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0版:快报见证—神九吻天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2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衣食住行,航天科技其实就在你我身边
明年就能尝鲜泰兴“太空菜”
  还没成熟的太空番茄
  今年有望培育成功的太空茄子
  太空黄瓜刚刚下市
  现代快报记者 吴文锋 摄

  “神九”即将飞天“吻”天宫,社会各界正掀起一股航天热。

  特供牛奶、特供蔬菜……航天员用的东西到底有多高科技,离我们的生活真的有那么远吗?昨天,现代快报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泰兴的中国航天育种基地。其实,航天科技早已在你我身边。

  吃

  泰州花生差点随“神九”上天

  太空蔬菜离我们远吗?其实不远。在江苏泰兴市根思乡井坔村有一个中国航天育种(泰兴)基地。在这个基地已经有11种航天种子落户,去年泰兴荞麦还和“神八”一起遨游了太空,而今年泰花4号花生差一点也和“神九”一起上天了。让人们期待的是,明年,人们就可以吃到“太空菜”了。

  培育 随“神八”上天的荞麦今秋播种

  去年11月,作为航天育种试验,泰兴荞麦种子跟随“神八”一起遨游了太空,目前,“太空”荞麦种子被储藏在冷库里,今年秋天播种,并进行观察培育。

  泰州市旱地作物研究所一位专家介绍,泰兴荞麦的弱点在于产量低,每亩田通常只产荞麦80公斤左右。搭载“神八”升空,希望培育出产量更高、性状更稳定、品质更优良的品种。专家介绍,目前从外观上还看不出“太空荞麦”种子和普通荞麦种子有什么不一样,但播种后,肯定会表现出“太空”的一面,产生一些变异。“从之前的太空菜来看,变异的方向不一样,可能会产量变高,抗病性增强,但也有可能产量变弱,变娇嫩了。”专家说,通过观察筛选,他们会把往好方向变异的荞麦继续进行观察育种,不好的则淘汰。

  遗憾 因为载人,花生被“挤”了下来

  这次“神九”发射,专家说,他们之前挑出了一份泰花4号花生样品,本来想和“神九”一起飞天的。“泰花4号花生是粉红色的皮,果形相对小,品质好,这是我们自主创新培育的新品种,1988年选育,2004年通过国家鉴定。”

  “泰花4号花生样品现在在我们中心的恒温箱里。”刘玉玲是中国航天育种研究中心的研究员,专家提供的花生种子就是她带到育种研究中心的。“这次因为是载人飞行,种子就不随‘神九’飞天了。”刘玉玲介绍说,这次宇航舱要载人,对于辐射这块,要保护得特别到位。而种子带到太空,反而要接受尽可能多的辐射,使种子的细胞裂变,这样效果才明显,所以载人飞行,种子一般都不上天。

  “花生种子在中心的恒温箱里,以后有机会,还是可以搭载卫星上天。”刘玉玲透露,种子太空旅行的价格并不便宜,“大概是1克就要付1800元的费用。”虽然价格贵,很多研究机构还是千方百计想把种子送上太空。

  刘玉玲说,航天种子落地后要在航天育种研究中心进行一年左右的培育实验,甄别出性能变好的种子,然后交由下面的育种基地进行种植实验。

  刘玉玲现在就在中国航天育种(泰兴)基地负责“太空蔬菜”的种植试验,这个去年3月份挂牌的基地占地20亩,也是江苏省唯一大型的专业航天育种基地。这个基地的任务就是通过不断的实验,培育、筛选、定型适合种植的蔬菜新品种。

  意义 太空蔬菜产量上会“放卫星”

  培育太空蔬菜有什么意义?刘玉玲介绍,比如说辣椒,原来一根苗只能产两斤,可太空辣椒一根苗可以产25斤,“这是毫不夸张的‘放卫星’,在东北的基地已培育成功。”刘玉玲说,他们这个基地从去年到现在先后引进番茄、黄瓜、茄子、豇豆、辣椒、西瓜等十几种航天种子。目前只成功培育出太空番茄、太空黄瓜,太空茄子去年种了17株只成活了1株,而今年的成长目前看来是成功的。

