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康永以主持出名,但他最近在上海书展接受采访时表示,虽然主持的节目火爆,但早已萌生退意。这么红还要退,一是有底气,不在乎一城的得失;二是确实好多事等着他——写书写到不光粉丝追捧,文化人也纷纷叫好;做时尚设计,创立了“CAI”品牌,主做高跟鞋和服装;忙收藏,还拍微电影……所有这些事,既高调又不招人烦;既时尚又特别实在,不得不让人感慨这个人绝顶聪明。
可是乍看到他的新作《艺术里的金钱游戏》,署名蔡康永、陈冠宇合著,可副标题又是“蔡康永建议你艺术投资之道”。讲不通啊,明明是俩人合著,又只说一个人建议投资之道……不禁有点失望,以为再聪明的人也会一时糊涂,机灵如蔡康永,都被钻到钱眼儿里的出版商忽悠了,居然出了本访谈录。拿到书后扔在一边,心里有股隐隐的失望。
话说多少好书,就因为我们自以为是的一些武断猜测,与我们失之交臂。某日大解,手边只有这一本读物,只好忍着失望拿起来翻阅。不料一读即放不下,太好看了——有趣,不时读得会心而笑;有料,真从里边学到好多知识;有品,文字毫无做作,轻松质朴而又入心入肺,如同与密友在初秋的露天咖啡馆聊天,微风徐来,美不胜收。
也根本不是一本访谈录,蔡康永写的一则一则小故事,一律关乎艺术品收藏,大多是亲自经历,也有听来的。这一部分是记叙语气。每则故事后,则有陈冠宇的一篇极短文,改用议论语气,从专业角度总结故事中值得注意的收藏经验。我对收藏虽然爱好已久,但纯属看热闹级别,所以对专业议论部分不感兴趣。即便如此,偶尔看了两篇,也觉得有了这一搭配,非但没减损蔡康永的精彩,反而像是弹琴时的和弦音,比单音丰富多变许多,让蔡康永故事的意味更加绵长。不知二人如何想起这搭配,俏皮,奇巧,又没有一点不虚头八脑。
读过不少讲收藏的书,里头的案例抄来抄去,同样的故事,本是民国年间的事儿,人物换个行头,背板重刷个颜色,又在当下出现了,真让人哭笑不得。蔡康永的故事个个高保真,还都新鲜粉嫩,像锅刚出屉的肉包子。看看他讲的人,是蔡国强、柰良美智,甚至是八零后那一拨儿艺术家;再看看他讲的艺术品,油画不必说了,现代装置,甚至光电,都一一被他请上台面大谈特谈……说这是最时尚、最现代的一本讲收藏的书,大概没人反对。从这意义上说,这本书,还是一本最新商战实用手册——艺术品的买卖在这几年,已经快和房地产一样,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了。
很多人反感把艺术与金钱混为一谈,蔡康永多聪明的人,不愿陷入无谓的纷争,事先赶紧亮明身份:如果你羞于谈钱,“那这本书就和你无关了,请不用浪费你的时间往下看。尤其是觉得艺术神圣,不可以扯到钱的人,更请你尽速丢下此书,转选其它适合你的读物”。有意思的是,陈冠宇在其后一段议论中又说:“如果你只是单纯要投资赚钱,相信我,艺术品不是必要的投资标的。你可以选择股票、债券、房地产……投资艺术太麻烦了。”俩人说的看似矛盾,其实读完全书就会发现,这说的是同一件事。这件事可以浓缩为两个字,那就是:喜欢。
其实这是一本讨论“喜欢”的书。所以我会如此喜欢。有什么比喜欢更重要么? 杨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