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8版:发现 还原真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内容检索: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秘江宁插花村的奇特风俗
  以前的插花庙就盖在这个地方
  被荒草掩盖的藏龙桥,相传是刘秀躲避追兵的藏身地
  藏龙桥边的石碑,显示它已是文保单位
  重新修建的藏龙寺

  ■人家女人吃饭不上桌,为什么插花村女人却要坐尊位? ■插花村女人地位比男人高,这个规矩是皇帝定下的? ■这种奇特风俗,在江宁当地是独有的吗?

  说起“女人不上桌吃饭”,你可能会讲“这不是新闻”。的确,千百年来形成的男尊女卑思想,使得女人先天就处于弱势,在过去,男人被认为是一家之主,大事小事都是男人说了算,女人在家里地位低,甚至不能和男人同桌吃饭。这种女人不上桌吃饭的陋习,在如今一些偏远地区仍旧存在着。

  但在南京江宁区的插花村,千百年来,规矩却一直是反着的——即使在最封建的年代,这个村的女人不仅上桌吃饭,还坐在“大边”(指坐在最尊贵的位置)!而且在家里,最终的话语权永远在女人手上。

  为什么插花村女人地位会这么高?这个村子奇特的风俗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插花村有个奇怪风俗,

  自古都是女人地位高

  上周末,南京某集团老总许先生与一帮朋友去汤山泡温泉。中午,当地一位友人邀请大家去江宁区汤山街道孟墓社区插花村,品尝地道农家土菜。就餐前,友人笑着对这位重量级人物说:“许总啊,按照我们这里的风俗,不管您今天当了多大的官,地位有多显赫,都不能坐上座,因为我们这里女人坐大边。”

  当然,这只是当地友人开的一句玩笑。真正入座时,对方还是将许总安排在了最尊贵的大边。不过,饭桌上的气氛因为这句玩笑而热烈起来,大家对一个问题非常感兴趣:这里的女人真的坐大边吗?

  《发现》周刊记者也被插花村的这个奇特风俗勾起了好奇心,于是前往一探究竟。

  “我们这里的确有这么一个风俗。”插花村最有威望的“老支书”李正喜笑着介绍,逢年过节他的老伴蔡和英一定坐大边。这位78岁的老支书,有5个子女,可谓儿孙满堂。逢年过节,一张八仙桌根本坐不下,儿子曾经提议给他换一张大圆桌,他坚决不肯。原来,他喜欢八仙桌上下左右座次分明,他还说面南背北左边的那个位子,永远是老伴的“专座”(中国传统排位习俗是左为大、右为小)。

  “插花村的女人不仅坐大边,在家庭中还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村民陈淑珍大妈介绍,老伴在世时,就是她当家做主,老伴一切服从“指挥”。如今,两个女儿出嫁了,这个传统在她们身上得以充分体现。在购房、买车、生孩子问题上,都是两个女儿做决定,女婿担任执行角色。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更多当地家庭早已经不再刻意让女人坐大边了。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根本分不清座位“大小”。不过,“插花女人坐大边”这个说法还是经久不衰。

  这个规矩怎么形成的?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定下的

  插花村怎么会有“女人坐大边”这一说?江宁区其他地方有这个风俗么?

  带着一份好奇,记者专程做了调查。结果记者发现,即便是土生土长的江宁人,大多数人也并不知道这个“规矩”,这个风俗仅在插花村流传。

  这还与一位插花娘娘的传说有关。相传,西汉末年,奸臣王莽篡位,南阳豪强刘秀率族人起义,加入绿林军,反王莽、杀贪官。为了扩充力量,刘秀到淮阴、江东一带招兵买马,王莽亲率大军前来镇压。在一次战斗中,刘秀寡不敌众落荒而逃。他单人独骑地奔到如今的上峰镇插花村的一道水流湍急的山涧边,身后追杀声又起。在这危急关头,只见小桥上迎面走来一位头插小黄花的山村女子。情急之时,刘秀急忙下马求救。村姑听了顺手一指,要刘秀钻进桥洞里躲藏……王莽追兵赶到时,她又不急不忙指指东边说:“往前头去了。”一伙追兵信以为真,径直往东追去了。

  数年后,刘秀当上东汉的开国皇帝。他难忘山村女子的救命之恩,可又始终寻不到,就认为这个插花的村姑一定是仙姑下凡特地来搭救他的,于是降下一道圣旨,封那位头插野花的村姑为“插花娘娘”,赐名自己藏身的小桥为“藏龙桥”,并在桥畔建起一座插花庙,当地的村子自然便叫插花村了。但也有一种说法,说刘秀当了皇帝,命人找到了搭救他的插花女子,给她家披红挂彩,封她为“插花娘娘”。插花娘娘和她丈夫过世后,又在当地盖了“插花庙”供她夫妻两座塑像。

  在众多传说中,有一点是非常一致的。插花庙里的插花娘娘坐在左边,为上首!

