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3版:一周声色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3 上一篇 2011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谢东身后的暗影

  □韩松落

  谢东吸毒被抓,那个如雷贯耳的理由又一次出现了:为了寻找灵感。

  这是谢东第三次因为吸毒被抓,第一次,是2007年5月26日,第二次,是2008年2月29日晚上,当时,他已经因为在公众面前的忏悔表现,被市公安局聘为“禁毒志愿者”。经过两次被媒体称为“海誓山盟”的戒毒承诺之后,这第三次他只说——“为了寻找灵感。”

  “寻找灵感说”由何人在何年何月提出,已经不可考,但每逢毒品与娱乐圈中人尤其是音乐人发生千丝万缕的关系时,他们总是载欣载奔地默认——中国人崇尚实用,功利点的动机,有助于减轻罪恶感——灵感高于快感。给大众看的东西,上台面的东西,都得安排好动机,得给出“他们何以如此”的理由。所以,在音乐人吸毒被抓视频上以及向公众致歉的声明里,他们一律顺水推舟地把使用原因归为“误听传言寻找灵感”。

  其实有更好的理由。德国心理学家博尔温·班德洛的《隐疾——名人与人格障碍》中,把吸毒视为一种人格障碍的结果,他说,人的大脑当中有一个“酬劳系统”,这种酬劳系统通过大脑内部的“内部吗啡”去刺激“幸福激素”的分泌,但有一种具有“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人,酬劳系统达到满足的阈值要比正常人高更多,他们“不能忍受酬劳的延后。他们随时随地都要有幸福的感觉”,于是屈服于自身本能的诱惑,通过吸毒、暴饮暴食、自残等形式,使自己的幸福荷尔蒙迅速得到增加。

  但,疾病,在我们的世界里,已经被道德化了,并且加上了各种隐喻,苏珊·桑塔格在《疾病的隐喻》中说,疾病往往被道德化,结果是“它妨碍了患者尽早地寻求治疗,或妨碍了患者做更大的努力以求获得有效治疗。我相信,隐喻和神话能置人于死地。”而作为疾病的心理疾患,同样被赋予道德负累,成为当事人的重负。比如,在提及谢东吸毒时,我们总不忘加上公众人物的示范作用等等标杆,使得谢东更显罪孽深重,以至无处求援,甚至远走他乡,当再次被抓的时候,他也只好提出那个貌似颠扑不破的理由:“为了寻找灵感”,以减轻自己的道德负累。

  事实上,在众多娱乐圈吸毒事件里,更值得警惕的,社会伤害更大的,倒是那些告密者。满文军被抓是在私人聚会上,张元是在工作室,含笑是在自己家里,而警察第一次去谢东家抓现场,也是得到了线报,在他们出现的同时,还跟着大批媒体记者。他们出事的地点,都是私密的场所,却能遭遇精准打击,非近身的关系,做不到这点。中国人历来认为,“发人阴私”是有争议的行为,中国法律传统中,有“亲亲相隐”之说,西方人也提出“至亲不举证”。所以,满文军事件后,被怀疑是告密者的某女明星,努力证明此事与自己无关,谢东被抓后,被怀疑告密者是谢东女友,也万分委屈,但将来,我们照旧能看到这种精准打击,从那种确凿无疑里,拼凑出一个剪影,他们并没现身,却是真正的主角。也是这类事件里,最让人深思的一环。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一周声色 A23 谢东身后的暗影 2011-4-1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