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听到有人说,很多当官的说话不接地气,几乎已经到了“何不食肉糜”的地步。最新的例子,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胡副部长在接受中国政府网专访时解读《社会保险法》。这里面一句相当雷人的话是:《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原则包括“不能重蹈一些国家由于福利过度导致养懒汉这样一种覆辙”。
想破了脑袋,也不知道胡副部长是通过什么神秘运算模式将当下之中国与“福利过度”联系起来的,用句网友的话说,是:预防福利过度?你好意思说,我还不好意思听呢。福利过度,养懒汉,当然是一个要避免的问题,瑞典、法国等欧洲传统的高福利国家,近来也的确觉得财政支出越来越捉襟见肘。但正如11月26日《长江日报》的评论文章所说,那是“别人的风景”,即便是要吸引别国的前车之鉴,也超前得太离谱了吧。众所周知,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还远远不够高,《社会保险法》要解决的问题,是通过专门法律的形式,加速提高我国的社会保障水平。如今社会保障水平还远不够高,就已经在立法时先想着“避免福利过度养懒汉”,简直就跟一个人还没吃饱就想着减肥一样可笑。很让人担心的是,作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的这番话会让《社会保险法》的立法工作产生方向上的偏差——如果“避免福利过度养懒汉”成为立法的基本思路之一,毫无疑问,老百姓的福利空间就会被大大压缩。那些还没吃着果子就被胡副部长当做“准懒汉”防备的人,想必心里都不是个滋味。
还有一句同样不接地气的话是全国政协委员潘庆林说的,他认为,在过去一年里,中国奢侈品增幅雄踞全球首位。开征奢侈品税和奢侈税也许是合理调控消费的好办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不公。潘庆林委员这番盯着老百姓口袋的言论,同样也遭到了舆论的批评。11月26日的《中国青年报》上有评论说:以“奢侈税”调节分配纯属乱开药方。作者认为:目前对于奢侈品是有税收的,一些商品中的消费税就属于这种情况,如小轿车、高档手表、汽油等。这些商品不但背负17%的增值税,还要背负消费税。再征奢侈税,有必要吗?此外,作者还认为:富人一掷千金,真正的实惠却被并不富有的生产者、销售者得到。这其实是一种比征收重税更加温和的调整收入分配的自生自发的秩序。相反,向奢侈品课重税而使富人捂紧钱袋不消费,那穷人的工作岗位也就容易不保,这样不但不能调节收入分配,反而使收入分配更加悬殊。
我想再补充一点——税制改革的整体方向应该是优化结构,而不是开辟新的税种。现在中国人的税负已经不轻,再加上五花八门的行政收费,负担就更重了。如果诸如奢侈品税、遗产税、碳税之类的新税种今后必须要开征,那么,就请先把现在的一些不合理税种取消掉。比如说当初为了筹集公路建设资金如今却早已不合时宜的购车附加税。如果开征新税不是以淘汰旧税种为前提,而只是一味地为了政府增收,那么,其出发点就是可疑的,所谓“调节收入分配”,很可能只是个幌子。
11月26日的《新京报》社论就站在老百姓口袋的立场上说:为百姓民生国企财政能否少赚点?文章设问:当下物价高涨,民生多艰,各部门能否坚决遏制那些与民争利的行为,并通过减少行政性收费、给低收入人群补贴等方式让利于民?各级政府部门能否向民众明确表态,水、电、气、油等和民生密切相关的产品不再涨价?
补足权力的短板,是政府的义务;监督过度的权力,却是媒体和民众的责任。本周,将权力过度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当然首推福建屏南财政局的“一个人的招聘”事件。在这场被舆论普遍认为是量身定做的招聘中,对于那个“幸运”的应聘者,有人曝出其为该县某领导的孩子。这次招聘丑闻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将权力的张狂演绎得极其透彻——权力者已经连做戏都不屑了,连找两个人陪着招聘以示竞争都懒得去费心了。对这样的疯狂表现,唯一的合理解释,就是“权力过度带来的意识膨胀”。现在,经过媒体的曝光之后,屏南县财政局局长游代进表示要以“工作失误”为名引咎辞职,并一再强调事件中并无权力腐败。但蹊跷的是,游代进与人事局长张功成在面对媒体时,都拒绝透露所招聘人员的相关信息,宁愿由自己来承担责任。这不得不让人联想:原来这个“幸运儿”不仅有来头,而且来头还不小。否则的话,根据常识和经验,我实在无法相信游代进们会有这么高的觉悟,会愿意把所有的后果都一个人扛。11月26日的《齐鲁晚报》有评论说:别用局长辞职掩盖“特招”内幕;同一天的《华商报》评论说:事情还没搞清楚,局长别忙着辞职。看来,弃卒保车这一招现在也不好使了啊。北大教授孔庆东前两天的“媒体祸害论”震惊全国,虽然孔的这番昏话是为号称要“双起媒体”的重庆市公安局局长王立军辩护的,但在被迫辞职的游代进等人看来,“媒体祸害论”恐怕同样深得我心啊。
同样过度的权力,隐藏于几大石化巨头高价卖柴油一事上。柴油批发集体违规,事实上已经表明,长期的垄断经营权已经被石化巨头们转化为一种上可胁迫发改委涨价、下可随意从消费者口袋里掏钱的巨大权力,公司不像公司,倒越来越像某个滥权的政府部门。你看,如果不紧紧盯着那些过度的权力,它就会形成一种极强的示范效应——只要有权,所有的一切就能按照权力的逻辑和意志来展开。这样的社会,已经没有规则,有的只是大家不顾一切地对权力的追逐。
□本报观察员 赵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