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
华裔球员林书豪的一飞冲天,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林书豪热潮,还有人提议邀请林书豪来中国打球,让观众现场见识见识真正的“国际水准”。其实,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上世纪30年代,南京人就有机会在家门口观看国际水准的比赛。1936年11月,在南京的新街口附近举办过一场国际级篮球大对决,对战双方是南京的“国体”队和美国的“信通”队。比赛共有两场,吸引了周围很多省市的球迷前来观战。您猜结果怎么样?咱南京可是“双赢”!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郑文静
■美国队出场介绍:
原名“海贼”,
来自美国海军陆战队
篮球是美国人发明的。1891年,考虑到人们在寒冷的冬季里缺乏室内活动,美国马赛诸塞州的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决心设计一个新的球类竞赛项目。
他将两只桃篮分别钉在健身房两端看台的栏杆上,距离地面10英尺(约3米),以足球为比赛工具向篮内投掷,投中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因为这项游戏最初使用的是桃篮和球,所以取名为“篮球”。1893年,铁质篮球筐取代了桃篮,下面还安了一个网兜。到了1913年,因为每次投篮命中后都要将球从网兜里取出来,太麻烦,于是人们将网兜底部剪开,形成了近似现代的篮板和球筐。
最初,篮球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对于场地大小、参加人数、比赛时间长短都没有统一的规定。1892年,詹姆士·奈史密斯博士制定了篮球的13条原始规则。后来,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比赛规则,并翻译成多种文字,向全世界发行。
篮球诞生后,传播速度很快。1892年传入加拿大和墨西哥,1893年传入法国,1896年传入中国,1901年传入日本和波斯,1905年传入俄国。1936年,第11届奥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此后的历届奥运会上,美国队始终保持着较高的排名,实力不俗。
七十多年前,来南京比赛的这支美国“信通”队,原名“海贼”,队员由当时驻沪美军海军陆战队第四中队组成,实力较强。后来美商信通汽车公司的卡逊和时评洋行的史规亚等球员加入该队,遂将“海贼”更名为“信通”篮球队,很快就称霸了上海篮坛。
■南京队出场介绍:
“国体”校友,
在中国篮坛响当当
1896年,篮球传入中国。
1910年10月,在南京举行的民国时期第一届全运会上,男子篮球被列为表演项目。第二届全运会上,男子篮球成为正式比赛项目。
1933年,第五届全运会在南京的中央体育场(位于今南京体育学院内)举办。中央体育场是当时远东最大的体育中心,建有专门的篮球场。
这届全运会结束后,当时的中央国术馆以中央运动场为基地,创办了“中央国术馆国立国术体育专科学校”(简称“国体”),张之江兼任校长。
这次代表南京参赛的“国体”队,全名叫做“国体校友队”,队员就出自这里。这些队员中有很多来自天津,在当时的中国篮坛可说是响当当的人物。
唐宝堃,来自中国第一支“梦之队”——天津“南开五虎”,其教练是中国篮球之父董守义。李震中、尹鸿祥和刘振元,来自“良华”队,被誉为“后南开五虎”。他们在1935年来到南京“国体”任职。同年,李震中代表南京队参加了第六届全运会,被评为全国篮球最佳中锋,并得到了一个外号——“托塔李天王”。
比赛现场
南京发出挑战书,“信通”与“国体”将对战两场
“国体”队在南京成立后,很快就横扫了南京篮坛。不仅如此,还转战江苏其他城市,甚至在北京、天津、山东等地也都全胜而归,成为了当时的体坛明星。1935年,校长张之江率领学校里的“国术代表队”和“篮球代表队”出访东南亚,前往新加坡、菲律宾、香港等地进行了65场武术表演和篮球比赛,受到东南亚华侨的热烈欢迎。
1936年,南京向美国“信通”发出挑战书,由当时的路透社驻南京记者赵敏恒、美商信通汽车公司驻南京经纪人余志忠共同发出邀请。
“信通”队很快答应前来南京,不过声明只打两场。
