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开年大戏《幸福来敲门》在各地方台开始了新一轮的重播。或许是因为该剧创了收视纪录,为了讨个好彩头,“幸福”一时间成了最时髦的热词——北京卫视已经播完的《老马家的幸福往事》,江苏城市频道播出的《守候我们的幸福》,刚开机拍摄的《幸福生活在招手》……连续剧纷纷冠以“幸福”之名。再到前些年的《幸福最晴天》《幸福还有多远》《幸福像花儿一样》……电视屏幕上,关于幸福的电视剧从来没有间断。
幸福是什么?是老婆孩子热炕头,还是媳妇打的不用愁?电视上的连续剧热播着,快报记者也敲开了四个样本家庭的大门,探访他们平实的幸福生活,倾听他们的幸福感受。你会发现,其实幸福很简单,它就在你我身边,就是三口之家的柴米油盐,就是小两口的奋斗打拼,就是三代同堂的老少乐,就是半路夫妻趟过的那条河……
A
样本家庭之80后夫妻
从裸婚到蜗居
幸福就是跟你在一起
问:幸福是什么?
答:幸福就是和相爱的人在一起。
问:说说现在的幸福。
答:有不开心的事,有“垃圾桶”可以倒;有开心的事,可以有人分享。
问:有什么幸福心愿?
答:生个宝宝,看像他还是像我。
问:如果有人给你100万,怎么花?
答:当然是先还了房贷,无债一身清,然后每年去一个地方旅行,去看看世界各地的人是怎么生活的。
一间50平方米的二手房,是王松和许艳在南京的小屋,这套房的首付是两人一点点存的,当然还有父母支持的10万,有了房,自然也当上了房奴,但对他们来说,比起几年前的状况好多了,“结婚时真的很裸,不过现在总算有进步。”
毕业就分手像一个魔咒,王松和许艳也差点中招。2006年毕业时,王松决定留在南京工作,而那时许艳的父母早在盐城老家为她安排了一份工作,为了这事,两人没少争执,曲终人散,分别的那天,两人都哭了。可是一周后,许艳却意外地出现在了王松家的楼下,对视好久,两人扑哧一声笑了。
从没想过未来是什么,就是知道要在一起,是他们最初的想法,搭伙过日子不容易,争吵时常有,更多是欢乐,哪怕是有些涩的快乐。
由于在南京租的房子是上世纪80年代的,房子很旧,记得一次,不知何时家里来了“不速之客”,夜晚在角落里吱吱地叫,许艳吓得把王松抱得更紧。
第二天,她在看电视,不速之客悠闲从她脚下散步而过,她崩溃了,大喊大叫,两人拿着鸡毛掸在各个角落搜寻。无奈去买捕鼠粘,夜里,听到老鼠出动,慢慢粘上,直到动弹不得,两人开灯后发现老鼠真的落网了,兴奋不已。从此,从小怕老鼠的许艳有了免疫力,即使在王松不在的时间,再遇到小家伙,她也会操起家伙,一阵棒喝。
2008年家里人催着结婚,可那时他们每月的工资加起来才7000多元,存款只有十万不到,也就只够买卫生间的。
两人登记结婚时,连个婚房也没有,索性也没办婚礼,没拍婚纱照,只是去吃了一顿饭,纯裸婚,许艳记得,领证前,王松问她:“你想好了,我现在还什么都没有,结了婚我可是不离的。”
许艳第一次看到王松那么认真,真的花了一晚上去想,第二天他们去领证前,她套用了电视剧《奋斗》里夏琳对陆涛说的话:如果你一辈子都这么努力,即使穷困我也还爱你。
“没有钱有没钱的过法。”许艳说,下馆子开销大,为了省钱,两人最爱逛的就是菜市场和超市,买回原材料自己做,王松和她爱吃猪蹄,隔个半月就做一次,犒劳一下自己。而王松为了工作,要经常出去陪客户应酬,可是每次晚回家,他都知道,许艳在等门,开一道门时,就听到许艳一阵小跑的声音,还没插钥匙,第二道已经打开了,看到的是她笑盈盈的脸。
这两年,两人筹划着买房子,王松赚的钱全部存起来,许艳的工资用来支付房租和日常开销,他们最开心的事就是一起算账,梦想着哪天筹够了钱就付首付,无数次逛宜家时两人设想着以后的家怎么布置,要买什么样的沙发,买什么样的墙纸,一定要有一面照片墙。许艳总会买下一堆东西,说给以后家布置,可结账时又放下了。“因为觉得买回去也是占地方。”
去年年初,两人终于存够了15万元,父母又补贴了10万,买了一套二手房,付了首付,取完钱,卡上就剩下了230元。
“真的要买吗?买了就全部没有了。”许艳有点舍不得,每一笔钱都是他们一点一滴存起来的。不过拿到房产证那刻,二人开心得不行,一口气买了三四斤的猪蹄回来做,大吃了一顿。
“当然装潢的钱还是靠了父母。”许艳说,每月的房贷3000元,她和老公来还,不过小两口倒是很想得开,“至少有家了,比起当初的裸婚,已经算迈了一大步了。“
B
样本家庭之三口之家
平淡是真,幸福不只是一句“我爱你”
问:幸福是什么?
