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9版:最新闻/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1年10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
人大自主招生新政让考生很纠结:“家里有人上过大学也成坏事儿了”

  继北大、清华公布自主招生新政后,前日,中国人民大学也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该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将在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考试中实行“校长直通车计划”和“圆梦计划”。

  其中,圆梦计划关于“考生资格”的表述,尤其引人关注: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不少考生和家长看到后不禁感慨:“这是哪门子规定?也太雷人了吧?”

  两大计划:

  需中学校长实名推荐

  中国人民大学拟在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考试中推行“校长直通车计划”和“圆梦计划”。

  其中,“校长直通车计划”主要在自主选拔录取过程中招收各地区拔尖中学中综合素质高或具有某方面特长且具有人民大学相关学科培养潜质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圆梦计划”主要在自主选拔录取过程中招收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生源高中毕业生。这两项计划对推荐学校和被推荐考生有一个共同要求:都需要中学校长实名向人民大学推荐。

  考生热议:

  “圆梦计划”有点儿雷人

  “校长直通车计划”要求,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综合素质高,或具有某方面特长且具有学校相关学科培养潜质。

  “圆梦计划”的对象是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生源高中毕业生,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

  “成绩好、综合素质强、有某方面特长,‘校长推荐’学生的这些要求很容易理解。但‘圆梦计划’就太雷人了吧?为什么要求‘三代之内无大学生’呢?依据的是什么?”来自农村的高二学生小李在网上看到消息后,特别不解。他说,自己向室友们传达了这一新闻后,他们寝室立即乱成了一锅粥,甚至有人以为他在开玩笑,“你别逗了,如果是真的,那一定是学校弄错了。”

  一些同学认为,这违背了此项计划的初衷,既然是为了帮助没有条件读书的学生,那么有能力和有希望的学生应一视同仁,而关于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条件本身没有根据,是令人无法理解的荒诞要求。反之,如果家庭三代之内有大学生的学生因此而失去上学的机会,那上大学岂不是成了坏事儿?这项措施在鼓励学生上大学的同时,是否也限制了更多可能上大学的学生前途?

  业内声音:

  给农村学子开辟通道

  “人民大学这次给优秀的农村考生开辟一条特别通道,圆一些家庭渴望子女升入一流大学学习的梦想,这个方向很好。”郑州大学招生负责人表示,对于人民大学此次公布的政策,要两面看,“出台一些对所谓的‘弱势群体’有利的措施,借此提高这部分人群的录取率,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他说,近来,关于“寒门难出贵子”的讨论一直都没有停过。高考面前,每个人的机会都是相对均等的,但是,在比例越来越高的名校自主招生面前,那些来自贫困家庭、农村偏远地区的考生,确实吃很大的亏。由于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他们在综合素质方面自然会差一些,但是他们身上也具有自强不息、能吃苦等优秀品质。现在,清华、人大等各个名校在自主招生中专门为这部分考生给予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这种改变和尝试是积极的。

  该负责人介绍,历史上,美国也曾经针对国内的西班牙裔、非洲裔等国民推出过特殊政策,鼓励和动员这一不注重教育的人群主动接受教育,“他们的政策、力度比中国要大”。当然,在中国,不重视教育的问题应该并不存在,大多数家庭还是希望孩子可以通过读书、上学改变命运的。

  关于“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规定,他表示,每项政策的出台,都会有它的背景,“设置这个条件,人大应该是有充分考虑的,关键问题是,‘三代之内无大学生’这一群体到底有多少人?不知道学校有没有统计,这一点很重要。”

  前日下午,记者联系了人民大学招生办公室,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没有学校宣传部的通知,暂不接受任何采访要求。

  据《郑州晚报》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最新闻/中国 A19 “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 2011-10-3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