,明天就不认识了,这怎么可能?中枢神经细胞是不可能替换的。”罗良生表示,大脑的细胞与细胞之间,并不是紧密接触,而是有空隙的,这叫做“突触连接”。记忆正是存在于这些突触连接上。人们有新的记忆,是产生了某种化学物质,突触连接发生了变化,这样才“连接”形成了一个小电路。“一个人聪明与否,一方面与中枢神经细胞的数量有关,一方面也与这些突触连接有关。”
“痒”的不是“7年”,而是脑细胞之间的化学物质
那么情感跟中枢神经细胞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系呢?这就要说到大脑内一种叫多巴胺的化学物质。脑细胞是要靠神经递质来跨越突触连接输送信息的,多巴胺正是一种存在于中枢神经细胞之间的神经递质,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
当一对男女产生爱慕之情时,大脑中心——丘脑中的多巴胺等神经递质就会源源不断地分泌,并且浓度会不断升高。直到某个时刻,多巴胺浓度达到峰值,前额叶皮层再也压抑不住冲动,这样人就处在激情的亢奋之中。
但是,对于同一个人,多巴胺的分泌只能持续一到两年的时间。于是,有的人为了继续寻求美妙的感觉,又会寻找新的刺激来让自己进入分泌多巴胺的状态。
“感情的变化与细胞数量的减少无关,而是与化学物质的变化有关。”罗良生表示。当然了,这指的是生理上的激情,至于感情层面,那原因就复杂得多了,与所接受的教育、身处的环境、曾经的经历等等都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