美国“信通”队称霸上海篮坛已久,实力强大,队员个个身高体壮,经验丰富。“队长卡逊能攻能守,史规亚八面玲珑、无孔不入。洛克更属篮球界之怪杰,姿势虽不雅观但有投必中,每次比赛,此君得分最高,实属全队中最危险人物。莱恩身高力大,篮下功夫高人一等……”(《中央日报》1936年11月28日)
南京“国体”队则是国内少有的强队,队员多是国内一流球员,为了此番应战,全队勤加训练,队员也更为勇猛。
两强相遇,必有一场恶战。
球票被抢购一空,首都警察厅派军警来维持秩序
这场国际性篮球赛轰动了京沪诸地,也引起了很多上层人士的关注,如当时国民政府各部院长、驻京各国使节、中外新闻记者,以及来自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地的观众。还有外省的省主席及市长专门跑来南京看球。
想看球的人太多,球票却不容易买到。当时,球票采取预售方式,票价分五角、一元和两元三种(当时的一元约合大米40斤),三种球票很快都销售一空,想买也没处买了。
比赛场地则是在新街口附近的“南京业余体育会”会场,这个会场看台有限,大概只有一千多个座位,远远低于南京市民的需求,“南京业余体育会”只好想办法做了许多临时座位。
最后,比赛当天现场的观众连坐带站,不下三千人,盛况空前。
为了维持好秩序,首都警察厅派出了军警,将赛场内外严严实实地围了起来。
1936年11月28日,“信通”队一行九人,于下午1点25分从上海乘坐特别快车出发,当晚7点20分抵达南京下关车站,当晚就开始了与“国体”的第一场实力较量。
第一天,“国体”赢了
美国队长说他们舟车劳顿,没发挥好
晚上8点,比赛拉开帷幕。
一眼看过去,美国“信通”队明显高大许多,他们的队员基本在1.9米以上,其中被称为“巨人”的莱恩更是人高马大。而“国体”除了“托塔李天王”李震中有1.88米外,其余身高相对较矮。
比赛开场,“信通”的巨人莱恩得球,发出手势准备将球传给队友洛克。可是“国体”的高长明猜到了他的意图,当莱恩将球拍出时他突然抢到洛克前面,将球接住,并马上传给了刘振元。“信通”队长卡逊前来阻挠,刘振元将球从背后传给了队友唐宝堃。唐宝堃做了一个投篮的假动作,将球向篮筐附近一吊,这时,李震中趁势跳起将球托入篮内。
“国体”先声夺人,得到2分,也得到了场内观众雷鸣般的掌声,士气大振。
“信通”怎会甘心,队长卡逊立刻还以颜色,连续投中两球,得4分。但紧接着,李震中和刘振元分别远投成功,“国体”与“信通”的比分变成了8:4,“信通”请求暂停。比赛继续后,跳起投篮的李震中被巨人莱恩击中,受伤倒地,下场休息了一会。“信通”趁此追击,在上半场结束时,将比分扳成了12:11,只比“国体”落后1分。
下半场,双方渐成平局,四周观众开始高呼“国体加油!”局势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唐宝堃、高长明连续命中,将比分拉成了35:24。随后,“国体”采用拖延战术,守住差距,牢牢困住了“信通”,“信通”大费周折,却只得到了1分。最终,南京“国体”以35:25大败美国“信通”。
比赛结束后,美国“信通”的队长卡逊对记者说,“国体队员的技术很好,但今天的比赛之所以会输,是因为我方队员舟车劳顿没有休息好,而且南京和上海的温度不一样,不太适应,没有打出好成绩。希望明天我们能有更好的表现。”
第二天,“国体”又赢了
美国队长说算你们狠,元旦我还来南京
29日下午4点,第二场大战正式上演。
一开场,由“国体”首开纪录,连中两球,“信通”依靠罚球获得1分。“国体”岂肯放松,进攻势头更猛,高长明罚球得1分,刘振元投中得2分,唐宝堃罚球连得3分,比分很快被拉成了10:3,“国体”领先。看到这种情况,“信通”的洛克和史规亚开始活跃起来,频频得分。等到上半场结束时,比分为11:8,“国体”仍旧领先。
下半场开始后,局面逐渐白热化,比赛双方都开始出现粗鲁行为,犯规频频。
最后1分钟的时候,高长明得球,见“信通”内部空虚,就单枪匹马杀了进去,情势紧急之下,“信通”队长卡逊竟一把将高长明拦腰抱住,却因犯规太多被罚离场。高长明用剩下那少得可怜的时间命中一球,比赛结束,“国体”以29:21再次击败了“信通”。
场内的三千余名观众欣喜若狂,卡逊心有不甘,但无可奈何,只好对记者表示元旦期间将再次率领“信通”队员来南京挑战“国体”,同时他也邀请“国体”队去上海,换个场地,再决雌雄。
第二天,全国各大报纸都刊登了欢呼比赛胜利的消息。
在南京出版的《中央日报》上写了这样一句话:此“非仅京市一队之荣,亦足一洗国人以往之辱。”
(《中央日报》1936年11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