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7版:坊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1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前妈妈带我来吃,后来自己来吃,将来还要带着自己孩子来吃”
城南汪家馄饨,火了28年
  上午10点多,顾客排队等着馄饨出锅,店里几乎没有空位
  快报记者 辛一 摄

  2005年,一首南京方言RAP《喝馄饨》风靡全城,一时间,马台街出现多家打着歌词中出现的“老王馄饨摊”旗号的摊子,为谁才是正宗争执不下。其实,南京不止有“老王馄饨摊”,相比之下,城南的“老汪馄饨摊”名气更大,经营了28年,现在每天仍是门庭若市,每天早上,等着喝馄饨的顾客都要排队排到街上。

  三兄弟,一人一家门店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雨花西路上的汪家馄饨店怎么关门了?那边的馄饨可好吃了!”帖子引起很多网友的关注,大家都说,这家馄饨店关门,“很可惜”。

  据了解,汪家馄饨店共有三家,是三兄弟开的,在城南很有名气。其中,汪家大哥的店在雨花新村,老二的店在金粟庵,老三的店就是雨花西路据传关门的那家。汪家馄饨到底有啥魔力,能引起那么多网友感慨?近日,记者前往一探究竟。

  汪家大哥总是一副笑眯眯的样子,看见熟客就会客气地打招呼。他说:“父亲从老一辈人手中学到了包馄饨的手艺,一开始在雨花台附近,挑担烧柴火下馄饨,后来有了点积蓄,就盘了一家门面,很快三兄弟都成年了,也觉得手艺都学到了,慢慢地一人开了一家店。”

  老二经营金粟庵店已经十年了,回想起当年的情形,他说:“当年父亲让我们开店,选址要求很严格,馄饨是服务老百姓的,做回头客,铺子一定要在小区附近。”

  目前,由三弟经营的雨花西路店由于门面改造暂时歇业,老二的金粟庵店和大哥的雨花新村店每天门庭若市,高峰时,等吃馄饨的顾客都会排队到街上。

  方奶奶的孙子今年8岁,以前住在馄饨店附近,现在搬到了景明家园,不是每天都能吃到馄饨了,方奶奶只得经常来买刚包的生馄饨回去下给他吃。小家伙拎着刚买的馄饨,显得很害羞,似乎不想让人看出他“嘴馋”,催着奶奶快点回家。

  家住雨花西路的刘小姐,吃汪家馄饨已经快20年了,以前一直在三弟的雨花西路店吃,现在门面改造,改去大哥家里吃了。“这么多年,吃他家馄饨成了习惯,以前妈妈带我来吃,后来自己来吃,将来再带自己孩子来吃,这种感觉挺不错。”

  在金粟庵店对门经营水果生意的陈阿姨说:“我虽不是天天去,但是隔两三天不去,就想吃了。”

  三兄弟,一人一个绝技

  一张面皮,一点肉馅,一碗骨头汤,都是差不多的馄饨,汪家的为啥就能吸引人?记者在汪家大哥的店里点了两碗馄饨,一碗辣,一碗不辣,亲身体验了一下。从卖相看,汪家馄饨个头较大,馄饨皮在汤中浸泡时间长也不会烂;从口感看,有辣油的香味更多,原汤的口感更清爽。汪家大哥说:“我们的秘诀一是皮薄肉多,二是秘制调料。”

  原来,汪家老先生传下了三门绝技:制皮、调馅和配酱料。现在经营为了统一口味,兄弟三个每人负责一门,每月轮换,凌晨3点起各自在家制作,6点开门前配送到各个店铺,然后现包现卖。包馄饨也是在灶台旁,能够看见实实在在的肉馅,很多顾客觉得物有所值。汪家大哥说:“肉馅怎么调,酱料怎么配,现在做起来驾轻就熟,但以前为了达到最佳口味,花了很多力气。”

  现在肉价涨了,汪家馄饨怎么应对?老二说:“都是老顾客,不能做昧良心的事,我们宁愿涨价也不会减少肉量,或是用差的肉,我们专门雇了3个人在养殖场里,养猪供肉。”

  “包馄饨就在灶台边上,肉有没有问题,有经验的家庭主妇一眼就看出来了。”大哥说。

  不强迫子女继承事业

  有没有想过走出城南扩大经营?两兄弟都直摇头,大哥说:“我们不接受加盟,也不想再开连锁店了,忙不过来。”

  “店开多了,我们照顾不到,牌子就砸了。”老二补充说。

  现在早餐业竞争很激烈,可选品种多,更关键的是,赶着上班的年轻人都偏爱能够拿在手中边走边吃的早饭,有时间坐下来吃碗馄饨的人越来越少。对此汪家大哥显得比较淡定,“守着父亲的名号,把简简单单的馄饨口味做好,才最重要。”

  谈到未来,汪家大哥似乎没有想得太多,孩子们有自己的工作,对于接班并没有兴趣,“孩子有自己的想法,不强迫他们。妻子包馄饨,我们下馄饨,店面就这么大挺好。”对于孩子们的选择,老二则显得不太甘心:“我们会把手艺原原本本的交给他们,至于做不做,做多大,是他们的事了。”快报记者 陈志佳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坊间 B7 城南汪家馄饨,火了28年 2011-8-23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