答:平平淡淡才是真,不能老跟人比。
问:说说现在的幸福。
答:每天晚上,女儿放学回来了,老公下班回来了,全家坐在一块吃顿饭,看着他们吃得好香,就觉得好幸福。
问:有什么幸福愿望?
答:希望丈夫每次出车都平平安安,希望我们一家都像现在这么好,看着女儿健康成长。
问:如果有人给你100万,怎么花?
答:先捐出三分之一给需要的人,帮助别人总是最快乐的。之后当然是自己用,换一个大点的房子,女儿就可以有自己独立的空间了,把她的小屋装扮得很漂亮,她早想好了,墙壁刷成粉红色,门上贴上“请勿打扰”。
晚上8点,家住回龙桥社区的陈琼芬、吴建华夫妇像往常一样,在屋里看电视。上初二的女儿吴玥则在客厅里写作业,每个人都在各司其职,陈琼芬喜欢看湖南卫视的《好好生活》,里面有很多生活好点子,她边看边记录,看到开心乐得前仰后合,一旁的吴建华则含蓄地笑笑。这个三口之家每晚都上演着最平常的一幕。
认识丈夫吴建华的那年,陈琼芬31岁,在当时也算大龄“剩女”,头次见面,她没太留心这个小伙子,用现在时髦的话说大姑娘当时很潮,玩心还重,何况在那种通讯不发达的年代,见面没戏后也就老死不相往来了。
无巧不成书,事隔两月后,陈琼芬在小卫桥等公交车,正巧那天在南京邮政局工作的吴建华从杭州出车回来,一眼就瞅见了站台上个头1米73的她,要了BP机号,随后便呼声不断。见面几次后,小伙嘴上没说,却用实际行动表明了心迹,掏出存折吓了陈琼芬一跳,“我存的,你用。”工资都上缴了,她觉得这个话不多的男人挺靠谱。
结婚一过日子,两人的性格大相径庭,陈琼芬性子急,外向,话多,而吴建华慢性子,内向,话少。这边陈琼芬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大喊要迟到了,那边丈夫还慢悠悠的,“不急,来得及。”出门迷了路,丈夫赞同不麻烦别人自己找路,陈琼芬的观点是长嘴巴就是用来问的。女儿生病发烧时,丈夫建议吃了药等等看,她是一刻也坐不住,满屋团团转,非得上医院。
社区有活动,陈琼芬总是拉着女儿第一个报名参加,而吴建华总觉得做观众最合适,不过有时他也拗不过妻子,一次陈琼芬带着女儿去参加安全知识竞赛,要求是一家三口一起上,活动进行到一半,陈琼芬一通电话把丈夫叫了来,那次全家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拿奖时,陈琼芬也分明看到丈夫在偷着乐呢。
吴建华的工作是运送邮件到外省,出趟车就是十几小时的路程,单位经常有急事,需要半夜出车,不能分心,为了照顾家庭,这些年陈琼芬一直甘愿在家做全职太太。家里的经济负担也全落在丈夫一人身上,不爱表达的丈夫从来不说一句苦。
陈琼芬尽量把生活照料好,为了省钱环保,阳台上的塑料盆里种上韭菜、小青菜、生菜,买面回来,学着自己做包子、烧卖、饼。“自己不赚钱,现在物价也高,能做的就自己做,这样也可以省钱,不也是为家里减轻负担嘛。”她笑笑。
虽说是老夫老妻了,陈琼芬总是盼望丈夫能像年轻人那样浪漫一回。过生日时,她曾有意无意地暗示过买花,憧憬着这么一个场景,被蒙上的双眼、两杯红酒,一顿烛光晚餐,可十几年来丈夫一次花也没送过,一句“我爱你”没说过,这让她多少有些扫兴。
男人虽然不浪漫,但顾家,这让陈琼芬挺知足,丈夫不抽烟、不喝酒、不应酬,要给他买衣服也总是直摆手:“不要,不要。”家里有一个抽屉,里面放着钱,陈琼芬的家用都从那拿,可是它就像一个百宝箱,总也拿不空,那是因为吴建华总会不定期往里放钱。
C
样本家庭之三代同堂
都说隔代亲,宝宝叫声外婆就知足
问:幸福是什么?
