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F10版: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1年6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宜兴秋收暴动 党在江苏 第一次武装建立政权
  经过维修的小楼“补庐”
  当年农军训练地归径横山
  匡亚明墓前刻着一本书
  这幅油画生动反映了当年宜兴秋收暴动的场景
  陈云对这次暴动的评价
  起义时打出的标语口号
  秦起(1907~1927),原名秦锡昌,无锡人,中共党员
  秦邦宪(1907~1946),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无锡人
  严朴(1898-1949)江苏无锡人,中共党员。

  在宜兴宜城街道光荣西路5号,有一座黄色的二层小楼“补庐”,1927年秋,正是在这里中共宜兴县委领导举行了宜兴秋收暴动。这次于11月1日爆发的武装起义,虽然仅有三天,却被陈云称为“是江苏省最早反对国民党的农民暴动的一个县”,是江南农民大暴动的开始。当时,《布尔什维克》杂志也指出,“宜兴暴动是同两湖,广东,陕豫,至直鲁,全国各地不断爆发的全国农民大暴动之一部分。”

  宜兴秋收暴动虽遭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镇压而失败了,但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苏第一次用自己的武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功仍不可没。

  □快报记者 陆媛

  会议定下宜兴在江南首先暴动

  在宜兴城区光荣西路的一条巷子里,有一座黄色的二层小楼,一楼开设了多家店铺。这幢小楼上写着“补庐”两个字,而边上有两块不起眼的石碑,一块刻着“宜兴市文物保护单位”的字样,另一块介绍,1927年这里曾是中共宜兴县委旧址。

  宜兴市史志办党史科科长陈惠萍介绍,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以后,中共江浙区委派共产党员潘梓年、李旸谷等从上海回宜兴重建党组织。不久,发展史曜宾等5人为党员。接着又派万益、宗益寿、史砚芬等来加强宜兴党组织的力量。

  补庐当时就是史曜宾的家,也就是在这里成立了中共宜兴县委。

  中共江苏省委于1927年10月上旬在上海召开“江南秋收暴动行动委员会会议”,史曜宾及万益参加了会议。会议讨论确定宜兴、无锡、常州、江阴、常熟等地在最短时间内发动农民起义。

  万益在会上列举宜兴在江南首先发动武装暴动的有利条件和必要性:就在1927年8月至10月间,宜兴发动了“教师索薪”、“农民抗粪捐”、“双十节驱逐县长施方白”三次斗争,都取得了胜利。

  会议当即决定宜兴在江南首先发动武装暴动,建立工农兵苏维埃政权。同时决定派万益和段炎华(军事干部)以省委特派员身份到宜兴参加领导工作。暴动前夕,团江苏省委又特派匡梦苏(即匡亚明)赴宜兴参加领导。宜兴县委很快制定了行动计划,成立了暴动领导机构“农民暴动行动委员会”,万益任总指挥,史砚芬、宗益寿任副总指挥,并决定11月1日为暴动日期。

  起义按时举行,半小时就攻下公安局

  曾任南京大学校长等职的匡亚明生前回忆说,当时具体领导和指挥暴动的五名成员都是青年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段炎华不过26岁,万益25岁,史砚芬和他都是21岁,最小的宗益寿只有20岁。五人的平均年龄不到23岁。就是这样一群20出头的小伙子带领着成千上万的群众打响了江南农民暴动的第一枪。

  1927年11月1日上午,宜兴农民暴动行动委员会成员万益、段炎华、匡亚明、宗益寿、史砚芬等人,指挥各路农军以分散隐蔽的方式陆续进城。12时,暴动总指挥万益在县署前连发三枪为号,宣布举行暴动。臂缠红色布条为标记的千余农军闻讯而动,他们高举大刀,手持短枪、锄耙、棍棒等武器,高呼“农民革命胜利万岁”、“杀尽贪官污吏土豪劣绅”、“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按预定计划分头行动,向城内军警发起进攻,迅速攻占了县署和公安局。从万益开枪发暴动信号到农军攻下公安局,仅用了半个小时左右。

