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0版:坊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3 上一篇 2012年2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和“熊猫血”妈妈血型不合,后果很严重
隔着妈妈肚皮两次“打针”输血
患严重溶血病的宝宝得救了

  母亲是罕见的“熊猫血”,肚子里的宝宝发生严重的溶血症,有害抗体已经侵入胎儿体内,并开始大量破坏红细胞,发生严重贫血现象。只有通过宫内输血及血浆置换才能保住胎儿。近日,南京市妇幼保健院成功为一胎儿进行了B超下两次宫内输血治疗。据悉,这项技术因为是首次在江苏得到开展应用,其成功意味着江苏省治疗母儿妊娠期溶血病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孕妇张女士是扬州人,血型为RH阴性O型血,“熊猫血”的一种。丈夫RH阳性O型,这两种血型的夫妻所怀胎儿出现溶血几率极高,且极易胎死宫内。在此之前,张女士已经因为溶血症失去过一个胎儿。这次怀孕,她心想无论如何也要保住这个胎儿。从怀孕20周开始,张女士就一直在南京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密切的随诊。在过年前几天,张女士怀孕25周的时候,彩超显示“胎儿心脏扩大,心功能下降,脐静脉扩张”。为了弄清楚胎儿究竟是什么血型,张女士进行了行脐静脉穿刺。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丁虹娟说,如果胎儿血型刚好和母亲一样,就不存在溶血的现象。最终,通过抽脐血查胎儿相关溶血指标确认母子血型不合。

  溶血症最好的治疗就是把胎儿的血换成和母亲血型一致的血。但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丁虹娟介绍,最终选择了脐带血管直接输送到血管内的手术方法。医生通过B超屏幕上反映出来的影像,使用一根直径只有0.2~0.3毫米粗、长约15厘米的细针,刺入胎儿的脐带血管,将血液输送进胎儿体内。

  手术风险在于穿刺有难度,首先要通过B超,透过肚皮找到宝宝的脐带,同时由于脐带在羊水中会漂动,医生必须保证穿刺到位,而且在输血的过程中,必须掌控住细针,使之不脱离脐带血管,并且针在血管里要固定住20~30分钟,保证输血有效进行。在医生进行这项极为细致的手术时,张女士必须保持静止,因为她的任何细微动作,都可能导致手术失败。

  1月27日,张女士在医院进行了胎儿宫内输血治疗,不久后又再次进行了胎儿宫内输血治疗。现在孕妇情况良好,胎儿宫内情况改善。

  宫内治疗是近年来从国外引进的围产学科前沿技术,丁虹娟介绍,2011年中旬市妇幼就通过宫内手术为胎儿进行过胸腔积液治疗,而此次进行的胎儿宫内输血治疗,对母儿血型不合、双胎输血综合征等疾病,能争取时间、延长胎龄,使疾病在胎儿时期得到治愈,胎儿可以健康诞生,开辟了宫内治疗的禁区。

  通讯员 孔晓明

  快报记者 安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坊间 B10 隔着妈妈肚皮两次“打针”输血
患严重溶血病的宝宝得救了
2012-2-14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