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城市必建的祭祀类建筑有两样:关帝庙和万寿宫。其中万寿宫是供奉皇帝和皇太后的生祠,为皇帝和皇太后祝寿时供地方官员行礼的地方。南京的万寿宫一直未被提及,近日,卢海鸣与作家叶兆言等合作的《老明信片 南京旧影》收录的一张两层宫殿式建筑的明信片,被证实是南京万寿宫的历史影像,使得这个建筑再次引起了关注。
而青年抗战史学者胡卓然,近日在研究全面抗战初期南京的军事机关时,发现了南京万寿宫更多不为人知的背景。
早年,在国学大师朱偰先生编辑的《金陵古迹名胜影集》里,收录了Dr.Metzener提供的南京万寿宫照片2张。注解是“同治十年,改建于中正街,十二年十二月工竣。黄屋重檐,有朝房三十间,廊四十六号,宝座伞扇等百七十余件。”
在专家指引下,记者来到白下路东八府塘北口对面江苏省广播电视物资公司及后面多幢楼房处,这里已经早就没有万寿宫的痕迹。
它的过去
20世纪初 “城中铁路”终点站
20世纪初,南京有条著名的铁路,叫京市铁路。胡卓然告诉记者,1904年10月,京市铁路开始从下关长江之滨的江口站(客运码头)修筑,穿城而过之后,1909年1月筑至中正街(今白下路)的万寿宫。沿途共有江口、下关、三牌楼、鼓楼无量庵、长江路督署、中正街万寿宫等六个车站。
记者了解到,南京兴建的“城中铁路”是为了连接下关新兴市区和城南最繁华地段的,以万寿宫作为“城中铁路”终点站,充分体现了万寿宫周边的地方在当时的繁华程度。
20世纪20年代 南京市公共讲演厅
1921年4月,万寿宫改建为南京市公共讲演厅,可容纳三千名观众。胡卓然称,“美国社会学会会长狄雷于公共讲演厅落成之日,在万寿宫发表了演讲。陶行知先生担任现场口译。他翻译的演讲词《未来之中国》,收入了《陶行知全集》第6卷。”
20世纪30年代 陆军医院分院
随着南京市更多的礼堂的建成,万寿宫也从公共讲演厅改成了陆军医院的分院。胡卓然说这也有据可查,南京市政府秘书处于1933年10月编的《新南京》这本书之中,南京市公私医院及诊疗所一览表里明确记载了“陆军医院分院”的院址是在“中正街万寿宫”。
为何消失?
可能在日军入城时被焚毁
胡卓然告诉记者,南京失守前,军医预备团离开了南京的万寿宫驻地,随军医学校一起迁移到广州,广州沦陷前又随校一同迁往桂林。胡卓然研究发现,成为军医预备团的驻地,是南京万寿宫在史册上的最后一次出现,自此再无任何有关记录。
万寿宫怎么被毁的,胡卓然说,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城南的繁华地区遭到了日军的纵火焚烧,史料上曾有“白下路被灾十余处”的记录。“万寿宫也很有可能是在日军入城时被焚毁,建筑连同其承载的历史都消失在75年前的暴行之中了。”
快报记者 毛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