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波怒汉”一声吼,情绪上、情感上令公众感到爽快、解气,是因为公众原本不可能愤怒,而有人通过媒体公开、当面地实现了他们的愤怒。
杭州电台主持人万峰做客当地电视台“有话大家说”节目,电话连线中怒斥一位官员“不好好为人民服务,就下去,滚蛋。撤你的职!”“不要脸!”
富阳市的停车乱收费问题,被人投诉到电视台。电话连线中的官员,听语气比较紧张,回答问题有些凌乱,但总体上对问题采取回避态度仍是明显的。官员对问题的回避,人们见得太多,不会陌生。这位连线官员的表现,可以认为代表了相当部分官员的一般形象。人们把“电波怒汉”的具体愤怒,作普遍化的理解,不是没有道理。
毫无疑问,主持人万峰对富阳物价官员直抒胸臆的怒斥,是少见的。在电视节目中,我们有时能够看到官员面对提问与质询时的紧张、狼狈,以及本能性的对问题的回避与推托。我们也能够看到绵里藏针的谈话,看到不动声色的追问,更多的时候还能看到主持人态度温雅的善意批评,但基本上不会看到记者或者主持人对官员的直言指斥。我们基本上看不到直言不讳,最多只能看到“话里有话”。“电波怒汉”是一个例外,打破了惯常的路数。
媒体与官员的关系,基本上由级别与属地决定。在中国,一切都有级别,媒体也不例外,甚至媒体是级别管理的一个重镇,“属地”包含于级别之中。大约而言,“上级媒体”对“下级官员”,具有监督的权力,但一般并不轻易使用,关系“友好”。“下级媒体”对“上级官员”,关系模式多是仰望。同级媒体对同级官员,媒体受官员领导。非属地媒体的报道,因对级别意义上的属地管理提出了挑战,令人头疼。
杭州的电视台与富阳官员之间的连线,是“上级媒体”对“下级官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上级媒体”本质上居于主导地位,“下级官员”的紧张,一方面来自于直接面对电视,一方面来自于“上级媒体”这样的身份。万峰发怒,也要看到这一层权力关系。
另外还要看到“镜头感”的作用,对主持人或嘉宾来说,演播室是他们的“家”,观众是其后盾。而对官员来说,面对镜头是陌生的,拎出一个官员到电视面前,感受一定不如在办公室接待采访舒坦。
尽管“万峰为何可以发怒”能够作多个角度的分析,但毫无疑问的是,万峰发怒是媒体上少见的情况。万峰发怒,从新闻职业来说,并非无懈可击。电视是公众平台,主持人得以运用,须以公共利益为目的,这一点万峰之怒没有问题。另一方面,公众平台的含义,还包含向公众作出示范,这一点,那一期“有话大家说”有所欠缺。我们看到,演播室与电话另一端的对话,比较缺乏弄清事实的耐心,而有急欲求取一个表态的倾向,万峰发怒基于这一倾向,而且使用了“滚蛋”“不要脸”等过激语言。
网上还曾有过“电波怒汉”主持电台半夜节目的音频,其中多有对电话咨询的听众发怒情形,偶尔令人解颐,多数显得残忍。从主持风格来说,易怒大概是万峰的特殊风格。这种风格类似国外的“抓狂电台”,虽非独家创造,仍属剑走偏锋。让普通听众尴尬,不如问难权力;语言暴力也非语言的锋芒,直言不讳应剔除暴力语言的因子。当然,问难权力,新手上路有些毛糙是可以去改进的,只怕是以后不会有这样的情形,从而也失去改进的机会。
公众对“电波怒汉”一片叫好。完全可以理解。我们知道,在中国,只有高级官员对低级官员发怒,才是“合理愤怒”,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偶尔会听到大官“怒斥”小官的新闻。别的人对官员发怒,都是不合理的,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与权力打交道,会被踢来踢去、推来推去。公民发怒,不只是不起作用,更重要的是首先这就不应该。公民的适当程序和适当情绪中,似乎并不包括“愤怒”这一项。这就从程序上保证了你必须在官员的推托、阻挠、软硬钉子和小鞋面前,保持耐心和克制,你其实是玩不起的,但必须陪着玩,玩到最后就是你一想到与权力打交道,就自己先行失去了信心,于是就自己把麻烦事、不公之事扛起来。久而久之,人们的情绪达到超载状态,卸载愤怒、无语、无奈等负面情绪成为重大社会问题。
“电波怒汉”一声吼,情绪上、情感上令公众感到爽快、解气,是因为公众原本不可能愤怒,而有人通过媒体公开、当面地实现了他们的愤怒。“电波怒汉”的视频不胫而走,显示公众对媒体与媒体人的期待,尤其显示了“不准愤怒”的人们,情绪超载达到了何种程度。
□时事评论员 刘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