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知名的鼋头渚景区树阴深处有一所老房子,名叫“七十二峰山馆”。历时3个月,这所沉寂多年的别墅已修缮完成,无锡市于10月21日举办王昆仑故居修缮开放暨塑像落成仪式,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修缮一新的“七十二峰山馆”为五开间中西合璧式的歇山顶大敞厅,中间为亭式门厅,三面环廊,占地106平方米,屋后有山泉小池,山坡上栽植桂花和龙柏。而此屋的主人——无锡人王昆仑,更是一位见证中国革命的传奇人物。
游客在王昆仑故居参观(左为王昆仑雕像) 聂聪 摄
建立北京大学第一个国民党支部
王昆仑,原名王汝虞,字鲁瞻,世居无锡城中姚宝巷17号(今县前西街和大成巷步行街之间)。王昆仑从小迁居于政治文化中心北京,目睹清朝政府腐朽没落、帝国主义肆意侵略、国家民族危机重重;也目睹了辛亥革命的果实、护国战争的果实,屡遭军阀攫取的政治局面。
1917年,王昆仑进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各派学说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激励,使王昆仑立志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他如饥似渴地读书,学哲学、学西方涌入的各种政治学说、学三民主义。其中孙中山的理想,“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给王昆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1922年,由于教育总长彭允彝逢迎军阀,破坏司法独立,北大学生发起了驱逐教育总长彭允彝的运动,王昆仑被推为学生代表,到上海寻求各界的支持。在上海,王昆仑与另外三个学生代表一起向孙中山汇报了北京学生的情况。但是匆匆见过孙中山后,王昆仑心有不甘,他希望从革命领袖那里得到救国救民的正确途径,要求单独谒见孙中山。
孙中山被王昆仑的赤诚和执著感动了,百忙中抽出时间与王昆仑进行了长谈。谈话中,孙中山深深地喜爱上这个有志气有抱负的无锡青年,他告诉王昆仑:“要革命,要救国,就要相信我的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就要参加一个革命党,组织起来才有力量。”并亲自介绍王昆仑加入国民党。
回到北京后,王昆仑不负孙中山的嘱托,秘密发展国民党党员,宣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很快就建起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国民党支部,成为国民党的元老之一。
秘密加入共产党,长期从事统战工作
自从蒋介石上任后,王昆仑目睹了他的一言一行,感到他是一个真正的独裁者,经过认真思考,他感到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于是,1933年,在中国共产党最困难的时刻,他毅然决然秘密加入共产党,并在国民党内部长期从事反蒋活动和爱国统一战线工作。1941年夏天,在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同志的亲切关怀和直接领导下,经过王昆仑、许宝驹、王炳南等人酝酿,“小民革”在重庆正式成立。它的主要任务是利用各种渠道,广泛联络国民党上层中愿意进步的人,推动他们联合起来,从国民党内部推动坚持团结、民主、抗战的斗争。王昆仑经常利用自己的身份,把了解到的重要政治、军事情报,直接向周恩来、叶剑英反映,对于推动国民党民主人士的工作,起到了重要作用。
1985年8月23日,王昆仑逝世。在追悼大会上,胡耀邦代表党中央致悼词:称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著名的政治活动家,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卓越领导人。”直到这时,世人才知道王昆仑共产党员的身份。
修缮一新的“王昆仑故居”更显特色
此次无锡对王昆仑故居进行的全面修缮,在修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基础上,搜集整理珍贵的文史资料以现代的手法在七十二峰山馆进行展陈,并邀请著名雕塑家顾彪先生为王昆仑同志雕塑了一半身雕像。王昆仑同志的事迹陈列展共分五个部分,分别安排在5个房间和大厅内,展示了青少年时期求学奋进,壮年时期投身革命,建国后参政议政为祖国的建设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和他在文化、艺术和红学研究方面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以及大量珍贵的实物资料。
金辰 聂聪
王昆仑简况
王昆仑(1902—1985),江苏无锡人。建国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政务委员,北京市副市长,民革第二至四届中央常委,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三、四届全国政协委员。1979年10月当选为民革第五届中央副主席,1981年 12月当选为民革中央代主席,1983年12月当选为民革第六届中央主席。1978年3月、1983年6月先后当选为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