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6版:读步天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1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
  【美】 琳达·格林豪斯 著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11年6月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是国家最高审判机构,由9名终身法官组成。建国至今,美国共有过112名大法官,他们被称为“法官中的法官”,其日常工作生活,在普通人眼里很神秘。

  格林豪斯是《纽约时报》记者,按我们的说法,专跑联邦最高法院口儿的,一跑30年。她仔细研读大法官哈里·布莱克门留下的分装在1585个纸箱子里的50万份文献,写了这本布莱克门的传记,为我们掀开这层神秘面纱的一角。

  1959年布莱克门51岁生日那天,正式成为9人团队中的一员,直至1994年在白宫正式宣布退休。当时总统克林顿在布莱克门的退休仪式上对他予以盛赞,说他“充满人性的观点不仅体现在最高法院的多数意见中,在异议意见中也比比皆是”。读完这本传记会明白,克林顿单单摘出“人性的观点”来说,是“对症下药”式的赞扬——

  布莱克门30多年大法官生涯,参与审理3874起案件,其中影响最大的,一是1972年的“罗伊诉韦德案”。最终大法官们以7票对2票,宣布德州禁止堕胎法的法律违宪,维护了妇女在堕胎问题上的自由选择权。

  正是因为撰写此案判决,布莱克门被称为20世纪最为重要,也最具争议的大法官之一(《时代》周刊的评价)。“罗伊案”后,布莱克门一直在风口浪尖上生活,反对堕胎法的“生命派”痛斥他为“婴儿杀手”和“种族屠杀代理人”;被“罗伊案”判决改变命运的众多年轻女性,则将其奉为救命恩人和“女权斗士”。从此布莱克门外出开会或是演讲,都需警察维持秩序、贴身护卫。

  论法律,论美国政体,我都是彻头彻尾的门外汉,但这本传记我看得津津有味,一是因为得以窥探一些著名案件的幕后,二是布莱克门“沉静而有学识”、“不落窠臼”的人格魅力吸引我;除此以外,隐隐贯穿全书的一桩友谊往事,更让我看得不禁唏嘘。

  沃伦·伯格比布莱克门大14个月,俩人幼儿园同班,两家隔着6个街区,一对真正的“发小儿”。两个明尼苏达出生贫寒的孩子,后来都学了法律,一度还要联合开个律师事务所。再后来,伯格先一步进入最高法院成了大法官。没多久,由于他的力荐,布莱克门也成了大法官,而伯格则被升任首席大法官。由于二人亲密无间,当时不少人略带讥讽地称他俩为“明尼苏达双胞胎”。就是这样一对发小儿,亦步亦趋的挚友+同事,最后竟为种种原因,渐生嫌隙,渐行渐远,终至反目成仇,老死不相往来。

  千万别往同性恋方向胡思乱想,这是两个知识分子精壮大汉的友谊,辗转、深刻、耐人寻味。布莱克门留给后人的文献中,有惊人数量的与伯格之间的通信,以及同事期间互相传递的私密纸条,传记作者显然也将之作为布莱克门一生中的重要经历,予以深度挖掘,其中有政坛的你死我活,有友谊的如露如电、梦幻泡影,以及整个人世的沧桑流变,看了发人深省。

  法律是严谨的,甚至是严酷的,而友谊却是无比深情的,这本传记因为有了这二者一明一暗的呼应,显得格外有血有肉,细腻好看;而布莱克门这个人,也因这二者的互相映衬,显得格外丰富完整,越发令人尊敬。

  本书译者何帆是知名青年学者,近年致力译介种种有关美国高法题材的图书,成绩斐然,如《九人:美国最高法院风云》、《批评官员的尺度:<纽约时报>诉警察局长沙利文案》等,从中可见他作为“青年学者”以外另一重身份——中国最高人民法院法官,对中国的法治进步、司法改革的探索与思考,同样令人尊敬。

  杨葵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读步天下 B6 大法官是这样炼成的 2011-9-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