  刘玉玲拉着记者来到太空蔬菜种植的大棚。“现在是番茄成熟的时候。”刘玉玲特地让工作人员洗了几个拿到记者面前。“这个小拇指大小的红色番茄是樱桃番茄,是我国带上太空培育出来的品种。”记者看到这个番茄和市面上卖的小番茄区别不大,除了果实大小形状差不多,长得比较均匀,并没有看出特别的地方。

  “你先咬一口再说。”刘玉玲并不着急介绍。记者好奇地咬了一口,“这就是番茄味啊?”刘玉玲听到记者的反问笑了起来,你说对了,这款太空番茄的特点就是番茄味浓。刘玉玲说,现在市面上好多番茄吃了都没番茄味,而这款番茄成熟前整个大棚里都弥漫着番茄的香味,甚至整个大棚里连一只蚊子都没有,等结成果实后,番茄的香味就更浓郁了。

  刘玉玲又拿了一个无论是颜色还是形状大小都跟金桔相像的番茄,这个叫“维纳斯”,是英国培育的一个太空品种。另一种又黑又红的番茄叫德国黑珍珠,它的特点是富含花青素和茄红素,是普通番茄的10倍以上。“太空番茄亩产都在万斤以上,肯定比没有用过膨大剂的普通番茄产量高。”

  前景 明年我们就能吃到太空蔬菜

  “经过培育证明,这些太空番茄的主要优点是耐旱、抗涝、病虫害少、丰产,而且口感好。”刘玉玲说,不管是番茄,太空黄瓜也培育得很好,太空黄瓜的特点就是个头大,最小的1斤多,最大的能有近3斤,而且越大口感越好。刘玉玲告诉记者,太空番茄和黄瓜的种植周期都比较短,3个月就可以收获,经济前景相当可观。

  “外面说到太空蔬菜,可能觉得离百姓太远,很玄乎,或者觉得会很贵。”刘玉玲说,这就是一个误解,种植太空蔬菜和普通的大棚蔬菜没多大区别,只不过太空蔬菜和普通蔬菜的灌溉、施肥等时间方法稍有不同。至于价格,刘玉玲说,今年他们培育出来的太空番茄和太空黄瓜也对外出售,番茄大概在10块钱1斤,黄瓜7块钱1斤,而太空蔬菜不论是营养价值还是口感都比普通的好很多。

  那太空蔬菜何时能走向市场?刘玉玲透露,保守点说,太空番茄和黄瓜的种子明年就能推向市场,也就是说明年就能吃上太空菜了。

  行

  GPS

  航天中导航技术的民用化

  “我们周围的航天科技产品,太多了,实在数不过来,”南京大学教授徐波说。

  现在,人们出行对GPS越来越依赖。徐波说,这是航天中的导航技术的民用化。GPS的前身是美军研制的一种子午仪卫星定位系统,经过30多年的努力,耗资300多亿美元,终于建成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最初主要用于军事和涉及国家重要利益的民用领域,后来,美国总统克林顿颁布法令,将GPS向民用领域免费开放。2000年起,对民用码不加干扰,使民用定位精度大大提高。

  如今,我国也投放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为人们“指路”。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端、地面端和用户端三部分组成。空间端包括5颗静止轨道卫星和30颗非静止轨道卫星。地面端包括主控站、注入站和监测站等若干个地面站;从去年年底开始,“北斗”开始为我国提供连续的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

