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社评互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下一篇 4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们最担忧的是“孝道空账”

  社会的和谐来自于我们每个家庭的和睦。而家庭的和睦,离不开年轻人的孝道。让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应该是我们下一辈的责任。要知道,善待今天的老人,其实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

  社评批评

  现代快报10月15日的社评《给“爱老工程”牢牢系上“三驾马车”》一文,其中提到“我国养老金空账约1.3万亿”。这种担忧当然有必要,但真正令人担忧的是“传统孝道美德的空账”。

  这不是什么故弄玄虚,而是这样的事件发生了不少在我们身边。今年夏天有一位独居老人死在家中多日无人知晓,最后邻居报警才得以善后,此事令人震惊。老人没有子女吗?有。还有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太太,儿孙不仅不赡养她,孙子还把老人的低保金占用了。在媒体的帮助下老人住进了养老院,老人临终前想见一见儿子的面,养老院多次找到她儿子,儿子竟无情地拒绝了。一位老人有五个儿女,为赡养问题闹得鸡犬不宁,最后竟把老人扔在了马路上。有的子女在外赌博输了钱,悄悄拿走父母的房产证去抵押贷款,因还不了贷款房产被法院查封,弄得老人无家可归。有些儿女虽然每月给父母支付赡养费,但很少来探望,老人无奈之下只能用打官司的方式与儿女见一面。至于“啃老族”的事件也是比比皆是,致使许多老人晚景凄凉,有些自己有退休工资的老人,本来可以居家养老,也不得不住进养老院,进一步增加了养老机构的压力。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普通老百姓的生活都比较贫穷。但子女孝敬父母却蔚然成风,家中粮食再紧张,也要先让老人吃饱。那时没有什么空调、取暖器之类,冬天寒冷,有的儿女先钻到父母的被子焐热,然后让父母上床睡觉。为什么那时候的人会做到穷则思孝?因为那时候十分重视这方面的教育。记得我几个姐姐出嫁时,迎亲的花轿来了,姐姐上轿前先要坐到父母的床上,把被子焐热后才能上轿。母亲也会喋喋不休地交待姐姐,到了夫家一定要孝教公婆。基层干部走到哪都讲敬老爱老的美德,宣传敬老爱老的典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村上有个好嫂嫂,全村姑娘都学好”,使孝敬老人蔚然成风。

  现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做了,老人的权益还有了法律的保护。但由于现在已经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市场经济社会,讲钱讲得多了,对过去的传统教育方式又觉得“过时了”,新的教育方式又拿不出来,致使这方面的教育逐步淡化。一切依赖于法律来解决,动辄就上法院打官司,有父母告儿女的,有儿女告父母的,法官虽然依法公正判决了,但亲情却更加淡漠了,传统孝道这种美德的沦丧也就成了必然。因此,要让孝道这一美德回归,是不是应该先让传统有效的教育方式回归呢?

  现在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年轻人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们的时间也越来越宝贵。但,这不是年轻人疏远自己父母的“理由”。社会的和谐来自于我们每个家庭的和睦。而家庭的和睦,离不开年轻人的孝道。让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应该是我们下一辈的责任。要知道,善待今天的老人,其实就是善待明天的自己。南京市民 吴文元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社评互动 A3 我们最担忧的是“孝道空账” 2010-1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