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6版:西望南京 关注南京城西路网改造·汉中门清凉门高架爆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2年4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看了又看
  再不看,就没机会了 本版摄影 现代快报摄影部
  两位老人在高架前停留许久
  两个小朋友坐在高处看炸桥
  全神贯注的摄影记者们

  安置篇

  服务贴心

  市民积极配合疏散

  昨晚,城西干道第二次爆破,涉及汉中门、清凉门两座高架桥。和第一次爆破相比,这次爆破的距离长、范围广,需要疏散的市民也更多。爆破前,记者跟随现场执勤民警进行疏散工作。相比上次,这次疏散开展得更平静,在预定的时间节点前工作就已完成。

  “别急,把面吃完再走”

  昨晚7点,快报记者来到虎踞南路和龙蟠里交叉路口,这里是距离高架桥最近的地方,与一家沿街餐厅距离不足5米。因此,这里也成了疏散的重点区域。

  沿街的一些商铺仍在营业。“大家赶快撤离吧,还有不到三个小时就要爆破了,这里太危险。”民警开始动员。

  “我这里还有好多生意没做完呢,能不能等一等?”沿街一家餐厅的老板问,因为还有一些食客在吃饭。“要抓紧了,我们要确保你们安全。”民警说。一位顾客跟民警打招呼,“我马上走,马上走。”民警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微笑着说,“别急,把面吃完再走,小心噎着。”等这家餐厅老板锁好门,民警发现他家的外门仅仅是一层玻璃门,于是便协调来了围挡的铁板,将门挡了起来。“怕有碎石飞出来砸坏门玻璃。”民警说。面对警方如此贴心的服务,餐厅老板连声感谢。

  晚上8点,居民全部疏散。不过,民警没有离开,仍然在现场进行巡逻,“看看有没有漏网之‘鱼’。”民警笑谈。

  民警变身指路员

  在龙蟠里和虎踞南路路口,记者遇到了鼓楼公安分局华侨路派出所的小樊。他是一名刑警,昨天晚上被安排到这里值警戒哨。“我的主要作用是处理突发情况,比如有车辆突然闯入、有人硬闯小区等等。”小樊说。

  小樊没有等来突然闯入者,倒是来了许多问路的人,他成了一个指路员。由于汉中门和清凉门两座高架桥同时爆破,两座桥之间的东西向道路全部封闭,公交车也需要改线,很多人不知道路该怎么走。

  “警察叔叔,我要到古林公园怎么走啊?”一位外地来的小姑娘向小樊打听。“本来是可以直接从这边过去的,但现在马上就要封路了,你最好还是从龙蟠里这边走到广州路然后打车过去。”小樊回答。“我老公在虎踞路的西面,怎么过来啊?”一位孕妇焦急地向小樊询问。“你让他赶快到汉中门那边看看,那边可能还没封闭,如果那里已经封闭的话,只能从水西门绕过来了。”小樊清楚地回答……

  “事前我也是做过功课的,今天哪些路口交通管制,如何绕行,我看了快报都记在脑子里了,没想到还真用上了。”小樊说。

  炸桥,看了又看

  “老大爷,往后走吧,这里要警戒了。”昨晚8点半,小樊对站在龙蟠里和虎踞南路路口的一位老人说。“小伙子,我知道,爆破前我会自己到警戒线外的,你不用担心。”老人回答说。

  和老人攀谈起来,记者才知道他姓王,今年已经60多岁,这次是专程来看爆破的。“水西门桥炸的时候我也去看了。”这是他第二次来看炸桥,“毕竟十多年了,我对桥也有感情啊,这么多年它为南京的交通、南京的市民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王老说,下次草场门桥爆破,他还要去看。“你们能在这里执勤,虽然辛苦,但也是一段难得的经历啊。”王老对小樊说。