  一面绣有镰刀斧头的红旗在宜兴上空飘扬。万益在群众大会上宣布红色政权“宜兴县工农委员会”诞生,万益任主席;工农委员会发布《告全县人民书》,提出了一切政权归工农委员会等施政纲领。大会还推举万益为农民革命军总司令。农民暴动共缴枪40多支,小山炮2门,枪弹、炮弹10余箱。接着,又召开了农军代表会以及各种不同类型的群众会议,并由段炎华、陈伯麒等6人组成工农法庭,对捕获的土豪劣绅进行审判,当场处决民愤极大者4人,烧毁了借据、田契、租簿等剥削罪证。

  当天晚上,暴动群众将县牢狱打开,被押人犯悉数释放。

  敌强我弱,暴动第二天开始撤离

  宜兴暴动使国民党反动政府大为震惊,南京政府急派无锡公安局到宜兴镇压。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2日午后,工农革命委员会召开会议,认为不宜困守孤城,应主动撤离。暴动行动委员会召集参加暴动的800多名农民群众开会,让他们以到乡村去捉土豪为名,立刻撤到乡村中去。

  会议决定派匡亚明、史砚芬两人先回上海向江苏省党、团组织汇报。撤退前,史砚芬舅父介绍他去外省工作,以避锋芒。但史砚芬坚决表示,要献身革命事业,要求其舅父成全其志。

  今年86岁的史久经老人是如今补庐的主人,1927年中共宜兴县委员会成立时首任书记史曜宾是他的二哥。他的大哥和三哥也是这场运动中的风云人物。“我大哥史宜宾是共产党员,他当时身份是国民党宜城区党部负责人,我二哥史曜宾公开身份是国民党宜兴县清党委员会秘书,实际上他是中共宜兴县委员会书记。我三哥叫史寒冰,他虽然不是共产党员,但他也是进步分子,他主编了《宜兴评论》。”秋收暴动后,三个哥哥都成了国民党通缉对象,“当时通缉令第一号人物是万益,第二号就是我大哥史宜宾,第三号是二哥史曜宾,第四号是史寒冰。”

  暴动失败后,史久经一家离开宜兴以躲避国民党的追捕。三哥史寒冰因为没有参加共产党所以没有和家人一起去上海,但仍被逮捕押送南京,所幸三嫂的亲戚是当时国民党高官,经担保营救才被释放。

  史久经直到11岁才和母亲回到宜兴。“当时补庐比现在看到的要大得多,现在房子是厢房,原来还有正房,但在日本兵侵华时被炸毁了。”

  万益等三人未经审判被秘密枪杀

  与史曜宾一家相比,万益等人却没能逃离。在城内的农军撤光后,11月3日黎明,万益、段炎华、宗益寿等率领断后的20余农军,乘船出发,途中遭遇商团、水警的袭击,因寡不敌众,船只被截获,他们只能上岸转移。4日,国民党第13军1营等部开进宜兴。无锡水警、公安局和宜兴县长周亚南等商议围剿农军计划,声称“定要斩草除根,不能挂一漏万”,先后杀害起义人员10多人,被捕者20多人。

  万益等转移到浙江长兴的荒庙中宿营时,由于坏人告密,几人被当地反动地主武装逮捕。万益等人被捕的消息传到宜兴后,县长周亚南派出军警于20日将万益等人押至无锡带上驳船上,连夜开回宜兴。

  第二天,土豪劣绅到县政府请愿,要求处决万益等人。周亚南担心万益等人被共产党劫狱,即与驻宜兴进剿军队、商团团长商定:无需法庭审判,将万益、蒋三大、陈伯麒当即枪决。

  11月22日凌晨4时左右,3人被押赴刑场。途经县立第一高小时,万益站下来,扫视学校片刻说“这是我的母校”。临刑前,万益等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革命成功万岁!”

