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经盛鸿告诉记者,日本投降以后,新六军分四个区接受日军的投降缴械,一是市区与近郊,二是浦口与浦镇,三是龙潭与汤山,四是镇江与句容。缴械后的日俘被集中在汤山、栖霞等地以及南京光华门外的工兵学校、兴中门内外的兵站宿舍内进行管理。此外,还有一些规模较小的日俘、日侨集中地。据介绍,这些地方当时大多是部队或学校,里面有现成的宿舍和空地,方便安置大批日俘和日侨。60多年过去了,这些当年的安置点又是怎样一番光景?记者进行了探访。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戎丹妍
记者寻访
光华门外
安置点旧址上如今是一所学校
如今,我们乘坐4路、27路等公交车,其中有一站就叫光华门站,车站位于大光路上。但在上世纪40年代,光华门的具体位置,是在御道街南端与石门坎相交的位置。如今光华门早已不复存在,但周围与光华门有关的地名还留下不少。那么民国时期那座位于光华门外的工兵学校究竟在今天的什么位置呢?记者询问了周边一些市民,他们也都不清楚,只是说在光华路靠近苜蓿园大街段有个工程兵学校,不知道是不是就是当年的工兵学校。
而在靠近苜蓿园大街东侧,记者发现这里确实有一所学校。学校的一位老师告诉记者,这所学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从哈军工搬迁来的。至于1949年以前,这里是什么情况,他并不了解。不过,记者根据资料分析,民国时期,这里是的确有一所工兵学校,也就是说,抗战胜利后,这里也是一个日俘、日侨安置点。可惜,由于时间久远,周围的居民已经换过多次,他们表示从不知道这里曾经安置过日本兵。
兴中门外
曾有日本军人俱乐部,现在是一座商场
兴中门位于下关狮子山脚下,即原来的仪凤门,在民国时期称作兴中门。这里的安置点具体在什么位置?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的副研究馆员任骏告诉记者,当时在兴中门外曾经有所学校,叫天妃宫小学,曾被设立为南京日侨集中营管理所。1945年10月,南京市政府在城墙外临时搭建了南京日侨集中管理所,南京光复后的第一任市长沈怡还请马超俊书写了“南京市日侨集中管理所”的大门匾额。
记者来到天妃宫小学,学校党委书记郭九敏告诉记者,学校已经不在原来的位置,天妃宫小学原址如今已经被辟为一个商场,就在静海寺旁。郭九敏说,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后,学校就被日军据为军人俱乐部。1945年,日本投降后,学校由国民党新六军接管。而资料显示,新六军正是来对日军战俘和侨民进行安置管理的部队。
记者在天妃宫小学周边向一些居民打听,他们都表示不知道当年安置日俘日侨的事。最后,记者在静海寺对面一个叫杨家花园的老胡同内,找到了一位83岁的周大爷。周大爷说,他曾经看到过这里居住过大量日本人。
周大爷从小就住在这附近,日本投降那会,他还很小,但已经有记忆了,“当时,在静海寺对面这一带居住着很多日本人。他们住的地方都围着铁丝网,他们经常出来走动买东西,但是和我们很少交流,说话也听不懂。”
实际上,兴中门外不仅安置了日本侨民,也安置了部分战俘。记者找到了当年参与接管日军战俘的新六军第四师作战科长王楚英先生,他告诉记者,他当年就曾经到下关的日俘安置点视察过,这里除了侨民,还收容了一批战俘。他们都住在铁皮顶、木质的房子里,这些房子大多是日本人自己盖的。侨民住在如今建宁路的北边,战俘住在路的南边。
栖霞镇
栖霞寺“受降井”见证日俘昔日生活
栖霞位于南京近郊,根据资料显示,这里也曾安置过日本战俘。这些战俘当时住在哪里呢?
