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铃
今年的金马奖结果出来了,不过,金马奖在我的记忆中却都是很早以前的印象。
提到金马奖,有件事情不知道大家是否清楚,在台湾,当兵是义务,如果抽签抽到金门或马祖,通常都会自嘲是拿了金马奖。所以在我脑海里,听到金马奖就立刻联想到这个当兵的趣事。
我记得金马奖在我读书时代是很风光的,而且绝少有人将讨论焦点放在红地毯上,众家明星穿了什么,这习惯感觉上是从奥斯卡金像奖而来。当时台湾电影人都有一份热忱希望将华语电影发扬光大,所以当许多港星“入侵”金马奖时,颁奖典礼后的第二天,总是可以在报纸上看到许多电影人对台湾本土电影提出深刻省思。
不过,金马奖与其他金钟奖(广播电视)、金曲奖(音乐)等奖项一样,始终在学院派与市场派中挣扎摆荡,很少有叫好又叫座的电影在金马奖中崭露头角。我不是电影专业,但我始终在想,那些评审们会不会刻意在投票时回避票房好的电影,以显示自己是“有品位”的?
在港星之后,开始出现大陆演员获奖的情况。
对于这个现象,或许有些电影人感到忧心,不过,按照目前大陆电影的拍片量与投入资金,会有这个结果并不意外,毕竟电影是个需要大资本投入才能够展现气势的艺术,以台湾市场之小,很难撑住一部大资本电影,至于前些年的《艋舺》《海角七号》则是一个意外惊喜吧!
无论是早期台湾本土导演、中期的香港导演,我始终认为,一个好故事是电影好不好看的关键。我喜欢王家卫和蔡明亮的片子,他们很少有“宏伟”“磅礡”的主题。或是爱情,或是兄弟情谊,又或是一个地方、一段历史的点滴回忆。然而当大陆市场兴起,更多的主题是历史,像是《赤壁》《唐山大地震》《建国大业》,似乎每部电影都是那么的大以至于观众只能是个旁观者,也流泪、也感动,但参与感并不是那么深刻。
台湾人在社会发展已达到稳定状态,所以对社会乃至家国这等大事上,显得有些漠不关心,更别说宏伟的五千年历史了,这些主题都过于遥不可及。
这两天许多人问我,好像这次金马奖有台湾本土保护意识?我哈哈一笑,未置可否,我认为,如果以我有限的认知,台湾电影人倒是还算公正,特别喜欢给“外人”颁奖,借此来刺激一下本土这些“不争气”的电影人,否则影评人哪有置喙的机会?所以本土保护意识这一点我倒是不认同。
有对错、高低?我认为艺术是没有标准答案的,艺术都是人群生活的映射,生活有对错吗?
两岸三地各有自己的电影奖项,说起保护主义,我个人感觉或许金鸡奖更为强烈,大陆电影正值发展旺盛期,给予一定鼓励也是有关部门一定会有的考虑。
三种电影奖,各有各的特色,彼此相互尊重与理解就好,或许有这么一天,会有一部电影,看不出来是由台湾人、香港人还是大陆人拍摄,但可以一举囊括三个奖,还拿下奥斯卡、坎城影展,那么华人世界或许就是真正的融合并与世界接轨了,总而言之,这肯定不会是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