  万益等三人被枪杀的刑场就位于荒凉的护城河旁。今天,这一带已成为宜兴体育场。

  后人以宜兴革命纪念园中轴线为界,万益墓位于西侧,而东侧,则是匡亚明的墓。这两位昔日的战友在相隔多年之后再度重逢。

  匡亚明不是宜兴人,但他却对宜兴充满感情。根据他的遗愿,在宜兴和他的故乡丹阳分别建造了墓。

  评述

  暴动意义巨大

  代价也很沉重

  1927年8月7日,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著名的八七会议,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并将发动各地农民举行秋收起义作为党在当前最主要的任务。不久,中共江苏省委要求江苏农运主要工作是要即刻领导江苏农民暴动,夺取政权。

  宜兴农民暴动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发生的,从占领县城到主动撤出,虽然只有3天时间,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江苏第一次农民暴动。暴动有明确的政治纲领,给国民党当局以极大震动,不仅沉重打击了宜兴的国民党反动势力和土豪劣绅,还影响了苏南和全省。在宜兴暴动的影响下,无锡、江阴等地也相继发生了农民暴动。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苏第一次用自己的武装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其功仍不可没,暴动领导者万益等共产党人唤起民主、反抗国民党和封建地主阶级的反动统治,面对屠刀大义凛然、威武不屈的英雄气概尤为后人景仰。

  中共中央临时政治局负责人瞿秋白在宜兴暴动后即发表文章,高度赞扬这次暴动,称“这种伟大的社会破裂和阶级战争之中,工农贫民的胜利,是中国的唯一出路,是扫灭混战纠纷而造成统一的劳动者的中国之唯一力量”。并指出“全中国工农贫民革命的任务,就在如何推翻中国豪绅资产阶级的经济基础,捣毁中国最强有力的豪绅阶级的大本营、发祥地——这就是江南。这就是这回江南农民大暴动之特殊意义”。

  不过,宜兴农民暴动也是悲壮的暴动,代价巨大,它在党的领导、武装斗争、统一战线等方面也有着深刻的教训。据了解,党组织后来对此进行过总结,主要有这么几条:原先省委决定由省委特派员和县委负责同志组成暴动领导小组,但在暴动举行之际,重新成立了“暴动行动委员会”领导暴动。在撤退的关键时刻,由于行动不一致,农军退出城外即遭敌人袭击,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此外,当时党内受左倾盲动主义路线的影响,许多同志不顾宜兴在许多方面还不具备武装暴动的条件就仓促决定宜兴首先暴动,以致暴动占领县城后很快失败,党组织完全暴露,许多同志牺牲,几年来的工作成绩毁于一旦,造成重大损失。

  人物·记忆

  秦起:最早的无锡工运领袖

  1927年3月20日夜,一面鲜艳的红旗飘扬在无锡城中图书馆钟楼上。这是秦起和另外两名工人冒着生命危险,为迎接北伐军而准备的。翌日,北伐军先头部队到达无锡洛社,秦起领导无锡工人开始总同盟罢工,并召集各群众团体在城中公园集会,欢迎北伐军。之后,他代表全城10多万工人,向北伐军第十四军军长赖世璜提出释放全部在押政治犯和改善工人待遇等14条要求,赖世璜迫于压力,允诺了这些条件。工人斗争取得了胜利。

  秦起是无锡人,五卅运动中,他结识中共无锡支部书记周启邦,在其影响下投身革命,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组织上分配他负责无锡地区工人运动,他以开办工人夜校的形式,传播新思想,启发和教育工人。1926年4月,茂新面粉厂工人沈根泉工伤身亡,厂主对此漠然置之。他带领工人同资方进行斗争,直至资方答应支付丧葬、抚恤费。不久,茂新面粉厂首先秘密成立工会。同年5月1日,他作为江苏省工人代表出席在广州召开的全国第三次劳动大会。回无锡后,他参与领导了全县21家丝厂工人的总同盟罢工。5月19日,全县2万多丝厂女工在秦起指挥下,走上街头示威游行,沿途散发传单,诉说缫丝女工的苦难,罢工坚持到5月30日,最终取得了胜利。