  而卫星的遥感技术,能够在视线无法企及的范围内通过信号及红外线感知手段对方位做出确认,在地震、火灾中可以发挥巨大作用。

  穿

  尿不湿

  最初是专为航天员设计

  前不久,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学子们把该校两件模拟宇航服带到了江苏省科技馆。宇航服上的排泄物装置让公众好奇不已。其实,宇航员专用的排泄设备用在民品上就是宝宝的尿不湿。“宇航员飞天过程中时间很长,在太空舱内没有专门的洗手间,因此,宇航服上就有特殊的装置。”据专家介绍,20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太空总署一个叫唐鑫源的华人工程师改进了太空服,加入高分子吸收体,发明了一种强吸水性的纸尿片,解决了困扰航天员在飞行中排泄的难题,此后用此材料制成的婴儿尿布风行世界。

  除了尿不湿,还有高级机械手表也航天技术有关。徐波教授介绍说,航天飞机升空时受到强大的外来压力,同时在太空中会受到很多干扰,早期机械表的时间往往会不准。为了让航天员在升空时拥有准确的时间,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一知名手表制造商研制出了超精度的机械手表。后来,这种制作技术流向民间并广泛推广,具有强大的抗压防水等功能。

  用

  水笔

  源于解决圆珠笔太空漏油

  小时候读书时,你是否因圆珠笔笔尖的小珠子掉落,而弄得满手笔油?这个问题,不仅我们遇到过,前苏联的航天员们也遇到了。前苏联为解决圆珠笔在太空漏油的问题,特地去请教了美国航天局。而美国航天局的解决方法很简单,用铅笔。这个故事虽博君一笑,但同时也启发了有心的发明家。他们用出水更均匀流畅的笔芯取代了老一代,这也就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水笔。

  把水瓶倒过来,水不能出来,只有通过用力挤压,才能够把水给“挤”出来。这不是恶作剧,而是一种新型的饮料瓶。这是参照了太空中的吃喝原理。无重力的太空,任何一滴漏出的水或者饼干屑都可能进入航天员呼吸道而造成危险。因此在太空中的吃喝,都是通过挤压进嘴巴。将这项技术引入我们的生活,我们就再也不用担心因为水壶盖子没拧紧,而使得水流了一地的尴尬了。这个原理也应用在医院中,通过挤压为重症患者灌输膏状食品。

  此外,墨镜、考试前复习必备的防噪音耳塞,或者是前几年疯传的纳米技术,都与航天科技有着莫大的关联。“航天科技原本就是对现有的技术进行改造,改变成适合太空环境的技术,”徐波教授说,“因此航天科技进入人们生活,便利大众,也是必然的。”

  相关新闻

  神九搭载的蛹有望在太空化蝶

  神九将首次搭载活体蝴蝶升空,记者了解到,被带入太空的主要是蝴蝶卵和蛹。据报道,这些“太空蝴蝶”产自北京顺义的七彩蝶园。园区选取了两个品种——白带锯蛱蝶和软尾亚凤蝶的活体蝴蝶蛹和蝴蝶卵。这也是中国“神舟”系列飞船首次搭载蝴蝶升空。

  中山陵园管理局植保所所长居峰介绍,“从卵变成幼虫,或从蛹变成蝴蝶,每个阶段可能只需几天时间。”记者了解到,天宫一号里是个恒温环境,一般在23℃左右,正是适合蝴蝶生长的温度。不过居峰也表示,飞入太空中究竟需要多久可以破茧而出变成美丽的蝴蝶,还很难说;羽化出来的蝴蝶是否会发生基因突变,也是未知数。“也许仍以卵和蛹的形式回到地球。我也很期待结果。”

  2009年美国的航天飞机曾搭载过帝王斑蝶和小红蛱蝶进入太空。由于航天飞机上的住处十分狭窄,帝王斑蝶化蝶后大约只能活4天,而在地球上可活两周;太空中的小红蛱蝶可以活1周,比地球上的同类寿命缩短了近一半。现代快报特派记者 孙兰兰 贾磊

  □实习生 吴怡 现代快报记者 吴文锋 胡玉梅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快报见证—神九吻天宫 F10 明年就能尝鲜泰兴“太空菜” 2012-6-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