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3版:社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1年1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不是不能接受年轻干部
是不能接受“神秘”的年轻干部

  此中的启示在于,干部选拔任用和信息发布应更加透明、及时。与其抱怨网民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如把分内之事做好。如果还像过去那样以为随便说几句就能应付过去,那真的是“out”了。

  “湖北江陵县诞生了史上最牛县委常委,副处级干部哪,县委常委哪,只有26岁哇!”11月30日,有网友在华声论坛发帖爆料,出生于1985年的范洁自2008年大学本科毕业后,直接担任江陵县滩桥镇党政综合办公室副主任、团委书记,并在不到四年的时间里,升迁四次,现任江陵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滩桥镇党委书记、人大主席。(据华声在线)

  面对网友质疑,江陵县党委组织部一工作人员表示,“所有升迁都是公开透明地进行,经得起推敲和质疑,与后台和背景之类的没有关系”。这样的解释显然不够权威、不够透彻,有待当地做进一步回应。选拔任用年轻干部难免触及公众敏感的神经,多解释一点,多沟通一点,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不独范洁,近来,有关“最年轻干部”的种种信息、话本一直“漂浮”在网页上,欲对相关真相一探究竟,成为显然的社会心理,无法回避。今年9月,质疑井冈山市委常委、副市长杨春霞16岁就参加工作的网帖引起网民热议,一名网友说:杨春霞16岁就参加工作、18岁进镇政府、19岁进县团委、22岁任团委副书记,25岁任团委书记……平坦的仕途令人羡慕不已。再追溯一下,还有“最年轻市长周森锋”“最年轻县长闫宁”“美女镇长牟阳”等。

  应该说,对于质疑,当地有关部门大多有正面回应,比如说江西吉安市委组织部干部一科科长谢振华代表吉安市委组织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并提供了杨春霞的干部任免审批表。做出正面回应值得欢迎,但多数仍然在“为何晋升”的问题上留下空白。显然,仅有制式的表单面世还不能完全解决公众之渴,如果不能有更为详尽的说明和更为热切的互动,则难以平息质疑的声浪,更不必说一些回应仅仅是表表“程序无问题”“经得起推敲和质疑”这类准口号了。

  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加强群众监督,这是政治文明的要求。把为什么选拔某位干部、某位年轻干部比其他干部多了哪些优势向群众讲清楚,是分内之责,理应常态化,不可推脱和敷衍了事。

  南方日报的一则新闻给我们提供了现实参照:11月30日,广东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议决定免去宋海的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职务,决定任命刘志庚、许瑞生为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这一新闻以较大的篇幅,以鲜活的语言对“新晋两副省长获提拔原因”作了详细介绍,如述及“自2006年3月担任东莞市委书记,刘志庚一直备受媒体关注,多次入围人民网评选的‘年度最受关注地方领导’,而且排名靠前——2010年排名第一,2009年第二,2008年第一。”令人印象深刻,不少网友跟帖加以好评。

  介绍“新晋两副省长获提拔原因”所表现出的公开、互动经验,值得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加以推广。提拔省级干部能详解原因,提拔县级干部解释原因更不该有困难,特别是,在遇到质疑的时候,更有必要把相关干部的“家底”亮给天下人看,既然“经得起推敲和质疑”,则无见不得光的地方,应该有底气以具体而详尽的事实打消群众的怀疑心理。

  必须承认,大胆选拔任用年轻干部是好事,重用贤才,确实也要打破传统的“论资排辈”。关键在于,既能破得了“格”,又能经得起质疑,才是用人的高境界。

  当下,“不怕干部年轻,就怕暗箱操作”的社会心理十分突出。公众不是不能接受年轻干部,而是不能接受“神秘化”的年轻干部。

  应该说,这种心理非常正常,由此心理衍生的质疑精神也无可指责。在越来越强调信息公开、用人公正的当下,不可错误地认为质疑“最年轻干部”,是网民大惊小怪、没事找事、没话找话。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博士后、江西省社联副主席吴永明不久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理性平和地看待网民的质疑。他说,今年是换届年,省、市、县、乡四级党政领导集中换届,网民关注年轻干部包括年轻女干部,表明社会对党政领导换届工作的重视,是对用人唯才、用人唯贤的期待。这是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体现。新华社“中国网事”关于杨春霞的报道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网民关注折射民主政治进步。

  此中的启示在于,干部选拔任用和信息发布应更加透明、及时。与其抱怨网民横挑鼻子竖挑眼,不如把分内之事做好。如果还像过去那样以为随便说几句就能应付过去,那真的是“out”了。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社评 F3 不是不能接受年轻干部
是不能接受“神秘”的年轻干部
2011-12-2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