  1927年1月4日,无锡总工会秘密成立,秦起当选为总工会委员长。那时,无锡已有10万工人入会,成立了55个分工会,还建立了一支工人的武装——工人纠察队。3月17日,工人纠察队在秦起的领导下,分别在周泾巷、南门旗站、北门皋桥等处破坏铁路,造成沪宁线瘫痪,有力地声援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当北伐军进驻无锡后,总工会由秘密活动转向公开办公。中共无锡地委经常通过总工会团结各行业工人,维护工人利益,调解劳资纠纷,处罚封建霸头,与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

  无锡总工会领导的工人运动轰轰烈烈迅速发展着,引起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国民党右派的仇视和恐慌。他们暗中收买了一批流氓和工贼,成立了一个所谓“无锡市总工会”,与秦起领导的总工会分庭抗礼。秦起带领着总工会全体工人与国民党右派的分裂活动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赖世璜与国民党右派沆瀣一气,逮捕了工人和民众代表24人,秦起领导全县工人请愿营救,24人最终获释。恼羞成怒的敌人再次纠集商团、流氓、工贼数百暴徒包围攻打总工会,秦起身先士卒,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被捕入狱。

  1927年4月14日深夜,月昏星暗,从国民党无锡县公安局的后院里,传出几声枪响,秦起倒在血泊中。面对倒下的秦起,敌人仍恐惧万分,残忍地将他的遗体装入麻袋投入河中。秦起以他短暂的20个春秋,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无锡工人运动的历史。

  秦邦宪:曾是中共最高领导人

  秦邦宪,又名博古,1907年出生,江苏无锡城内中市桥巷人。出身望族。9岁丧父,19岁赴莫斯科求学,24岁受命担任中共中央总负责人,28岁交出大权,39岁因坠机遇难。与王明、张闻天等人是苏联留学期间的同学,与其他同期同学合称为“二十八个半布尔什维克”。

  1931年9月-1935年1月为中国共产党实际最高领导人,主持中共中央工作。博古在六届四中全会当选政治局委员和常委,深受王明路线影响,负责上海临时中央的领导。1933年初迁到瑞金,对中央苏区的影响更大。在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中,因盲目听从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的指挥,使红军伤亡惨重,被迫进行战略转移。

  博古在遵义会议后虽然失去了最高领导地位,但仍然是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合后,在与张国焘的较量中,他坚持原则,站在毛泽东一边。后来博古和周恩来、叶剑英参与了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因此,他们被中央派遣去南京参与国共合作的谈判,并取得成功。博古在新四军组建初期也有功劳。博古是中共长江局成员,参与领导了武汉会战期间的抗日宣传。博古回到延安后,领导创办了《解放日报》,这是中央机关报。1946年4月8日由重庆飞延安,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兴县黑茶山遇难。

  博古故居位于无锡崇宁路上,原为无锡地方名流、秦邦宪族叔秦琢如的家宅“既翕堂”,建于清光绪末年。故居占地面积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1500平方米,放眼望去,青砖黛瓦,马头墙矗立,为一组典型的江南民居,2002年故居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