  昨晚9点,当警方拉起警戒线时,王老在向小樊问明了警戒线的位置后,便慢慢地往警戒区外退去。在即将跨出警戒线时,他回头看着高架桥的方向,轻轻地挥了挥手。

  □现代快报记者 陶维洲

  撤离篇

  桥下人家

  再看一眼“大波浪”

  “这桥刚建那会儿……”太阳快下山了,老朱和老李两位住在一个小区的老邻居,站在楼道口聊天;头发花白的老人们走出巷口,远远望着挂着隔离网的高架桥。对汉中门大桥和清凉门大桥沿线的居民来说,昨天是个特别的周末。兴奋、期待、担忧……和高架桥相处了十多年的他们百感交集。

  撤离前

  装裱师将镜框一一安顿

  7年前,徐州人贾玉凯带着妻儿搬到了汉中门萍聚村沿街的一栋居民楼内。在这里,他继承父业,办起一家书画装裱工作室。客户打电话咨询店址,他都会习惯性地来一句“很好找,就在汉中门高架东边,南京中医药大学西边”。

  相比起那些对城西干道满怀深情的南京“土著”,他更关心交通问题。“炸桥对生意还是有影响的,最近有人打电话问店在哪里。一听汉中门,有的就不来了。”尽管如此,贾玉凯显得很淡定,表示手上的活太多,不来也没什么。

  晚7点就要撤离,最让贾玉凯放心不下的还是屋里的镜框。从高架桥桥墩到他家门口,目测距离不到30米。他担心爆破产生的冲击波会对玻璃造成损坏。贾称,自己早年毕业于中国矿业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干过爆破员,爆破知识多少还是了解些。他一边讲起装药量、定向爆破等术语,一边从墙上摘下裱好的字画,放在地上。“我早就想把字画挂满整间屋子,一直憋着,等炸完桥,把这几面墙全挂上。”

  下午五六点,贾玉凯收拾收拾家里的东西,然后开车到江北父母家吃饭。他称,平时忙生意,难得清闲,现在趁关门去陪陪老人。当被问起为何不准备留下来看看爆破现场时,他摇摇头,表示之前自己拍过门前的高架桥。“下雪天,桥上全是雪,很漂亮,我在院子里拍了一些照片。”

  距离最近的一家人:

  “睡觉不会再被震醒了”

  叶军的父亲小时候因为生病,不幸成了聋哑人,和同样聋哑的母亲结婚后,生下了他。由于受父母遗传,叶军也是聋哑人。

  他们住在龙蟠里小区。西边窗户几乎和大桥匝道齐平,距离仅有两三米,伸根竹竿就能碰到,是和桥体距离最近的人家之一。家中的大门敞开着,叶军赤膊从房间里走出来,神情淡然,屋外轰鸣的机器声对他似乎没什么影响。

  “我叫于杰,我们是恋人。”他女友有些害羞地在采访本上写道,叶军父母也住这里。1992年,房子刚建成,他们便搬了过来,一住就是20年。叶军今年24岁了,1年前,他和于杰在网上相识,随后相恋。叶军在一家酒店里做传菜员,父母也下岗了,一家人的日子过得不算宽裕。

  叶军的奶奶顾春梅住在他家楼下,今年也70多岁了。虽然年纪大了,但她眼不花、耳不聋,和记者交流毫无障碍。“当年建高架的时候,那地基挖得有几米深……时间快得很,现在都要拆了”,顾奶奶说。她有些担心爆破会给房屋留下安全隐患,但同时她又充满期待,以往有车经过时,即便儿孙听觉不行,依然能感到地板的震动声,睡眠受到影响,灰尘也大得很,窗户不敢多开。

  昨天下午,叶军的爸爸用他像素不高的手机拍下一段视频——记录的是马路上来往车辆的画面。昨晚的一声巨响后,这些以往每天都能见到的情景将成为过往。

  □见习记者 刘旌

  现代快报记者 付瑞利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西望南京 关注南京城西路网改造·汉中门清凉门高架爆破 A6 看了又看 2012-4-1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