栖霞区旅游文化局研究地方志的管秋惠告诉记者,栖霞确实曾安置过日本战俘,因为在栖霞寺明征君碑前有一口井就叫做“受降井”,这口井当年是专门挖给日本战俘饮水喝的。但战俘具体安置在哪里,他也不太清楚。
而居住在栖霞山附近的一位92岁的老人纪跃发也证实,曾经在这一带看到过日本士兵。纪跃发老人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据他回忆,日本战败后,日本男人都很少露面,都是女人出来要吃的。“当时一些日本女人用钢精锅等东西换周围老百姓家里的吃的,老百姓都换给他们,不记仇。”一直生活在栖霞的张智峰告诉记者,他小时候家里还有一把东洋刀,据老人讲,就是日本人拿来换食物的。
汤水镇
汤山温泉附近曾有“徒手官兵集中营”
关于汤山安置的日军战俘,资料记载比较详细。任骏说,日军缴械后,驻南京和蚌埠的一部分日军,共6416人,集中在南京城东70里的汤水镇一带。汤山街道的一位工作人员证实,民国时期的汤水镇,就是现在的汤山。
在这里集中的日军,分驻4个地方,有步兵教育队、炮兵教育队、下士官候补队和经理部下士官候补队。集中的日军以4个学校的教官、学生占大多数,4个地方相距10余里,都由日军步兵教育队少将教官能势熊三负责联络管理。新六军第一三九团派副营长胡德秀率一个步兵连驻防。4处集中营统称“汤山地区日本徒手官兵集中营”。
《申报》刊登汤山战俘营实景
日俘吃、住都照中国军队待遇
出乎日军和日侨的预料,在日本投降后,他们在中国不仅没受到歧视,反而生活得很自在。1945年11月26日的《申报》上,就有一位叫韩笑鹏的人到南京汤山温泉区的日军战俘营去体验了他们的生活,报道中这样描述:“11月13日上午驻防南京的七十四军军长施中诚将军,特派政治部主任和高级参谋招待我们坐汽车前往参观,途中,对于‘日军集中营’的情形,总觉有些森严可怖的揣想。”
但接下来的所见所闻否定了韩笑鹏原先的想法。“驻防汤水镇的胡营长,是一位二十二岁的广东青年,生在新加坡,抗战后即回国从军,非常热情。他说:‘未来此受降时,本想见了日本鬼子就痛打一顿,方消心头之恨。及至见他们一个个像绵羊一般,狼狈不堪,非常可怜,又不禁慈悲起来。日军缴械之初,对于集中营,也是非常恐怖的,他们知道以前集中营的残酷,很怕我们报复,后来,见到我们这样宽大的精神,都深受感动。我们的驻军,只担任防务,集中营的生活,完全派能势熊三负责,实行自治。只要有臂章,可以自由上街买办伙食。我们还派给集中营一部大卡车,运送修路的日军赴较远的地方。集中营的官兵,吃、住都照我军的待遇(注:当时日俘每天粮食定量是17两米、8两面、16两菜),营中生活相当不坏。缴械时,除武器弹药等军品外,官兵私人的东西如服装用具等,我军丝毫未动。他们曾把一双新皮鞋拟送给我们的一位士兵,却被拒绝了。那些投降的日军官,还穿着他们的黄呢军装,和高筒皮靴。’……”
战俘可以弹钢琴、洗温泉
在报道中,韩笑鹏还写道:“在患者收容所的内科病室外,一部钢琴还好好地放在走廊下。我们临行时,琴音从病室里悠然传来,这种集中营的生活,缴械以前的日军,敢存这样的希望吗?……他们可以自己种菜自己出一份油印的阵中新闻。他们的病兵,仍可以安静地养病,获得充分的医药,病榻上用啤酒瓶插着黄菊花。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是红润润的。他们除了修路做工以外,不但肉体上未感受任何痛苦,精神上也未受到压迫。”
韩笑鹏提到的“修路做工”,指的是一部分日俘被奉调修筑南京到汤山的公路。此外,还有一部分日俘被分配去清理南京郊外的水沟。这些日俘干活很努力,中国守军配给一部卡车,往返运送他们。集中营的日俘每隔几天,还会集中洗一次温泉。这对家乡多温泉的日本人来说,还是很有亲切感。
在干活期间,日俘一见到国军的汽车开来,老远地就列队行礼。汤水镇日军集中营休息所,设在战前蒋介石的别墅,客厅里挂着孙中山和蒋介石的肖像,天棚下交叉挂着两行盟国国旗。中国军政官员或记者前来之时,日俘们在大门外列队迎接。参观者一到,门前一班号兵就站立吹号迎接。
步兵教育队营房里,墙上贴着一些日文标语,其中有:“建设民主自由的新日本”、“消灭日本军阀思想”等。日俘代表不止一次地向参观者表示:“集中营的待遇很好,全体官兵都很感激。回国后,定将大中华民族宽大为怀的精神带给日本人民。”
南京老居民记忆中的日本战俘
75岁的老南京孟庆有告诉记者,他们也曾去看过当年安置在下关的日本侨民,“日本女人也不穿和服,穿的都和我们一样。看上去也很面善。”
孟庆有还说,在日本投降后,一些无依无靠的日本女人都不愿意回国,最后都嫁给了中国人。他们和中国丈夫大都很恩爱,后来生活得不错。
杨家花园的周大爷则说,“那些收容在铁丝网里面的日本人,和我们也是一样的普通人,我们对他们也没什么好抱怨的。要恨的是那些打死中国人的日本军人。”
一场日本发起的战争,以这样一种方式结尾,在一些人看来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国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