  严朴:三少爷毁家闹革命

  在无锡北乡,至今还流传着“三少爷毁家闹革命”的故事。这里所说的“三少爷”就是中共党员严朴。他出身在张泾乡一个地主家庭,排行老三,乡间呼他“三少爷”。

  1926年夏,严朴在上海南方大学毕业后,受党组织派遣回无锡开展革命活动。到无锡后,当他了解到无锡地方党团组织发展很快,革命力量日益壮大时,便决定创办一所学校,既可宣传革命理论、培养革命青年,又可作为党团组织秘密活动的场所。他与南方大学两位同学凑了近1000元,在南上塘街办起了一所江苏中学。开学没几天,办学经费就用完了。为了保存这个革命活动基地,严朴当机立断,毅然决定抵押自己的田产。严朴虽出身豪门,但从小父母双亡,分到他名下的百余亩田产由四伯父代为掌管。要想名正言顺取出田产是绝对不可能的。于是严朴回乡私下找四伯父的书童阿培商量,阿培在严家帮工多年,因严朴从不摆少爷架子,平时同情穷人,体恤下人,故阿培最敬重他。况且三少爷在城里办学,是行善积德的大好事,更应该帮助他渡过难关。于是,阿培按照严朴的托咐,从四伯父钱柜中“偷”出部分属严朴名下的田单。严朴将田产抵押,得大洋2000元,维持了办学。

  江苏中学办成后,中共无锡地委秘书长严朴以学校负责人身份、地委书记张佐臣以学校教员身份秘密开展革命活动。每逢星期日夜晚,党团骨干就聚集在这所中学开会,讨论工作,江苏中学成了党的重要活动基地。1927年11月9日,严朴任无锡农民革命委员会委员长,领导无锡东北乡农民举行秋收起义。1928年6月赴苏联莫斯科出席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

  在谈起严朴时,周恩来曾说:“三少爷毁家闹革命,尽人皆知。”

  (感谢宜兴市史志办、无锡市史志办等单位的大力协助)

  无锡党史大事纪

  中共无锡支部

  1925年1月,在城中公花园多寿楼附近,董亦湘秘密主持召开党员会议,宣布中共无锡支部成立,推选薛萼果(后名孙冶方)为党支部书记。此后,江阴、宜兴也先后建立党组织。1925年5月16日,中共江阴支部成立,孙选任书记。1927年4月21日,中共党员潘梓年、李旸谷建立宜兴马克思主义小组,同年5月经中共江浙区委批准,转为中共宜兴县特别支部,史曜宾为特支书记。

  重建无锡县委

  1938年5月,江苏省委派京沪线工委委员王承业到无锡重建无锡县委。王承业被安排在梅村德仁里巷贫农华阿金家,这里便成了无锡县委机关所在地。到1939年4月已建立3个党支部,共有党员36名,成为无锡地区人民抗日斗争的领导核心。

  黄土塘战斗

  1939年5月1日,叶飞率新四军第六团700余人从茅山出发,在武进戴溪桥与其他部队会合后,决定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简称“江抗”)的番号东进抗日。5月30日,“江抗”二路主力一部在锡北黄土塘与下乡扫荡的日军发生战斗。“江抗”战士以劣势装备与敌激战半天,击毙日军30余名,内有大佐1名。黄土塘战斗是“江抗”东进后同日军交战的第一仗,而且首战告捷,极大地鼓舞了无锡人民的抗日斗志。

  江阴要塞起义

  1947年开始,中共华中工委和三野十兵团先后调派干部打入国民党江阴要塞内部,进行策反工作。在要塞内部发展地下党员,建立了地下党组织。1949年4月20日国共和谈破裂。东线的人民解放军于21日晚强渡长江。22日凌晨,在大军渡江之际,地下党成功策动江阴要塞国民党官兵举行起义,保证了人民解放军迅速突破国民党在江阴段的沿江防线。

  无锡解放

  1949年4月23日23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29军第87师先头部队从光复门进入无锡城,无锡宣告解放。4月25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军区无锡市军事管制委员会对无锡实行军事管制,宣布划出原无锡县城区及城郊的14个镇(乡)为无锡市。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 F10 宜兴秋收暴动 党在江苏 第一次武装建立政权 陆媛 2011-6-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