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需要对“公交病”进行彻底治理。当事司机被刑拘合乎法理,但不是最终目的。需要立即着手进行的是从机制、体制上引入改革良策。司机受体制逼迫“多拉快跑”,解决这个问题是当务之急。
2月5日,南京发生一起年轻的母亲在下公交车时包被车门夹住,人被带倒,随后被车轮碾轧身亡的惨剧。肇事司机因涉嫌交通肇事罪被刑事拘留。
然而,快报记者第二天在街头体验式调查时发现,尽管事故就在身边刚刚发生,但还是有不少公交车停靠、启动时争分夺秒“抢跑”。记者掐表实测了20多辆公交车从下客到重新启动的间隔时间,其中大多数都不超过1秒钟。隐患犹在啊!尽管公交企业不愿意承认,但事实上,企业现行的考核制度促使公交司机多拉快跑,以致埋下安全隐患,这是不可否认的。
那位遇难的母亲在生死瞬间推开孩子的壮举令人感佩,但惨剧中的人性亮色更衬托了公交管理的缺陷暗影 。人命关天啊,我们的公交“醒”来没有?是不是还在做“安全工作很到位”的大梦呢?
通过一个司机的操作流程失误,我们看到的是整个运转系统中存在的致命问题。不少市民认为,公交司机在乘客还没有完全下好车的情况下就重新启动,是导致惨剧的直接原因。深具讽刺意味的是,该名公交司机21天前刚刚参加过安全学习。
公交企业宣传的口号是“车不停稳不开门,门不关好不起步”,具体规定内容据说也会多处张贴。然而,“下完客到起步用时不到1秒”,这样的速度,不是“生死时速”又是什么?就连刚刚发生在身边的悲惨一幕都没有让众多公交司机吸取教训,有所收敛,难道不更让人担心?
我们需要的是反思、反省。我们需要的是真正长记性,真正地敬畏生命。否则,那些进到车厢的“规定”就只能是废纸一张。公交不能成为公害!我们的公交车,不能让乘客一坐上去就心惊胆战,从担心爆燃,到担心出车祸,再到担心下车跌倒……
公交车确保乘客安全是第一位的,也是社会公益性的基本要求,不计后果地争分夺秒抢跑,无异于草菅人命。
在国内,此类公交车致人死亡事件多有发生。这些事件的共同导火索就是公交车司机“每秒必争”。
相关事件发生后,人们也在追寻硬件上的改进,比如建议公交车车门装上防止夹人的装置,比如建议使用好提醒按钮等等,但是上述之公交病态绝不是仅凭硬件的改善就能随之消除的。
说起来,公交的诸多坏毛病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诸如没等上车乘客站稳就启动车子致人摔倒、看见赶车乘客飞奔过来就当没看见根本不停、背后甚至当面对下车慢一点的乘客骂骂咧咧,这类现象颇为常见。由于“抢跑”而导致事故也成为必然。1月2日下午4点半左右,在洪武路和户部街路口,一辆拐弯的34路公交车就在斑马线上轧伤一名过街的行人的腿。2010年11月13日傍晚,同样是在这里的斑马线上,同样是拐弯的34路公交车刮倒“杂技之花”朱蓉珊,致其死亡。“斑马线上礼让行人”,已成现代社会文明规则,南京也倡导有加,公交车司机怎么就不顾行人安危傲慢抢行呢?
如果只是把问题推给“公交司机素质”恐难服众,关键还是公交管理多年来没真正落到实处,相关企业太不把乘客、行人利益当回事,而只顾自身经济效益。小毛小病不解决,又怎会不酿成苦果?一谈起整改,诸多公交公司便大倒亏损的苦水,似乎管理不善就是因为“差钱”,要么就是指责乘客素质低。
为何公交司机频频“争分夺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3路公交司机说,如果他们一天的规定工作量完不成,就要自己找时间加班补上。在重重乱象的背后,该深思机制、体制问题。
公交车不能再以“公害”的面目示人了。对公交的管理也不能再这样糊里糊涂下去了。南京,需要对“公交病”进行彻底治理。当事司机被刑拘合乎法理,但不是最终目的。
需要立即着手进行的是从机制、体制上引入改革良策,对旧貌加以改观。司机受体制逼迫“多拉快跑”,解决这个问题是当务之急。再比如,南京乘客委员会委员建议:公交车应关门3秒钟后才能启动。这样的主张倘该施行,那就该严令推行,不可“温婉”商议。而对于司机肇事,公交公司被判负连带责任,早有案例。那么,今后对于公交司机普遍违规带来事故隐患、司机出现重大事故,是不是也应对其单位领导进行责罚呢?
当然,城市公共交通是一项公共事业,政府不能像对待普通企业一样对待公交企业,需要从经济补贴、减免费税等政策上给予倾斜。公交企业、公交司机不从逐利的环境和氛围中解脱出来,事故的隐患就难以消除。从这个定义上讲,补贴公交就是补贴市民,让市民享受安全的“红利”,公交才能真正以人为本。
这些年,公交给人带来过快乐,有的司机还入选了感动南京年度人物。我们尊重公交的努力,体谅公交司机的辛苦,但是绝不能容忍公交长期带“病”运转却熟视无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