答:一家人和和睦睦最幸福,这跟钱多钱少没关系。钱多就多用,钱少就少用。
问:说说现在的幸福。
答:我们带宝宝就觉得幸福,累也是一种享受。
问:有什么幸福愿望?
答:就是我跟老伴身体好好的,女儿女婿也好好的,一起把宝宝带大。
问:如果有人给你100万,怎么花?
答:我没想过天上掉馅饼的事。我反正不会去换个大房子住,房子够住就行了。给女儿分一点,给我的姊妹们分一点,我要这么多钱有什么用?
“宝宝!”老远看见一个小不点,王建梅的声音高了八度。她张开双臂,那个小不点就屁颠屁颠地跑了过来。王建梅一边喊着“慢点慢点”,一边情不自禁地往前迈两步,那个粉粉的小家伙就扑进了怀里。
王建梅是云南路社区的一个普通居民,今年54岁。那个小不点,是她的外孙女,16个月大。
自从宝宝出生,王建梅的生活重心就完全转向了她。因为女婿常常出差,女儿带着孩子住在娘家的时间比较多,三代同堂的幸福写在了王建梅的脸上。
每天,王建梅有着严格的作息。清晨5点半起床,宝宝的小床跟她的大床挨着,她起床第一件事一定是盯着熟睡中的宝宝看一会。
6点给宝宝喂一遍奶,接着给宝宝准备早饭,煮点稀饭,摆上点青菜木耳。自己梳洗完了,就下楼买菜。
那天的菜单是鱼、平菇、猪肝、西红柿和其他一些蔬菜。宝宝一般睡到7点40分,王建梅回到家正好赶上照顾她起床。吃完早饭,女儿要去上班了,宝宝撒娇要跟着妈妈走,王建梅的一句话百试不爽:“走,婆婆带你去南大玩。”小家伙立刻给妈妈放行。
出去玩,王建梅要做很多准备。她一一数来,带一个小包,里面放两根小香蕉,带几颗草莓,还有肉脯、饼干。外公还给准备一个暖水瓶,对了,还有玩具和小推车,“天天都是如此呀。”
推着宝宝在渊声巷里走,总会遇见熟人。那天,外公推着车,王建梅一边走一边给宝宝喂草莓。这一幕被她老伴的一个同学看见,忍不住地说:“唉哟,多好啊!”
南大逛完,宝宝还意犹未尽,每天的固定项目是在社区门口坐会儿“摇摇椅”,玩过之后才回家。王建梅又要接着忙活宝宝的中饭,用猪肝西红柿下点面条,他们老两口也随便吃点。等着吃完宝宝睡午觉,她还是歇不下来,“还要准备晚上的饭菜哎。”
女儿下班回来后,王建梅相对要轻松一些。晚饭之后是全家人最开心的时刻,大人们看电视,宝宝一个人表演。“她搭积木以前,还要我们都鼓掌呢,有时候又把搭好的积木一下全部推倒。”王建梅说,每个晚上,家里都是笑声不断。直到宝宝睡着,王建梅才能真的休息下来。
因为抱孩子太久,王建梅得了腱鞘炎,手肘上贴着膏药。她嘴上说着“累”,可心里的大实话是“听到宝宝喊我一声婆婆心里就高兴”。王建梅自己也乐,隔代亲这话一点不假,就是特别疼。可宝宝学叫人的时候,婆婆排在第五个才会叫。不过,外婆才不生气呢!
女婿在家时的周末一般会把宝宝带去奶奶家。王建梅每次都会把宝宝送上车,小家伙有车坐又见着爸爸,只顾着开心,并不懂外婆的失落。“小家伙一走,我就开始想她了。”
可是总有一天孩子要长大,王建梅洒脱地说,她会充分尊重孩子,将来她愿意在哪里就在哪里,“到那时候,我跟老伴就出去旅游喽。”
D
样本家庭之再婚重组
半路夫妻二十年
趟过那条岁月的河
问:幸福是什么?
答:全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健健康康。
问:说说现在的幸福?
答:找了一个好老公,儿女双全。等着将来媳妇进了门,再有了第三代,那我离全福太太就不远了,哈哈。
问:有什么幸福愿望?