  女站大边而男立小边,这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是绝不允许的。但是,在插花村这的的确确又是绝无仅有的现象。

  慈母重修插花娘娘庙,演绎了一段巧合的传奇

  插花村不仅仅只留有插花娘娘的传说。村民们告诉记者,传说中的插花庙、藏龙桥都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昨天,记者在热心村民指引下,找到了插花庙的遗址——一座杂草丛生的塑管厂。

  老支书李正喜告诉记者,原来的庙宇占地十余亩,有五进九十九间半房屋。庙门前有一对1.5米高的石狮,庙内有插花娘娘塑像、大王像(刘秀像)及四大金刚等,庙内香火旺盛。可惜,抗战期间,庙宇大部分被日军焚毁,只留下最后一进房子。1973年,担心岌岌可危的老房倒塌砸伤人,他令人彻底拆掉了老房,改建插花村小学。后来,插花村小学与孟墓村小学合并,这里就成了一家塑管厂生产基地。

  奇怪的是,如今在插花庙遗址的北侧,确实有几间平房,里面供奉着插花娘娘和大王爷。据了解,这座插花娘娘庙是村民捐资所建。负责庙宇日常维护的,是当地一个叫“三根”的村民。

  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座庙的修建与“三根”有直接关系!

  “三根”名叫杨天良,今年50岁出头。他自幼丧父,母亲徐翠萍一手将他和两个哥哥拉扯长大。因为家里太穷了,两个哥哥一直未结婚。杨天良而立之年时,母亲举全家之力,给他娶了个外地媳妇。后来,媳妇生了一个女儿,一家人欢天喜地。

  不料,1994年的一天,做电工的杨天良在维修电线过程中,不慎从十几米高的电线杆上摔了下来,在医院躺了两个多月都没能醒来,媳妇绝望之下萌生了带着幼女远走高飞的想法。

  年迈的母亲整天以泪洗面,萌发了重修插花庙给儿子祈福的念头。今年80岁高龄的徐翠萍回忆,为了让儿子恢复健康,她挨家挨户化缘,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就化来12000多元钱,在村民的帮助下重新修了一座简陋的庙宇,供奉起插花娘娘和大王爷。

  说来也怪,后来杨天良真的就醒过来了,至今还健康地活着!当然了这只是一个巧合,杨天良的病愈是医生悉心治疗的结果。

  如今每年三月十九、四月初一、四月十三,附近38村、46社的人都会举着大旗来这里赶庙会。

  1998年,一位僧人在相关部门支持下,在天宝山重新修建了一座大型插花娘娘庙,又称“藏龙寺”。在这座寺庙中,记者惊奇地发现这里的观音菩萨戴了一朵小黄花,这与所有其他寺庙供奉的观音菩萨都不同!据庙中居士介绍:民间还有一种传说,救刘秀的村姑实际上是观音菩萨转世,于是在不违背传说的前提下,庙里给观音菩萨插了一朵小黄花。

  荒草掩盖的藏龙桥,蜘蛛也曾立过大功

  至于藏龙桥,村民们告诉记者就在插花庙原址旁。不过,记者绕着河边走了一圈都没有发现。原来,这座桥前后左右,就连桥面都长满了野草,若不是知情人介绍,实在很难看出它是一座桥。

  “难怪刘秀钻进桥下,能躲过千军万马的眼睛!”记者开玩笑说。村民则很认真地告诉记者,以前这座桥很高,底下还能通船。相传刘秀躲进桥下后,神奇的一幕出现了,几只拇指盖大的蜘蛛在桥洞口来来往往地织起了厚厚的蛛网。刘秀躲在桥洞内只听得桥面上追兵脚步咚咚马蹄嘚嘚,大气也不敢喘一下。忽然,有几个追兵来到桥下寻找,直吓得刘秀牙齿上下捉对儿打架。但追兵看到桥下洞门上满是蛛网,不像有人来过,很快就转身离开了。

  皇帝吃过的韭菜,居民觉得就是香

  “刘秀命中注定要当皇帝,老天一直在帮他!”从小在插花村长大的朱先生,指着距离插花村不远处的苍翠迷蒙的山影,说起了王莽追刘秀的系列传说。躲过一劫的刘秀,为防止追兵去而复回再遭杀身之祸,躲进了这片重峦叠嶂之中。山中没有粮食吃也没有水喝,但神奇的是自从他进山后,漫山遍野长出了韭菜。他的坐骑用蹄子轻轻扒一扒,半山腰居然源源不断往外流出清泉来!

  在这座山上,刘秀不仅解决了生存难题,还遇到了两位樵夫,他们后来都成了辅助刘秀灭王莽开东汉王朝的将军。刘秀当上皇帝之后就封这座山名为“天宝山”,为纪念这两名将军,他又把天宝山附近的两座山,分别命名为“大将山”“小将山”。

  “长满韭菜的山头,后人就叫它‘韭菜坡’,坡上那口井就叫‘马扒井’”。朱先生介绍,小时候,他上山放牛时,喜欢捧起泉水喝一口,泉水还甜丝丝的呢!村里上了年纪的老人还告诉记者,韭菜坡上的韭菜特别香,至今还有人上山割韭菜!

  你想吃皇帝品尝过的韭菜吗?当地热心村民说,可以割一把给你带回家。

  本版主笔 快报记者 钟晓敏

  本版摄影 快报记者 施向辉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代快报版权所有 版权声明  | 联系方式 | 网管信箱 | 广告服务

现代快报 发现 还原真相 A28 探秘江宁插花村的奇特风俗 2010-10-18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