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于9月6日正式出刊的《时代》周刊封面文章标题为“人人皆房主的梦魇”。文章反思了因房市泡沫所致的此轮金融危机,认为极端的行为必然会让事情的负面影响发作。
现在成为房主的美国人反而感到被拖累。多少代美国人都认为拥有住房是一项值得夸耀的成就。国家的政治领袖也为此平添丰富的政治寓意。富兰克林·罗斯福认为,一个人人皆为房主的国家是不可征服的。前总统老布什政府的住房和城市发展部部长杰克·坎普甚至称,房主能够拯救儿童、家庭,甚至拯救国家。不仅拥有前院草坪和围栏篱笆的一套房屋是绝佳生活之地和无风险投资,购买住房还是一种引导国家变化的途径。这也就难怪所有政治人物都愿采用各式补贴和税收减免措施,每年拿出1000多亿美元来鼓励人们购房。
然而,争当房主的负面效应现已展现得淋漓尽致,人们耳濡目染的尽是丧失抵押房产赎回权和逃废按揭贷款债务、社区内大量充斥空荡房屋、住房价格暴跌、全国居民住房财富比3年前骤减6万亿美元之类的消息。由争当房主这股风气带来的宽松贷款氛围引发此轮金融危机,直接导致美国政府对房利美和房地美两贷款企业进行史上空前的挽救行动。房市至今仍拖累着经济复苏。7月份已完工住房销售较前一个月下跌27%,加剧了人们对经济可能会出现二次探底的恐慌。所有这些都与住房市场泡沫和它出现爆裂后的影响有关。然而,事件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更深、更广。
在上世纪黄金般的经济发展期内,因受政治、工业和文化因素共同作用,整个社会形成一股崇尚购买住房的风潮。拥有住房的确在前数十年的经济活动中起到很好作用。它稳定了成千上万户家庭,为经济中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起到支撑作用。然而,在理想化购房活动的同时,人们忽略了其另一面影响。只要经济出现泡沫,贷款必定大幅下降,众多普通美国人不得不把绝大部分收入用在了偿还住房贷款上。
同时,人们还忽略了购买住房引发的长期影响。蜂拥购房还有掏空城市、赶走周边最友善房客的作用。它还会加剧美国的电力和石油消耗,让失业者在异地求职时处境尴尬。可能最糟的还是它会让人们不经意地甘于自我哄骗,认为拥有房产是通往财富、身居稳定社区和更好的考试成绩的必由之路,而这些的确又是人们既向往又不能回避的问题。
时逢美国正逐步摆脱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房市泡沫之际,是人们反思拥有住房的预期究竟是否实际,人们究竟能动用多少财力购置住房的时侯了。当政府和房贷业重新思考房地美、房利美作用,以及思考整个住房贷款体系改革时,有许多人已意识到,拥有住房并不是一个值得让人付出所有代价来追求的目标。
快报记者 潘文军 编译