答:希望我的病不要复发,能活得久一点,多看看美好的生活。
问:如果有人给你100万,怎么花?
答:钱财是身外之物,如果有这笔钱,我要用一部分钱回报社会,因为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别人帮助了我。
都说半路夫妻不容易,就像《幸福来敲门》里的蒋雯丽和孙淳。如果不说,外人肯定看不出这是一个重组家庭。夫妻俩退了休,女儿刚刚出嫁,儿子准备高考,一家人其乐融融。
韩萍今年54岁,住在大方巷社区。1990年,她带着8岁的女儿和长她8岁的同事老蔡结婚。在此之前,她经历了一段不幸的婚姻。结婚之前,两人郑重地谈到女儿的问题。韩萍说:“你要对我女儿好,女儿缺少父爱。”老蔡一口答应下来。这一答应就是20年,韩萍说,女儿跟老蔡从来没有红过脸。
老蔡真的对她女儿好。女儿小时候,在生父家里看到继母的儿子有个200块钱的游戏机,回来就哭闹着也要,老蔡二话不说,花200块钱买回一个来,他不想让女儿心理不平衡。对继父的称呼问题,在她家根本不是问题,那会刚结婚韩萍还习惯跟女儿说“你蔡伯伯”什么什么,反倒是女儿嚷嚷着:“妈,你该改口了,那是爸爸。”
韩萍跟老蔡结婚一年后,生下一个儿子。弟弟的到来,也没有让姐姐失宠。韩萍坦诚地说:“对我来说一样,都是自己生的,主要是他的态度。”老蔡说,他对两个孩子完全是一视同仁。所以两个孩子也相处得非常好,弟弟小时候,都是姐姐帮他洗脚。
对于家庭的特殊,韩萍也从来不对孩子藏着掖着,所有事情都摊开来说。儿子大了一些以后韩萍就告诉他,妈妈是跟姐姐的爸爸关系不好所以分开了,然后跟爸爸结婚才有了你。
一家四口人挤住在3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很和乐,有时候韩萍一个人睡,老蔡和儿女们一起睡,“两个小孩都跟他一条心。”韩萍嘴上说着嫉妒,其实心里特别开心。
仿佛老天故意要考验他们一样,1996年韩萍突发脑溢血打破了家的平静。她从手术台上被抢救回来,但是人瘫在了床上。老蔡扛起了整个家,照顾韩萍,还要照顾两个孩子。韩萍印象特别深,那年五一节,儿子想吃肯德基,老蔡带他去山西路绕了一圈什么都没买就回来了。老蔡一句话让韩萍的心里不是滋味:“别人都是夫妻两个带孩子出去,我一个人心里头酸酸的,想着你还躺在床上……”
韩萍被丈夫的这句话激发了生活的斗志。她从练习坐开始,后来老蔡把一条皮带拴在床上,她练习自己起身。能下床之后在家里挪步,然后练上下楼,最后走到了院子里,老蔡一直陪伴在她的身边。最热的夏天,两个人大汗淋漓了都还不停下。两人去爬山时,韩萍要用一根绳子拴住她的左脚,提着才能走路,最后脚趾头磨得全是泡,她还在坚持。终于日渐恢复,不过左腿左脚留下了中风后遗症,现在走路还是瘸的。
生病以后,韩萍就退了下来,家里全靠老蔡的一份工资,社区为他们办了低保。过年别人家吃老母鸡汤,韩萍就花一块钱去超市买个鸡架子,“吃的也还是鸡的味道,不就行了吗?”韩萍直言不讳地告诉儿女们,家里的条件就是这样,要翻身只有靠自己。她教育孩子别跟人家比吃比穿,要比就比成绩。让她欣慰的是,两个孩子都非常上进懂事。
韩萍的爸爸开过玩笑,这一家四口人就是一千块钱四个人分,每人二百五。韩萍说,四个人在家看电视都能跟着里面唱起来,“人家看着可能还想,日子过得又不好,有什么可乐的?我们关起门来自己乐!”
前两年,女儿出嫁,因为生父怕男方家里觉得怎么有两个父亲,于是没有出面,全权交给了老蔡。他对老蔡也非常信任。老蔡说,那天嫁女儿,老蔡家的亲友也全部出动。
“我经常跟女儿说,我不怪你爸爸,如果不是他,我也没有现在的生活。”韩萍很感恩地享受着当下。
虽然有风雨,但是很幸福。因为有风雨,所以更珍惜。
□快报记者 王凡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